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北“小上海”——民主路老街的年味與往事

現在的人們都說年的味道越來越淡了,事實真的如此嗎?今天江蘇城市論壇公眾號小編就帶領大家見識一下蘇北“小上海”-民主路老街那濃濃的年味。


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民主路商業興隆,車水馬龍,被當時的人們稱作蘇北的“小上海”。其北不遠處也相應形成了一條規模稍小的街市。因位於大街之北,人們都稱它為“后街”(今建國路)。其南在解放前,有一條路趕上好幾條老大街寬,是當時新浦最大的路。人們都稱它為“南馬路”或“大馬路”(今解放中路的南極路至龍尾河段)。

蘇北“小上海”——民主路老街的年味與往事

儘管是大年初一,但是老街還是擠滿了前來遊覽的市民

蘇北“小上海”——民主路老街的年味與往事

貝雕:貝雕是海的綺麗與傳統文化智慧的結晶,具有貝殼的自然美、雕塑的技法美和國畫的格調美。

蘇北“小上海”——民主路老街的年味與往事

麵塑:麵塑即以麵粉為主料,調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簡單工具,塑造出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這裡的唐僧師徒是不是栩栩如生?

蘇北“小上海”——民主路老街的年味與往事

今年是狗年,當然少不了狗啦!

蘇北“小上海”——民主路老街的年味與往事

剪紙:剪紙作為一種民間藝術,是我們最為常見的,因為每到春節,家家戶戶都會貼上剪紙來增添一些喜氣。

蘇北“小上海”——民主路老街的年味與往事

蘇北“小上海”——民主路老街的年味與往事

糖畫:糖畫也是一種民間手工藝,在此我想問問,有多少人小時候眼巴巴在旁邊等著師傅們做畫?(ps:流著口水等糖吃)

蘇北“小上海”——民主路老街的年味與往事

在老街載舞的阿姨們,特別喜慶。

蘇北“小上海”——民主路老街的年味與往事

民國與現代的穿越-黃包車,有哪位朋友感興趣歡迎來民主路街玩。

蘇北“小上海”——民主路老街的年味與往事


民主路文化街,即新浦老大街、民主路老街。過去通稱“新浦街”,或稱“新浦大街”,是江蘇省連雲港市原新浦區的發源地,是連雲港市歷史發展變遷中的四條老街(海州古城、民主路文化街、連雲港老街、南城六朝一條街)之一。


新浦初成


200年前,新浦一帶成陸後,漸有人煙。在經歷了數十年的製鹽、捕魚為生的階段後,又因海遠鹽田廢,鹽田變草灘,人們便又利用這裡既緊靠千年古城的海州,又位居薔薇河下游臨洪河出海口,水陸交通便利,過往漁船、貨船較多的有利條件,在溝通鹽河和龍尾河的前河(今市化路身底)北岸,擇高處搭棚建房,開商店、飯店、客棧,圈地設貨棧,為漁民、客商、過往行人,提供購物、食宿、存貨提供方便,從中謀利為生。終於清嘉慶三年,因其在板浦、卞家浦形成以後,時人稱之為新浦。後來,以此為生的人不斷增加。


蘇北“小上海”——民主路老街的年味與往事


到光緒初年,前河北岸已初步形成一條丈把(四、五米)寬的街市,這在那原是一片荒灘的新浦大地上,可算是夠大的街面了。因此,往來的人都稱其為新浦大街。到距今113年的光緒十八年,建新浦天后宮時,這條“大街”實際上就是西到南極北路,東至天后宮(今新浦區政府大院身底)近1華里長的一段。天后宮建造的10年間,大街也同時向東西延伸,形成了東至東艞(今龍尾橋)、西至西艞(原在今天池牌樓處),長約1.5公里的規模。


大浦開港,步入繁榮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臨洪口對外開放,商務漸盛,以農產品貿易為主體。此時新浦作為臨洪口的城鎮依託,得到了一定的發展,為市場服務的店鋪門面就在前後河底之間依次排列,作為民主路的前身,大廟前邊的這條“土路大街”漸漸地熱鬧起來。


蘇北“小上海”——民主路老街的年味與往事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民主路就已具集鎮軸心的雛形,這個因海陸變遷形成的集鎮已跨越了百年,衍生為如今的新浦城區乃至整個港城。當時形成的條件是,1905年大浦港的啟用,以及海州商埠的設立。海陸兩地的貿易讓新浦這個集鎮呈現出開放、通達、繁盛的情形。據統計,上個世紀30年代有代表性的商業、工業特徵的項目,新浦應有盡有,俗稱13業36行。


定名“中山路”


民國15年(1926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一週年,東海縣政府將新浦最繁華的大街,鋪成砂石路面,定名“中山路”。這時的中山路,集宗教(天后宮)、商業、運輸、鹽業、教育、以及其他行業為一體,形成了一條功能完備、品種豐富的核心街區。也就在民國時,彼時的“中山路”因其發達的商業,被當時的人們稱作蘇北的“小上海”。


蘇北“小上海”——民主路老街的年味與往事


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新浦出現了自己發展史上第一個黃金時代,中山路也劃分成了三段:東艞至天后宮東側的大廟巷(今市民路)稱“中山東街”;大廟巷至洋橋巷(現南極路)稱“中山中街”,洋橋巷至西艞稱“中山西街”。


蘇北“小上海”——民主路老街的年味與往事


1948年11月7日,新浦解放。不久,中山路更名為“民主路”。並將西艞橋定名為“民主橋”,東艞橋定名為“龍尾橋”。民主橋與龍尾橋之間,稱“民主中路”;龍尾橋以東段,稱“民主東路”;民主橋以西段,稱“民主西路”。


蘇北“小上海”——民主路老街的年味與往事


90年代後,步入衰敗


如今,這條街上依然佈滿了具有古樸之風的店鋪,布匹、布鞋、窗簾、茶葉及五金雜品等,這種延續是商業血脈的承接,令人遺憾的是,這種承接已然了無崛起的跡象,行當雖匹配,但只有少數幾家店面透露出自上世紀30年代延綿至今的商業雄風氣脈。


蘇北“小上海”——民主路老街的年味與往事


老街復興


2013年4月,連雲港市提出對新浦區最具歷史文化的老街——民主路進行升級改造,並興建鹽河巷歷史文化街區,挖掘城市文化內涵。以“新浦印象”為主題,使新浦最具歷史文化的老街重獲新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