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曾为躲避敌兵追杀,曾避难于岳池土门铺

散步龙湖,远见土门山上有寺,于是问摄影群朋友,朋友说叫龙藏寺,有三国历史故事。


刘禅曾为躲避敌兵追杀,曾避难于岳池土门铺

跨过广安,岳池快速通道,穿过广安,成都动车铁道下的隧道,远远就看见了龙藏山及山上的寺庙,掩映在几颗大树间,旁边的山上全是柏树林,远看上去就像给山丘戴上了一顶华冠。

刘禅曾为躲避敌兵追杀,曾避难于岳池土门铺

冬天午后暖暖的有点太阳,田野里鸭子们洗漱一番后都在懒洋洋的午休,农家的狗套着铁链穿着衣服还在“汪汪”的叫,哪家的猫因为门关着了就贴着门暂时享受着午后阳光,勤劳的农家人有的已经开始了劳作,腊梅花凌寒正开得旺盛。

刘禅曾为躲避敌兵追杀,曾避难于岳池土门铺

适逢岳池县城赶集日,三三两两回来的老人,有的背着购买的年货悠哉游哉的走着,有的骑电瓶车。赶集回来的老人在县城与朋友们吃了酒才慢慢回来的,边走边给我介绍这寺庙的事情,原来此庙,当时有上、中、下三重殿,在岳池县境内都比较大比较有名气,文化大革命时候被拆除了,用于修建学校这些。后来几个信众集资再次修建是川木结构房子,因为经济问题扯皮,把庙烧了,现在这座庙是砖木结构的时间不长。


刘禅曾为躲避敌兵追杀,曾避难于岳池土门铺

沿着弯弯曲曲石板小径,爬出一身汗,终于上了山顶,首先看到了土地公公的小庙,对联是“人生逍遥在 心诚五福来”,再上几步就见金光闪闪的铜牌上写着“龙藏山 通灵寺” 修建于明朝万历二年 2006年重建,可惜铁将军把门,不得知里面供着哪几尊佛,墙外残留着一尊佛像,可以想见这里曾经辉煌的过去。正庙旁边竖着修了一排房子,透过窗子可以看见,里面有餐厅、厨房、居士住房,佛家庆典时,这里应该人员多,香火旺。

刘禅曾为躲避敌兵追杀,曾避难于岳池土门铺

山顶四处杂草丛生,只能远远遥望,山下沃野千里,良田万顷,屋舍俨然。祖辈们修房造屋,讲究藏风聚气,靠山椅背,所以房屋院子都靠着山修建。楼房、别墅星罗棋布,围绕在龙藏山四周,有神的庇佑、山的依靠。龙藏山的神灵守护着这片大地,看着动车西去东来,广岳池大道车水马龙,银岳池正一天比一天富裕。

刘禅曾为躲避敌兵追杀,曾避难于岳池土门铺

查看岳池县志才知道,明末兵燹,寺庙焚毁,清代重修寺庙,佛教兴盛,清光绪年间县境有182座,僧300余人,土门龙藏寺算较大的寺庙之一,当时寺庙有田产。1951年,县境佛像被毁,僧尼还俗,寺庙改用,无佛教活动。

刘禅曾为躲避敌兵追杀,曾避难于岳池土门铺

在四川麻辣社区找到一帖"川东的广安岳池,居然还有那么些三国遗迹" 相传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曾为躲避敌兵追杀,曾避难于岳池土门铺。清光绪《岳池县志》载:“龙藏洞,治东九里许,相传蜀汉后主曾避敌驻跸于此。洞中石壁旧有历代名题甚多,今为土覆。”“龙藏寺,治东十里许,相传蜀汉姜维曾扈跸随后主至此,因名。寺侧有石穴极深,涧壁间多历代名人题咏,今穴封无考。”蜀汉后主刘禅避难龙藏洞的故事在岳池世代相传,后来人们便把此山洞叫做“龙藏洞”,洞所在的小山叫做“龙藏山”,山上寺庙叫“龙藏寺”。

刘禅曾为躲避敌兵追杀,曾避难于岳池土门铺

刘禅曾为躲避敌兵追杀,曾避难于岳池土门铺


刘禅曾为躲避敌兵追杀,曾避难于岳池土门铺

刘禅曾为躲避敌兵追杀,曾避难于岳池土门铺

刘禅曾为躲避敌兵追杀,曾避难于岳池土门铺

刘禅曾为躲避敌兵追杀,曾避难于岳池土门铺

刘禅曾为躲避敌兵追杀,曾避难于岳池土门铺

刘禅曾为躲避敌兵追杀,曾避难于岳池土门铺

刘禅曾为躲避敌兵追杀,曾避难于岳池土门铺

刘禅曾为躲避敌兵追杀,曾避难于岳池土门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