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乞丐就像乞丐,英国的乞丐却像落魄皇室?

这些隔夜在饥寒交迫中倒毙街头的人们中,有不少是乞丐。

你以为乞丐是因为走投无路,事实上,乞丐从全球范围上来讲是一种不被广泛接受的文化。

中国的乞丐就像乞丐,英国的乞丐却像落魄皇室?

清末的中国乞丐,还曾经是通商口岸邮局的明信片题材,对西方人来说,清末中国人的极度贫穷是令人震惊的。

对于极注重“体面”的国人来说,乞丐又是耻辱的,沿街讨要“百家饭”,还要受尽冷眼与嘲骂。称呼他们“叫街者”是最优雅的说法了。

中国的乞丐就像乞丐,英国的乞丐却像落魄皇室?

但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事实也不尽如此。

中国文化中几乎没有基督教的原罪概念,乞讨常被用来作为对日常生活中无意积集起来的过失的一种赎罪。

也有富家男妇,放下身段,着百衲衣行乞而乐的。鉴于这种行为,常常体现某种坚韧,某种克服厄运的神力。

中国的乞丐就像乞丐,英国的乞丐却像落魄皇室?

所以各地就有了“认丐作父”的习俗,即让自己年幼的子女拜街头多年的老乞丐为干爹(偶然也有拜干妈的),常年供奉如仪。

然而他们终究还是逃不过“生活在贫民区的人们生活困苦,环境恶劣,很少或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因此他们往往愚昧无知,极易染上各种恶习,无法找到较好的工作,只能在贫民窟求生。”这样的描述——来自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

中国的乞丐就像乞丐,英国的乞丐却像落魄皇室?

相较而言,外国的乞丐文化就并没有这样的现象,这种地域的差异,有时让人怀疑这可能不是同一类人。

中国的乞丐就像乞丐,英国的乞丐却像落魄皇室?

19世纪中叶一位英国人在观察了中国街头流浪汉的生活后评论道:“和中国的乞丐相比,英国的乞丐穿着豪华,生活奢侈,简直是王室成员。”

或许他们更贴近“潇洒的流浪”这样地描述,也许他们缺少的是金庸笔下的那种江湖气。

中国的乞丐就像乞丐,英国的乞丐却像落魄皇室?

更接近老子顺其自然的境界,而不是拼命博取同情。

谁能想象,乞丐的生活有时候除了艰苦,还会那样丰富多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