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之后到底会变成什么?古人说的“三魂七魄”又是何物?

【原创声明】:晓梦阁只做原创内容,晓梦阁出文必属精品,禁止盗用违者必究。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人在大自然面前与其他的生灵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都要经历从生到死的过程。而正因为这点,从古至今有无数人想尽办法去抗衡死亡,想要更多的长生。既然有生就有死,那么今天讨论就是人死之后到底会变成什么?古人是如何看待死亡和死后的世界?

人死之后到底会变成什么?古人说的“三魂七魄”又是何物?

“鬼神”之事的演变

在中国古代的时候,古人喜欢把诡异莫测的事当成一种神秘的力量,那就是鬼神之力。很多朝代都是如此,比如从商周一直到战国,很多时候人们不能明断之时便请“鬼神”帮忙,沟通鬼神的使者会用火烧龟壳等方式来得到启示。

而这一习惯逐渐被传承和吸收、改造,演变成了古代最初的古朴的哲学思想

其中,最让人关心的是人死之后到底会变成什么?死后是否有另外一个世界?

人死之后到底会变成什么?古人说的“三魂七魄”又是何物?

当然,在今天的我们看来,这个问题正常的答案就是人死之后回归大自然,没有另外一个世界。

但是古人不这么认为,他们吸收了“鬼神”思想创造了另一个人死后的世界——冥界。而这也成为了儒释道三家都认同的看法。

人死之后到底会变成什么?古人说的“三魂七魄”又是何物?

明魂为神,幽魄为鬼

在说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要知道什么是鬼神?看看书籍中是如何解释的?

“鬼,人所归为鬼。神,能引出万物者也。”——《说文解字》

“人死为鬼,此五代之所不变也。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礼记》

“鬼者,人死所变,明魂为神,幽魄为鬼。”——《关尹子》

以上是先秦时期的古朴哲思,认为人死之后会变成“鬼”,“鬼者归也”这是最后的归去的地方。而鬼为何物呢?

这个时候呢,中国古代道家结合了阴阳五行和乾坤八卦等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三魂七魄”的说法,用此来解释鬼为何物?即为“明魂为神,幽魄为鬼”。

人死之后到底会变成什么?古人说的“三魂七魄”又是何物?

“三魂七魄”为何物?

“三魂七魄”这个概念是几千年前提出的来,一直被用到现在。我们现在今天经常在一些影视作品和小说中看到。那“三魂七魄”到底是什么呢?一般人还真不知道。

道家给“三魂七魄”分别取了一个的名字,它们分别就是:天魂胎光、地魂爽灵、人魂幽精此为“三魂”;七魄为: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

人死之后到底会变成什么?古人说的“三魂七魄”又是何物?

三魂为阳之属性,七魄对应为阴之属性。传说,人魂最初有专司所管,当人体形成之时人魂才进入肉体之中形态胎儿。之后天地阴阳之精气就会形成天魂和地魂来辅助人的成长,天地人三魂共同成长。

我们经常会说吓我一跳,或者有小孩子被吓而发烧。按照这种说法就是“吓丢了魂”,这里的“魂”就是人魂幽精。

而人死之后,天魂和地魂会再度回归天地之间,而人魂会被专司神明的带走。所以,在中国民间故有祭祀祖宗的传统,这是儒家认同的“天地君亲师”中的“孝道”。

人死之后到底会变成什么?古人说的“三魂七魄”又是何物?

“七魄”各自负责人的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主要的情绪。而三魂七魄有主次之分,正常的时候三魂掌控七魄,七魄不敢让人沉浸在欲望之中,而当三魂受到严重打击或衰弱之时,三魂无法在掌控七魄,人就会陷入无法控制的愤怒、忧思等情绪之中,所以道教的修行第一要点就是修身先修心,道心不坚者不可成其道。

这很有意思,这种说法与近代西方心理学人格理论的观点类似,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说,人的潜意识里有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就如七魄一样,都是人最原始的欲望,而自我和超我就像三魂,是来用约束和管控本我的发泄。如果自我和超我力量弱的时候,人就陷入本我,会出现与正常时候不一样的地方,西方称之为癔症。

人死之后到底会变成什么?古人说的“三魂七魄”又是何物?

佛洛依德

人死之后,七魄同样会随着肉体消散会重归天地之间,或化作鱼虫,或化为鸟木。但七魄散去是有时间的,往往以七天为一个周期,所以民间有“头七”的祭祀之说,完全消散一共要七七四九天。

这种对人死后的解释,由道家创造出来,儒家认同与推广,千年之间逐渐形成了中国人独有的文化信仰体系。

【声明:文章旨在讲述中国古人的朴素的哲思和智慧,并不宣扬封建迷信,望周知。】

参考文献:

1. 先秦道家天命鬼神思想研究. 张海英著.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14.4

2. 中国古代神话. 袁珂著.华夏出版社.2006.1

3. 中国神怪大辞典. 栾保群编著. 人民出版社.2009

人死之后到底会变成什么?古人说的“三魂七魄”又是何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