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上课,拼孩子的自律性,更拼父母的监管力!

这一周,各省市各中小学基本都开展了线上教学,但上网课效果如何,一直都是老师和家长讨论的焦点,这篇来自公众号@张玉石名班主任工作室的文章, 可以给大家一些新的思路:

在家上课,拼孩子的自律性,更拼父母的监管力!

要想在家上网课有效果,需要兼具以下四方面要素:孩子的自律性、课堂的吸引力、老师的责任心、家长的监督力。


这四个要素哪个最重要?孩子自律性是关键,这个自然不必赘述。


那么哪个最能够在网课特殊时期发挥重要作用呢?我认为是家长的监督力。


为什么?原因有二:


第一,课堂吸引力和老师责任心在学校教育中显得更为重要,而在家上课老师总有种鞭长莫及的无力感

,总感觉学生在屏幕那头窃喜——你倒是钻出来打我呀~打我呀。。。


呃呃呃,等到为师瘦成一道闪电吧,我就可以钻出来收拾你了。


第二,孩子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如果孩子从小一直是家长看着盯着哄着学习的,那么即使到了初中,他也还是没长大,仍旧处于“他律”阶段。


那家长说,我总得放手吧?要放手,但是不能放得太急,就像学走路的小孩,放手太快要摔跟头的。


放手前要有个“假装搀扶”的阶段,让孩子从“他律”顺利过渡到“自律”。


正式返校后,必然产生两级分化:自律的孩子越来越优秀,不自律的孩子被越落越远。


这个寒假,必然会出现许多黑马,也会有很多坠落的星星。


那么,你是冲出的黑马,还是坠落的星星?


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一个学生的寒假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开学后回顾假期时,不因蹉跎岁月而悔恨,也不因无所事事而羞耻。

——《黑马是怎样炼成的》(子虚乌有)


在家上课,拼孩子的自律性,更拼父母的监管力!那么如何监管孩子呢?您不妨试试这么做:


在家上课,拼孩子的自律性,更拼父母的监管力!


监督有据——实时跟进莫轻信


很多家长非常相信孩子,尤其是优生的家长更是对自家孩子信心爆棚,结果呢?很可能啪啪打脸:


昨天我开了网络家长会,教给家长一些检查方法,于是有个家长在会后感中这样写道:


“我太相信孩子会自觉了,他说拿手机发作业我就真以为是拿来学习的,没有做到一发完作业就马上回收手机,刚刚查了手机,孩子今天竟然玩了一小时游戏,我竟浑然不知!”


要知道,这个孩子可是我们班的班长啊,是年级的前十名啊!


在家上课,拼孩子的自律性,更拼父母的监管力!


这么优秀的孩子尚且如此,您真的确定一定以及肯定您家的孩子坐在电脑前是在认真学习吗?


他有可能早上在QQ群打了卡之后,又偷偷躲在被窝里睡大觉


他有可能进入了直播课堂,但是人不在电脑前,一会上厕所,一会喝水;


他有可能一直坐在电脑前,但是偷偷用手机玩游戏、刷抖音


他有可能一直盯着老师上课的课件,但是脑子里在想着今天中午吃什么


他有可能告诉你他在用QQ交流问题,但是有可能和小伙伴聊游戏装备…………


以上种种,或是明目张胆的“逃课”,或是偷偷摸摸的“隐形逃课”。


其实这些问题,如果家长时时跟进,完全可以避免。简单教给大家几个馊主意:


第一,查看屏幕使用时间。


手机、平板电脑都有屏幕使用时间记录,可以看到每一个APP的使用时长,我们班家长用这个方法发现了很多秘密~具体操作如下图:


安卓手机操作如下:(晓苑提醒:主流安卓机都有这个设置)


在家上课,拼孩子的自律性,更拼父母的监管力!


苹果手机操作如下:


在家上课,拼孩子的自律性,更拼父母的监管力!


第二,不定时巡查。


没事您就以送水果、送水等各种名义去看看孩子。当然最好是不要关门,同时家长在屋外保持安静。


第三,安装摄像头。


有的家长说我要上班,没时间看他在干什么啊?那就安个摄像头吧,正对着书桌(此举只是为了查看孩子的学习情况,建议家长在安装前先与孩子达成良好的沟通),没事就打开手机看看他在干什么。(这个主意实在是馊,但是简单粗暴有效)


在家上课,拼孩子的自律性,更拼父母的监管力!


感谢我的中国好邻居供图


第四,实时查看班主任的反馈。


我每节课都会让课代表统计到课率,课后作业情况也要反馈,及时告知家长。


如果您孩子的班主任给您发来了反馈信息,您一定要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拿出福尔摩斯探案的精神仔细辨别孩子说的是真还是假。


第五,没收电子设备。


上完一天的课必须马上没收电子设备。上传作业需要在家长监督下完成。不允许电子设备进入卧室,尤其是晚上睡觉前。


第六,学习进程要持续监督。


老师如果不反馈孩子的到课率和作业情况,您又了解孩子多少?老师反馈的迟到问题,他一周犯了几次,您能准确说出吗?


我建议各位老师和家长用excel表格建立专属档案,每日详细记录孩子的到课率、上课表现、作业情况等,用数据说话,让孩子哑口无言。


在家上课,拼孩子的自律性,更拼父母的监管力!


监督有爱——后勤保障暖人心


静待花开,不等于放任自流。监督不是约束,而是真爱!


各位家长,后勤保障您做好了吗?


比如,耳机和麦克风。我现在用腾讯课堂直播,经常会有些孩子没有麦,通不了话,有的孩子回答问题回声很重,不得不挂断通话。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就没办法提问,孩子也错失了互动的好机会。


比如,吃饭时间与学校作息时间同步。我们下午上完课距离晚修只有一个小时多一点的时间,孩子没时间自己煮饭,如果家长不提前准备好晚饭,那么孩子就只能吃零食,或者饿着肚子上晚修,等到您做好了饭菜恰好是晚修时间,不得不打扰孩子学习去吃饭。


或者可以选择提前一天做好,第二天孩子用微波炉自己热了就能吃。


比如,起床和睡觉时间与孩子保持一致。如果孩子起床了,您还在睡觉,孩子会不会更困吗?如果孩子睡觉了,您还在看电视,孩子会不会心痒痒?


很多很多的细节,只要您用心去关注,一定会发现。发现了就及时解决,那么你哪天批斗熊孩子的时候就多了几分底气~


我们班有个孩子总是忘记打卡或者抽查不在,反馈两次之后,他妈妈给他量身制作了一个表格,详细记录了几点到几点应该做什么,打印出来,贴在孩子书桌前,后来果然好了很多。


在家上课,拼孩子的自律性,更拼父母的监管力!


我班的好妈妈给孩子做的表格


我想,家长把后勤保障做到这样的程度,才会问心无愧地安然入睡吧。


监督有力—一经发现,严厉惩处


前几天我姐在家庭群里发了个事激怒了我:


在家上课,拼孩子的自律性,更拼父母的监管力!


事情是这样的:外甥女今年高三,是老师眼中听话的乖孩子。可是上网课的第一天,她的老师已经上完第一节课了,她还在睡觉!她妈妈去叫她起床,发脾气耍横。姐姐无奈,在群里抱怨。


我很不客气地告诉姐姐——孩子不听话,就是家庭教育的失败!


我教得学生越多,越是发现——优秀的学生背后一定有优秀的家长。这些家长在孩子的“起跑线”上花了很多精力,所以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孩子几乎不敢忤逆家长。


反之,小时候不管孩子的家长,现在管也只能亡羊补牢了。


我外甥女不起床这事我真的很生气。我是老师,辛辛苦苦备了一节课,结果学生不听课,呼呼大睡,这是对我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我打电话给她,狠狠地凶了一顿,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羞愧难当,后来再也没出现类似情况。


再给大家讲一个我们班的真实案例。一个学生家长被我在家长群@,告知孩子22:30还没交作业,起初她忙工作没看到我的信息,看到时已经凌晨一点了,她竟然把熟睡的孩子叫了起来,上传作业!!!事后,还让孩子给我发了一段语音表达歉意。


试问,这样的监督力度,哪个孩子敢造次?


在家上课,拼孩子的自律性,更拼父母的监管力!


孩子给我发来道歉的语音


家长监督一定要有力度,一经发现,严厉惩处。各位家长千万别手软,子不教父之过,现在的纵容不是爱,是害


监督有方——温和而坚定


怎么监督,我推荐各位家长看看《正面管教》,学学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温和而坚定地给孩子立规矩、定原则。


假设一个场景:你的孩子在网课时间玩手机,你想要没收手机。


暴躁妈妈会双手叉腰,怒吼道:“你看看你,整天就知道玩手机,也不知道学习,现在上课时间你还玩,再玩成绩就掉到倒数了……”


于是开启循坏碎碎念模式,孩子不耐烦,开始顶嘴。这是无效沟通,说多少都没有用!


温和而坚定的妈妈会面带微笑,轻声细语地说:“昨天我们约定了上课时间不能玩手机,玩了就要没收,现在按照约定我要把手机拿走了。”语气平和,却有不容反驳的力量。没有碎碎念,但是却给孩子上牢了紧箍咒。


最后,有两句话送给各位家长:


第一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去的时光一去不复返,希望您能在孩子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中能再“假意搀扶”一下,别太自信地撒手,毕竟还是个孩子。

第二句:对老师而言,他有几十个孩子;对您而言,只有这一个宝贝。

您都撒手不管了,老师又奈何呢?

你品,你细细品……

在家上课,拼孩子的自律性,更拼父母的监管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