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徑艦炮發射炮彈後,彈殼怎麼處理?直接丟海里嗎?

asdas160


大口徑艦炮的炮彈一般都不使用彈殼,而是直接用發射藥包,發射後整個藥包就直接燃燒掉了,不會有彈殼,比如下圖中的406毫米艦炮,後面那幾個白色的圓柱狀物體就是它的發射藥藥包,是全可燃的,發射藥基本上不會有多少的殘留物。


▲406毫米炮彈

至於不使用彈殼的原因?主要有這幾個,首先就是炮彈的口徑太大,那麼配套使用的彈殼尺寸也會很大,需要用到更多的金屬材料製造,比如銅這種常用來製造彈殼的金屬本身就不便宜,其次,彈殼會很重,大家可以想想,口徑為406毫米的彈頭,高爆彈重量為862千克,穿甲彈重量更是達到了1225千克,即使彈殼的重量比不上彈頭,想必幾百千克的重量也是有的,再加上巨大的體積,那麼如何對彈殼進行運輸和存儲就會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所以,像以前戰列艦主炮這種級別的艦炮炮彈,都是採用發射藥包和彈頭分裝的,沒有彈殼。下圖戰列艦主炮上彈步驟示意簡圖:

▲戰列艦主炮上彈示意圖

而在現代軍艦上,使用的口徑最大的傳統艦炮是俄羅斯的AK-130雙聯裝艦炮(美帝“豬母”上的155毫米先進艦炮系統靠邊,不屬於傳統艦炮,且已經連炮彈都買不起了),還有就是我們的055大驅上使用的130毫米艦炮也是在AK-130的基礎上研發出來的,這個130毫米艦炮應該就是目前口徑最大的仍然使用定裝彈的艦炮了,比如下圖所示,可以看到彈鼓中的炮彈是定裝的。一般來講,大口徑火炮的炮彈都是採用分裝的,即彈頭和發射藥(彈殼或者藥包)分開,因為大口徑炮彈的彈頭太重了,如果定裝的話,容易導致炮彈變型甚至是彈頭脫落。

▲AK-130艦炮和它的炮彈

至於這種艦炮的彈殼是如何處理的,就像下圖中那樣打完直接拋棄在甲板上,如果是日常的演習,那麼可以在下面墊個收集網之類的東西,演習完畢後再處理彈殼,而如果是在戰場上,應該就沒有那麼多閒工夫來管這些彈殼了,打完就直接先扔甲板上放著,回收還是直接丟海里也是打完這場仗以後的事了,畢竟戰爭沒結束,連軍艦會不會被送進海底都還是個未知數。


哨兵ZH


這是406mm海軍炮(算是大口徑炮了吧)開炮的場景,並沒有彈殼從炮塔裡面拋出來。“彈殼”哪裡去了呢?

答案是沒有彈殼。

大口徑艦炮一般的情況西都採用分裝的形式,發射藥和彈頭分離。在這樣做的好處有很多:第一、可以有效的調節火炮射程,打近程目標可以少放發射藥,打遠程目標可以多放發射藥;第二、安全,分裝式發射藥存儲容器比較開放,即便是被引燃也只是發生火災並不會殉爆;第三、便宜分裝藥包的包裝就是尼龍或者絲綢,這些東西比鋼鐵或者黃銅的價格要便宜得多;第四、方便不用處理發射藥彈殼。

裝彈的時候是這樣裝的。

第一步,先裝入彈頭:

第二步取出發射藥包

揚彈機的位開口位置就在一個軌道邊上,這個軌道可以直通炮膛,士兵取得足夠數量的發射藥包(PowderCase)後會給裝填手發出口令。

第三步、裝填手搬下控制桿,發射藥包被推入炮膛。最後收起軌道,關閉炮閘火炮處於待發狀態。


與此同時,炮手位置的“顯示器”上會顯示火炮的所有狀態信息,當處於待發的時候,炮手就可以開炮了

當然了,我們現在只說了裝入炮彈到開炮的一小段過程。要知道MK7 (406mm炮)海軍炮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機械。看看全圖:

這門炮本身就是一個小樓。


當然了,這是二戰期間的設計,現在的大口徑5寸軍艦基本上也沒有這麼大的炮了。但是——發射分裝彈藥的表現依舊存在。以MK45為例子說一下:

看下結構,我們依然會發現彈頭、發射藥桶分立存在。只不過目前MK45的發射藥包已經換成金屬藥筒。我們可以看到下面的對比圖,發射後的發射藥筒已經出現嚴重的變形。

所以在發射後金屬藥筒直接拋棄。

這就是目前主流的軍艦“彈殼”的主要處理方式了——拋棄。

當然了,蘇聯時期的軍艦彈殼回收。在軍艦彈藥庫中有專門的存放彈殼的部分

同時,也有一些艦炮帶有自己回收彈殼的機構,但多見於小口徑艦炮——例如密集陣近防炮。

密集陣的彈殼會直接回收到彈倉內。

而我們的近防炮則是潑灑出彈殼。


所以說,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處理方法。


軍武數據庫


這主要取決於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第一,在二戰時期,炮彈的彈殼通常都是以有色金屬-銅為主要的製作材料,所以對於這種炮彈,在二戰時期都是要回收的,不是打完炮就不要,好東西再生利用。

彈殼的回收艦上有專業人員回收,不過開戰就另說了,一旦在海上發生戰鬥,每一名船員都有自己事情做,起碼要保證戰艦在打擊敵人過程中,每一個位置上都有人,

第二,能夠產生炮彈殼的大都是口徑在203mm以下的副炮或者防空炮,而大口徑主炮,由於炮彈口徑太大,在發射的時候是採用彈體分離的模式,所以不會產生彈殼。


大口徑艦炮,指的是所有口徑在130毫米以上的艦炮,又稱重型艦炮。其主要任務是攻擊岸上和海上的目標。


MK71-0型 203毫米艦炮也是一種大口徑艦炮,它的最大射程可達 51公里,射速每分鐘12發,炮彈重118公斤。

但是在二戰後隨著航母的崛起,大口徑艦炮幾乎沒有了攻擊水面艦艇的機會,其價值只剩下對地支援這樣的任務,於是各國皆放棄了研發和裝備這樣的大口徑艦炮。


Ghoul內幕


在海軍的艦炮中,一般在6寸炮(152毫米)以上的才算大口徑艦炮,而大口徑艦炮都是彈頭和發射藥分離的,而且大部分艦炮的發射藥都是使用絲質藥包捆綁起來,以前我也也一直以為世界上各國海軍的大口徑艦炮的發射藥都是沒有彈殼的,但直到前段時間在翻開德國海軍的大口徑艦炮的資料才發現,二戰時期德國海軍的大口徑艦炮還真有彈殼。大和上用的460口徑炮彈,都這樣彈頭和發射藥分開的


前段時間寫的一篇難以定位的德系奇葩戰列,被稱為戰列之恥,卻符合德國海軍的戰略中曾介紹,德國海軍大口徑艦炮的炮閂是楔式炮閂,其他國家海軍艦炮使用的都是螺式炮閂,所以德國海軍的楔式炮閂在當時是全球獨一份。這兩種炮閂各有各的特點,其中螺式炮閂依靠閂尾螺紋旋轉實現閉合,密閉性好、質量輕,體積也更小,但是這玩意的缺點結構複雜且開閉速度比較慢。而德國海軍艦炮採用的是通過炮閂垂直或者水平移動來封閉炮膛,其優點是結構簡單、開閉速度更快、安全可靠、操作容易,但缺點密閉性不如螺式炮閂。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德國海軍就在發射藥上做出改變,以解決楔式炮閂氣密性不足的問題。德國283口徑艦炮的尾部,注意看它的尾部炮閂和下圖那種螺旋式炮閂外形是

其他國家海軍艦炮使用的都是這種螺式炮閂,氣密性比較好,發射藥是不需要彈殼的


而這個解決方案就是給發射藥底部安裝一個黃銅藥筒,因為發射藥在燃燒時產生的巨大壓力會向後推移,而黃銅藥筒在受到高溫高壓時會膨脹以此堵住炮閂尾部沒有閉合的地方,以此就可以解決氣密性不足的問題。所以德國海軍203口徑以上的大口徑艦炮的發射藥並不是像其他國家海軍那樣全是使用絲質藥包,而是分成兩組,第一組是放在最前面的絲質藥包,後面一組帶有黃銅藥筒的發射藥。以俾斯麥號戰列艦為例,其380口徑艦炮的發射藥為212公斤,第一組發射藥為99.5公斤,而後一組發射為112.5公斤,其中黃銅藥筒就重70公斤。

沙恩霍斯特上用的發射藥,這個部分是屬於前第一組發射藥,都是絲質藥包


而其他國家使用螺式炮閂的打完前一發炮彈後打開炮閂就可以直接裝彈,但是使用楔式炮閂的德國海軍在重新裝彈前會和陸軍的火炮一樣有一個退彈殼的動作,因為陸軍的大部分火炮都是使用楔式炮閂。而這些退下來的彈殼是要回收的,並不是直接扔海里,炮塔裡都會有一個專門放置這些打完的彈殼。像152口徑這種高射速的艦炮如果炮彈的彈殼太多放不下的話會先丟到甲板上,如果軍艦還能活著回去,這些彈殼都會回收,畢竟這些彈殼都是黃銅啊,在戰爭年代這種可是屬於戰略物資,可不能直接浪費。

這是德國海軍150口徑艦炮使用的黃銅彈殼裝藥圖中是海軍士兵在清理150口徑艦炮的彈殼,注意紅色箭頭下標註的地方是放置空藥筒的一個支架,炮塔內部的收納空間放完後就放炮塔後部的藥筒收納支架上,這個位置也放滿後就直接堆在甲板上
這是美軍輕巡上的場景,美軍也一樣,如果炮塔內部的收納空間堆滿後會直接扔在甲板上,等打完仗後再收拾回收彈殼。艦上能放置彈殼的地方還是有很多的。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大口往艦炮一般情況下,用的是絲綢藥包,沒有彈殼的回收問題。(德二除外,德二使用橫楔炮閂,最後一截藥包為黃銅質地並參與氣密,其他國家用的都是隔斷螺紋炮閂,沒這種問題)


大口徑艦炮的黃銅炮罩,那必須得帶走,畢竟這麼大一顆通的挺貴的,但是小口徑炮彈為了極高射速,往往使用銅合金作為彈殼

經常能夠看到如下的情況

彈殼撒了一甲板,但是是否回收得看具體情況而定,如果是戰爭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甭管多貴重,他都得扔啊,別說這點炮彈彈殼了,就是戰列艦上面搭載的水上飛機,遇到戰列艦遇敵即將開始炮戰的時候,第一時間就得被扔海里,如果因為心疼這點錢而將巨大的著火風險置於不顧的話,那才是因小失大。

至於航母,甲板出問題,有一個算一個往海里扔。

但是和平年代 那就是能省則省啊,艦炮發射的時候都在在甲板上鋪個墊子,畢竟炮彈也挺重的,磕掉油漆了還得補漆。


就連近防炮的炮彈殼也得裝走,拉回去,避免砸到花花草草

像這種光吐火,不吐殼的就是自帶回收直接裝回彈鼓的,咱們國家稍微好點,直接扔海里


嘯鷹評


艦炮的彈殼在不同歷史時期,和不同環境下處理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

在一戰之前,處於黑火藥時期,軍艦配備的前裝火炮並沒有彈殼。大口徑的艦炮彈殼外包裝是被藥筒包圍,發射時的外包裝就隨之燃燒殆盡,不存在回收問題。甲午戰爭時期使用的艦炮口徑大多在100-200毫米,這種艦炮在每一次射擊前,都需要將火藥和彈丸依次裝入炮膛,射速和炮彈的初速比較低,威力也不是很大,而且每次點火前都需要燒水用蒸汽動力推射。由於發射藥包在射擊後會產生殘渣,為了不堵塞炮口,進行下次發射裝填前都必須清理乾淨。

現代的大口徑艦炮也有部分是以藥包發射,是沒有彈殼的,發射後藥包就燃燒完了。而有彈殼的大口徑艦炮的材料含有銅。銅雖然比金和銀廉價,但是也是屬於貴金屬,在成本上與使用發射藥包有著天壤之別。如果不回收,家裡有礦的也禁不起這麼浪費,而在戰爭時期,銅產量低的國家的艦炮生產能力就會受到限制。因此為了節約成本,現在艦炮的彈殼以鋼殼或其他廉價材料取代。根據彈殼材料的不同,艦炮的彈殼進行選擇性回收,除了銅殼的彈殼比較值錢需要回收外,廉價鋼殼的彈殼被拋棄也屬於正常。由於打過的彈殼損傷很大,恢復工序繁雜,這種廉價的彈殼即使回收,其再利用的成本很大,還不如重新再製造新的彈殼。

還有一些艦炮的彈殼在特殊情況下,也只能任憑它們掉到海里。一種是當戰鬥時間過長時就來不及回收。現在的203毫米口徑的艦炮可以在1分鐘內連射20發左右,如果戰鬥激烈,艦炮的彈殼就會很快堆積滿甲板,甲板在戰時通常是用來堆放彈藥或者供艦載機起降,其利用效率低會影響軍艦的戰鬥力。儘管每艘軍艦都有人專門負責回收彈殼,但是甲板空間不足時就會將這些彈殼扔掉,避免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還有一種情況是受到大口徑艦炮安裝的距離影響。軍艦設計的缺陷或者甲板空間太過於狹小,致使大口徑艦炮安裝的位置距離船舷過於靠近,就會使積累在甲板上的彈殼沒來得及回收,就掉入了海里。

儘管現代艦炮的使用沒有那麼頻繁,威力和射程也不如在軍艦上使用垂直裝置發射的導彈。但是尺有所長,寸有縮短,在近身海戰中,艦炮就發揮了成本優勢。特別是對於用以護送商船的軍艦來說,如果沒有艦炮,遇到海盜時就只能直接發射導彈,這無異於殺雞用牛刀。在海盜日益猖獗的和平時期,艦炮也是必不可少的。


梓蕤


沒有彈殼。大口徑艦炮一般的情況西都採用分裝的形式,發射藥和彈頭分離。在這樣做的好處有很多:第一、可以有效的調節火炮射程,打近程目標可以少放發射藥,打遠程目標可以多放發射藥;第二、安全,分裝式發射藥存儲容器比較開放,即便是被引燃也只是發生火災並不會殉爆;第三、便宜分裝藥包的包裝就是尼龍或者絲綢,這些東西比鋼鐵或者黃銅的價格要便宜得多;第四、方便不用處理發射藥彈殼。


似水流年166258466


大口徑火炮,203mm以上都得算了吧,我知道的這一類火炮用的都是分裝彈藥沒有炮彈殼,都是絲綢包裹的發射藥包,所以問題不成立


喬幫主音響


誰告訴你大口徑艦炮有彈殼兒的?告訴我,我去撿一個來做澡盆^O^大口徑火炮都是炮彈、發射藥分裝的~先放推進藥,再放炮彈~


玉樹臨瘋29315000


重炮是沒有彈殼的,採取分段裝填,彈頭和藥包分開,有個好處是可以節省操作空間,雖然犧牲了一點氣密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