凤阳这里有座“杀虎桥”!还有石碑为证!

应宜儿赤猎虎

凤阳县刘府老街西边不远处,有座古石桥,俗称“煞斧桥”实际叫“杀虎桥" ,是元代应宜儿赤当年打死老虎的地方。在桥的附近原东岳庙照壁里,嵌有一块《应宜儿赤猎虎记》石碑,记述着他为民猎虎除害的英勇事迹。

南宋末年, 濠州境内由于连年争战,人烟稀少。尤其是钟离西部鲁山及南部与定远交界处,“形势险阻,林木森罗,虎豹潜匿,出没不常”,当地百姓和行人深受其害。

元朝建立后,于至元十八年(1281年),安远大将军应宜儿赤(蒙古族人)以淮东西鹰房屯田打捕总管达鲁花赤(官职名)的职务到濠州猎捕猛兽,为民除害。

应宜儿赤赴任后,奉命招集捕户围猎老虎,为了不妨碍农事,在农闲时组织进行捕猎。他30多岁,身强力壮,声若铜钟,弓马娴熟,武艺超人。每到一处,目睹虎患造成“樵者不敢入于山,农者不敢耕于野,商旅不敢出于途,孳 畜不敢牧于薮”的惊恐局面,他总是身先士卒,冲在前面,“张我弓,挟我矢,雷轰电掣,林木震动,禽兽悚伏”。

凤阳这里有座“杀虎桥”!还有石碑为证!

至元二十五年仲冬的一天 ,应宜儿赤率领猎人们围猎,到了定远塘北村和光山时,射中一只猛虎。那只虎钢牙利爪,咆哮如雷,拼命反扑,窜老高,没有人敢上前捕杀。只见应宜儿赤飞马上前,拉弓一箭射中老虎的要害。事有碰巧,一虎刚死,一虎又出。接着他复射一箭,那只虎应声中箭死去。应宜儿赤“鼓勇以进,单骑双箭",射死二虎,“诚为罕有",一时传为佳话。濠州人都称赞他比得上汉朝的飞将军李广,楚国的神箭手养由基。

应宜儿赤率领猎虎队,经过七八年艰苦奋战,擒杀了一千多只猛虎,为民除了虎患,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当时为打虎英雄扬名,刻石竖碑,流传后世。碑文落款为“至元二十六年岁次已丑九月期旦,江淮等处行尚书省劄付钟离县遗碑市(今刘府镇刘府村)巡检王侃、郭直立石”。

看完后请转发本条信息

或许能对他人有帮助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