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锦衣之下》:“大明第一锦衣卫”陆炳的传奇人生

众所周知,明代有两大特务机构,分别是东厂和锦衣卫。自东厂和锦衣卫设立以来,二者之间的明争暗斗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纵观大明三百年历史,锦衣卫在和东厂的争斗中几乎全面落于下风。只有嘉靖皇帝在位期间,锦衣卫才少有的占据全面上风,而时任锦衣卫首领的陆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实版《锦衣之下》:“大明第一锦衣卫”陆炳的传奇人生

电视剧《锦衣之下》中陆绎原型为陆炳之子

明正德五年(1510年),陆家的长子陆炳出生了。陆家从陆炳的祖父陆墀起,便是锦衣卫世袭,陆炳出生的一刻,他的父亲陆松就知道,陆家后继有人了。陆松是锦衣卫总旗(正七品),家里虽不算富裕,但也属于小康。陆炳的母亲是兴献王儿子的乳母,而兴献王的儿子,正是后来的嘉靖皇帝明世宗朱厚熜。但是自从朱棣“靖难”成功后,亲王的地位便大不如前。所以陆家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攀上了高枝,兴献王也没想过自己的儿子将来会成为皇帝,陆炳和朱厚熜也成为了儿时最好的玩伴。

现实版《锦衣之下》:“大明第一锦衣卫”陆炳的传奇人生

锦衣卫飞鱼服

风平浪静的日子在正德十六年(1521年)被打破了。这一年,武宗驾崩,死后无子,朱厚熜被选中继承皇位,即刻启程进京。陆松以随从龙恩,被升为锦衣卫副千户(从五品)。不久又升任都督佥事,协理锦衣卫事务。有这样的家世,就算陆炳想当一个混吃等死的败家子,也是情理之中。但是陆松对于陆炳的教导一向严厉,陆炳也是不愿服输之人,从小习武,嘉靖八年(1529年,也有记载是嘉靖十一年,这里以《明史》为准),陆炳考中武会试,被授予锦衣卫副千户。然而,中举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父亲陆松去世了。由于父亲的身份,陆炳从小和父亲相处的时间并不长,即使是在一起的时间,陆松对陆炳的态度更多时候也是批评,很少有笑脸。但是陆炳明白,父亲对他的严厉与批评,就是爱他的方式。临终前,陆松对陆炳的期待很简单,就是希望他继承自己的官职,娶妻生子,平安的过完这一生。

炳儿记住了。

现实版《锦衣之下》:“大明第一锦衣卫”陆炳的传奇人生

陆炳

陆炳承袭了锦衣卫指挥佥事(正四品),不久直接升任代理指挥使(正三品),执掌南镇抚司。这其中,当然少不了嘉靖皇帝的照顾,陆炳自然也明白。为了报答皇帝,陆炳尽职尽责地守在皇帝左右。嘉靖十八年(1539年),陆炳随嘉靖南巡。一日深夜,皇帝的行宫突发大火,一时众人大乱,逃命的逃命,救火的救火。冷静的陆炳面对一片混乱,抓住一个人问道,皇帝在哪。这人一愣,这才反应过来皇帝还在宫中,而所有人只顾着自己逃命,却没人注意到皇帝。陆炳一时管不了那么多,只身冲进火海,将被困其中的嘉靖救出,所幸性命无忧。在他人眼中,陆炳的行为可能只是为了救驾来获取封赏,可能只有他自己明白,我救的,只是我的一个朋友,是从小到大都会照顾我的哥哥。相反,这朝堂之上,人人学着儒家经典,说着孔孟之道,却没有一个可以成为朋友。嘉靖也牢牢地记住了,自己这条命,是陆炳救的。

陆炳的官越做越大之时,朝中正是夏言和严嵩争权的阶段。严嵩的儿子,明代第一鬼才严世蕃曾这样评价过:“尝谓天下才,惟己与陆炳、杨博为三。”严世蕃虽然长得丑,但是绝对是“人丑多读书”的典范,他将陆炳视为天下之三,足见其对于陆炳的重视。为了扳倒夏言,严氏父子一直在想办法拉拢陆炳为己所用。但是陆炳与夏言交好,平日对严氏父子的讨好并不放在眼里。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湖广道御史陈其学上疏弹劾陆炳私藏犯人,受贿渎职。原本一个小小的御史弹劾,陆炳并不在意。然而,当时的嘉靖已经整日沉迷炼丹修道,不理朝政,起草圣旨均由内阁首辅夏言完成。夏言很快便草拟了一份圣旨,要将陆炳捉拿治罪。陆炳一时慌了神,准备了三千两黄金来找夏言,请求放过自己。夏言为人一向正直,面对贿赂,夏言不为所动。陆炳无奈,放下了自己的尊严,向夏言长跪痛哭谢罪,请求夏言的原谅。心软的夏言妥协了,他决定放过陆炳。然而,陆炳却永远记住了这种屈辱的感觉,他暗暗发誓,一定会报复夏言。于是,陆炳找到了严嵩,“天下三才”,严嵩得其二。不久,在陆炳的帮助下,严嵩以夏言与边关将领通关节之事,上疏弹劾,夏言被判死罪。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夏言被处死,严嵩权倾朝野,一时朝中混乱不堪。目睹一切的陆炳犹豫了,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不,他只是想活下去,难道这也有错吗?可是看看现在的天下,哪里还有光明呢。

一定还有,我要坚守下去,用自己的方式。

现实版《锦衣之下》:“大明第一锦衣卫”陆炳的传奇人生

夏言

严嵩为了感谢陆炳,将自己收受贿赂的门道分享给了陆炳。陆炳没有推辞,他知道,现在的严嵩权力太大了,只有保全自己,以后才有机会。当时,严嵩的义子仇鸾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陆炳立马跑去奉承,单纯的仇鸾膨胀了,甚至连自己的义父都不放在眼里。陆炳借此机会,暗地里买通仇鸾左右,收集他的罪证。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趁仇鸾病重,陆炳向皇帝呈上了仇鸾的种种罪证,嘉靖大惊,立刻命三法司会审此案,最终以“谋反”定罪。时仇鸾已死,仍然被从棺材里挖出来凌迟。嘉靖以陆炳揭发有功,加封少保兼太子太傅。可是陆炳在乎的不是这些,他的使命还没有完成。严嵩的义子倒了,还不够,严嵩还在。

现实版《锦衣之下》:“大明第一锦衣卫”陆炳的传奇人生

严嵩


现实版《锦衣之下》:“大明第一锦衣卫”陆炳的传奇人生

严世蕃

在扳倒仇鸾的过程中,陆炳结识了一个人,这个人一向顺从严嵩,还将自己的孙女嫁给了严嵩的孙子,与严嵩结为亲家,似乎也是严嵩一党。但是,仇鸾倒台过程中,正是他的密奏,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这个人,名叫徐阶。虽然正史上并没有记载两人有过多的接触,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一定通过某种方式,告知了对方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为了这个目标相互扶持。

然而,在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五十岁的陆炳在任上暴毙。当时徐阶已经几乎取代了严嵩在嘉靖心中的地位,严嵩倒台似乎只是时间问题。只不过,陆炳看不到了,可能这就是他当初害死夏言,上天对他的惩罚吧。

徐阶,严嵩倒台那一天,记得一定要来告诉我,更要告诉夏言,陆炳对不起他。

皇上,臣不能继续继续保护你了,臣经常想起臣与皇上小时候一起玩耍的样子,臣多想再像以前那样,叫你一声,朱兄。

夏言,夏首辅,罪人陆炳来向你赔罪了,到了那里,要打要骂,我绝不还手。

爹,炳儿来找您了,您交代炳儿的,炳儿做到了,炳儿没给陆家丢脸。

现实版《锦衣之下》:“大明第一锦衣卫”陆炳的传奇人生

徐阶

陆炳去世了,嘉靖皇帝悲痛欲绝,连续多日茶饭不思。对于朱厚熜来说,不管是后宫三千佳丽,还是满朝文武,都只不过是一群只会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仆人罢了。只有陆炳不同,朱厚熜和他不是君臣,而是朋友,唯一的朋友。只有陆炳说放过那些要遭受梃杖的大臣,朱厚熜才会听;只有陆炳说让打开城门,放城外的难民进城,朱厚熜才会从。这样的人没有了,再也不会有了。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严世蕃被斩首示众。严嵩被没收家产,削官还乡,无家可归,次年病死。据说死时,无棺木下葬,无吊唁之人。徐阶亲自为陆炳写下墓志铭:

“公为人忠义正直,视国家之事,苟可效尺寸,必竭其力;祸福生死,无少惕于心,见有奸于法、乱于纪者,疾之如仇,搏击无少避;故观其持己,行法若刚,不可犯,而介然与物无情者。……故公之卒也,予哭之恸,退而为之铭其词曰:宣公之后,有人崛生,既文既武,以佐皇明。有狐在城,莫之敢睨,时其出穴一矢而毙;有虎负隅,莫之敢撄,剪其翼牙,卒死以烹。近既宁止,乃谋于远,翊赞庙谟,重城以建,内既绥止。爰及边方,解围右卫,外患以攘,其将有为,奋不自顾。退接士友,曲中矩度,其在用法,根抉枝披,抚视孤茕,又何惠慈猗。”

现实版《锦衣之下》:“大明第一锦衣卫”陆炳的传奇人生

鄞江县陆炳墓

我从来不喜欢引用古人的墓志铭,因为其中往往多夸大吹嘘之词,即使引用,我也会仅列举其中简短的几句。但是对于陆炳,我甚至有引用全文的冲动。清人所修的《明史》,将陆炳列于《佞臣录》,我个人是认为不妥的。如果有人问我,大明王朝三百年历史,我最敬佩的人是谁?我可能会说,我敬佩于谦,我敬佩王守仁,我敬佩戚继光,我敬佩的人有很多。但是如果问我,最想成为谁,我会说,我只想成为陆炳。陆炳绝对不是一个好人,他投靠严嵩,害死夏言,贪污受贿,犯下的罪行足以判死罪。但陆炳也绝对不是一个坏人,嘉靖每每要对大臣施以梃杖,陆炳总会站出来为大臣说情,请求放过,保护了无数大臣;当年俺答军临京城,是陆炳向嘉靖建议,开门放难民进入,才保住了数以万计百姓的生命。陆炳的一生,或许就像电影里的那句台词一样:

“做个俗人,贪财好色,一身正气。”

陆炳,明正德五年(1510年)生,浙江嘉兴府平湖县人,锦衣卫首领,明朝唯一一个三公兼三孤的官员,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去世,谥武惠,赠忠诚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