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時期,段氏家族正值鼎盛時期,影響力為何遠不及覆滅的慕容家?

T.P.D.


大理段氏和姑蘇慕容武學發揚基本上處於同一個時期,都是五代亂世。大理開國皇帝段思平和姑蘇慕容傳奇人物慕容龍城都是處於那個亂世的頂級高手。

在五代時期,但凡有些野心和實力之人都想著稱霸一方,自立為王。於是,段思平和慕容龍城都和趙匡胤一樣,都想著建功立業,自立為王。

於是,段思平看到中原各個勢力都是虎視眈眈,他深覺如若在中原建功立業那是相當困難,於是他遠赴南疆,來到大理地界,他看到這個地方與中原距離相對較遠,民風純樸,而且這裡沒有其他的勢力的競爭,於是段思平抓住機會,聯絡自己的實力,一舉在西南建國,國號大理。這比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還早了二十三年。

段思平不僅僅具備建立國家的實力,他的武功更是匪夷所思。憑藉超強的內力,段思平就發明兩門絕技“六脈神劍”和“一陽指”,這兩門絕技也在大理段氏世代傳承。

但凡大理國皇帝,都必須修煉“一陽指”,因為“一陽指”也是大理武學基礎,這也成為大理皇族的基本要求。而“六脈神劍”需要極強的內力作為基礎,後世人內力一代不如一代。在功力不濟的情況下,大理段氏在百年內也未能出現一代高手將“六脈神劍”修煉成功,直到出現開掛的段譽。

在段思平當了皇帝以後,他也深感自身罪孽深重,於是他開始信佛,後來就在大理建立天龍寺,在晚年之際就徹底皈依佛門,在天龍寺出家為僧。後來,大理段氏歷代皇帝也有皈依佛門的傳統,天龍寺在大理更是無比尊貴。



慕容龍城雖然也是武功蓋世,天下無敵,可是他的復國之志卻始終未能如願。

作為鮮卑大燕國的後裔,慕容龍城始終銘記自己的血統,即使大燕已經滅國幾百年,他一直都苦思復國之計。

五代亂世,群魔亂舞,各路豪傑都想著逐鹿中原,可是中原勢力太過複雜,競爭激烈。慕容龍城武功雖然高強,但是畢竟勢力有限,軍馬有限始終都是不足以抗衡趙匡胤等人。後來,慕容龍城始終都被趙匡胤壓制,一生壯志難酬,在趙匡胤建立大宋,平定四海以後,慕容龍城也就眼見覆國再難實現,就鬱鬱而終,可惜了一代高手。

慕容龍城是慕容家族武功最強之人,沒有之一,他自創“斗轉星移”絕技,更是成為姑蘇慕容的標誌武學,後來他的子孫慕容博憑藉“斗轉星移”這套絕技更是在江湖上打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赫赫威名。這個威名也成為姑蘇慕容在江湖上的名號,更象徵著姑蘇慕容武學深不可測。

慕容龍城未能實現的願望就全部傳給了他的子孫慕容博以及慕容復。

慕容博也算是一代高手,可是更是一代梟雄,他為了實現自己的復國之志,不惜在江湖上攪的天下大亂。特此是在三十年前,他假傳信息導致蕭遠山一家被中原武林高手圍攻,蕭遠山一家遭遇飛來橫禍,也徹底改變了蕭遠山和蕭峰的人生軌跡。

後來,慕容博詐死,慕容復又繼承大志,在江湖上闖蕩,也闖下“南慕容”的名號,與“北喬峰”相對應,也算是年輕一輩的翹楚。

可見,姑蘇慕容一直在江湖上闖蕩,憑藉獨到的武功絕學,在江湖上擁有極響亮的名號。



相比而言,大理段氏的江湖名氣要比姑蘇慕容的名氣要小一些,這其中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姑蘇慕容兩代人在江湖上走動極多。

慕容博一生就為復國奔波,可是身處安穩的時代,他沒有機會。於是,他一直在江湖上結交各路豪傑,也是為自己以後做準備,他結交的人物有鳩摩智,有少林玄慈,以及一些其他人物,當然,這些人物也對慕容博的武學見識甚為佩服。慕容博在十五歲就重創黃眉僧,包括在江湖上“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使得江湖上對慕容博又害怕又好奇。後來慕容復子承父業,也是在江湖上東奔西走,也闖下“南慕容”的名聲,雖然慕容復武功遠不及他父親,可也算江湖上的青年才俊。

相比而言,大理段氏在江湖上走動的極少,大理段氏頂級高手都在天龍寺出家,基本上不會離開大理,而另外一個高手就是段正明,卻是大理皇帝。而能夠在江湖上走動的無非就是段正淳,他的武功有限,只會處處留情,至於江湖威望,沒有他皇室地位帶來的名氣大。

第二,大理段氏地處一隅,相對閉塞。

很明顯,中原武林才是江湖的中心,姑蘇慕容走動更為方便,頻率更多,而大理與中原相隔萬里,要去中原也是相當不方便。於是,大理段氏如果沒有特別重要之事,也不可能三天兩頭往中原跑。

大理相對閉塞的環境,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理武學與中原武學的過多交流與切磋,於是江湖中人對大理段氏瞭解甚少,只是聽說一些,但更多的是不知情。

第三,大理武學精髓在天龍寺,天龍寺高僧在江湖走動極少。

大理段氏很多高手都在天龍寺出家,正是如此,天龍寺才代表著大理武學的頂尖水平,天龍寺保存著“六脈神劍”劍譜,甚至連段正明都不知道。這些高僧武功雖高,但是都不願理會江湖之事,他們一心向佛,一心練武,在江湖上基本上沒有露面。這些高僧的武功雖高,可是江湖上沒有人知曉他們的存在,畢竟從來沒有去過中原武林。正是他們走動極少,也在一定程度讓大理絕學未能在江湖上展現,必然名氣不大。

所以說,姑蘇慕容雖然日落西山,但是一直在江湖製造一些事端,江湖中人自然對這個名號熟悉;大理段氏雖然貴為皇親國戚,但是自身武學並未在江湖上展現太多,名氣就相對小了很多。



*忠肝義膽嶽老三聊武俠第360期*


忠肝義膽嶽老三


慕容氏傳承數代。自慕容龍城以來,歷代的慕容世家人鑽研武術,一心復國。慕容復年紀輕輕便有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名號。為人也風流倜儻,武功與喬峰齊名。名聲響徹南北。

反觀大理段氏,偏安一隅。段正明雖然是大理段氏的皇帝,但是為人仁慈低調,一心向佛。段正淳則醉心於各個情婦,忙著處理家中之事。他們武功雖然不錯,但是都不鑽研深究。因此,在武林中只有大理段氏的空名而已。而那個時候的段譽,只是一個不會武功的小子而已,等到段譽成了大理的皇帝,他的武功就不純粹了,既有大理段氏的六脈神劍,又有逍遙派的凌波微步。說白了就是沒有自己的特色,沒有自己的招牌菜,所以也沒有什麼特別響亮的名號。


半畝仙客


大理段氏,一向低調行事。除了老夫和炮王段正淳,沒有幾個張揚的。慕容家?沒落的皇族而已,有什麼資本可以和段氏相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