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会议让美国成为了最大赢家,那会议上的第二赢家是哪国呢?

一战结束后,美英法等战胜国为了重新确定世界秩序,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英法控制下的巴黎和会重新确定了欧洲的战后关系,而在巴黎和会上遭到排挤的美国则在1921年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历史课本上说到,华盛顿会议是美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是日本外交的重大失败,美国成功的拆散了英日同盟同时限制了日本海军的发展,让远东国际秩序恢复到了一战前的态势。

华盛顿会议让美国成为了最大赢家,那会议上的第二赢家是哪国呢?

华盛顿会议上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美英法意日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五国海军条约》,条约具体的规定了美英日法意五国主力舰的吨位,其中美、英两国各为52.5万吨,日本31.5万吨,法、意各为17.5万吨。一战后的日本为了发展海军,国内给前方谈判代表的任务是务必把日本海军吨位数保持在美国的70%左右,但是因为无线电被美国破译,日本底牌被人摸的一清二楚,最终不得不接受60%的比例。

华盛顿会议让美国成为了最大赢家,那会议上的第二赢家是哪国呢?

从条约上看,还有一个BUG,日本因底牌被掀,没能得到70%的比例配额还情有可原。而在一战中付出重大伤亡,还是欧洲列强的法国为什么甘愿接受一个比日本还低的主力舰配额呢?其实当法国代表听说了美国对法国吨位的限制,顿时就以退出会议为要挟要求美国作出改变,但是法国还是因为种种原因签订了条约,法国代表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一战后的法国经济受到沉重打击。战争中法国死亡士兵约131.5万、伤残超过280万,战后统计因战争原因法国劳动人口损失了约136.5万人,这占总人口数的4%,而且这4%人口的一大部分是18岁至40岁的男性青壮年,这使法国人口发生了结构性改变,直接影响了生产能力。另外一战西线的主战场在法国境内,法国东北部的工业基地几乎完整地沦入敌手或成为战区,这使法国东北部工业遭受彻底毁灭。法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号称“高利贷帝国主义”,但是四年的战争让法国成了一个可以与意大利一拼的“穷光蛋帝国主义”,因此战后不得不压缩财政开支,并把首要任务放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上,这也就让法国在军事上的投资变得力不从心。反观美日两国大发战争财,在四年里经济上异常繁荣,自然在海军军费上也就舍得投资。

华盛顿会议让美国成为了最大赢家,那会议上的第二赢家是哪国呢?

第二个让法国同意《五国海军条约》则是法国的国家战略使然。1870年普法战争的失败以及与英国争夺埃及的失败,使得法国不得不实行战略收缩。1885年法国在越南的失败,实质上停止了法国在远东的扩张势头,这也就让法国下定决心把殖民的战略重心放到了西非。这一重大的战略转变也让法国海军从“洋军”退化为“海军”,因此无畏舰和级超无畏舰这种主力舰也就不是法国海军建设的重心,于是法国海军把更多的经费放在了巡洋舰和驱逐舰的制造上,即使是给了法国17.5万吨的主力舰配额,法国也是用不满的。

华盛顿会议让美国成为了最大赢家,那会议上的第二赢家是哪国呢?

一战结束后,意大利作为战胜国,要求英法把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交由意大利托管。但是意大利在一战中的表现实在是太糟糕了,不仅没能起到预期的作用,反而需要法国派出军队帮助其防守东北部边境。所以在巴黎和会中,意大利并没有拿到想要的东西,因此巴黎和会也间接促成了墨索里尼的过早上台。法西斯化的意大利开始打起了法属西非的主意。

面对战略方向改变的意大利,法国海军的假想敌实际上已经变为意大利海军。为了能够控制西地中海,压制意大利海军,保持本土与殖民地之间的畅通,因此在华盛顿会议上,法国海军的第一敌人是意大利而非日本。因此法国必须保证意大利海军所得的份额必须在法国之下,或者最多与法国一样。所以当五国海军主力舰吨位比为5:5:3:1.75:1.75时,法国的外交目的就已经达到了。不仅限制了竞争对手意大利,还能让自己少花钱,何乐而不为呢?

华盛顿会议让美国成为了最大赢家,那会议上的第二赢家是哪国呢?

所以说华盛顿会议看似是美日之间的争夺,其实也是另外七国明争暗斗的场所。日本虽然在海军主力舰总吨位上比法意两国要多,但是成为了九国中的最大输家。法国虽然主力舰总吨位比日本少,但是条约帮助法国限制了意大利,保证了法国在地中海上的强势地位。法国也就成为了华盛顿会议上的第二赢家。法国这不经意间的一手棋,下的实在是太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