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平定后叛乱相继,张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大唐朝是历史上一个战争不息的朝代,英雄辈出,威名远播。开元盛世期间却发生了安史之乱,历时八年血战,以其头目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先后被杀而宣告结束。诡异的是,安史之乱是结束了,可是其后地方将领叛乱却成为常态,把安、史叛乱精神一代代延续下去。直到大唐灭亡,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叛乱问题。藩镇叛乱成为社会顽疾,造成国土破碎、士民流离。大唐皇帝的宝座也是坐不稳,常常像丧家之犬一样逃离京城长安,饱尝颠波之苦。纵观历朝历代古今中外,李唐皇室是全世界最有逃亡经验的皇族,武将一声吼,皇帝抖三抖成为大唐中晚期的特色。

安史之乱平定后叛乱相继,张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形势图

有人评论说大唐创立节度使制度是一种错误,把兵权、行政权、财权集于一身,等于制造出一个个地方小皇帝,培养出众多地方割据势力,这是说出了表面现象。重要的是地方割据必须要有基层土壤的,一个将领想对抗朝廷建立独立王国,而地方士民热爱和平,忠于皇帝,面对大军进讨,地方武装必然迅速溃散。比如唐初进剿各地割据的武装,刘黑闼、徐园朗、萧铣、高开道之流,都是割据地方的悍将,大唐军队一击即永远云消云散,再也不能对抗朝廷。而安史之乱后的节度使割据政权却异常难缠,能够顽强对抗朝廷进剿的大军,如李正已据有缁青,传李纳、李师古、李师道四世,把朝廷大军拒之境外五十四年。大唐各地叛乱前赴后继,像野草一样大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兵民与朝廷离心离德才是关键原因。

可以说,大唐平定安史之乱只是得到象征性的胜利,却制造了地方势力继续叛乱的根源。

问题出在哪里?是朝廷没有贤相良将?恰恰相反,安史之乱之后,良相很多。神机妙算的李泌、李德裕,大智大勇的裴度,武元衡等等,武将有郭子仪、李晟、李愬、浑瑊、田弘正、田布等等,朝廷同时拥有江南、两川财赋之地。良相出忠言,武将忠心撒热血。可惜就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各地叛乱问题。

大唐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各地叛乱问题,原因恰恰出在平叛的手段上,为了战胜叛军,一再侵害平民百姓的生命财产,为了胜利抛弃正义,把百姓当做国家资源无底线地利用,从而造成百姓与朝廷离心离德。下面先看一段史料。

安史之乱平定后叛乱相继,张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睢阳保卫战形势图

《唐书·忠义传》载:“张巡守睢阳城,尹子奇攻围既久,城中粮尽,易子而食,析骸而爨。巡乃出其妾,对三军杀之,以飨军士。曰:“诸公为国家戮力守城,一心无二。巡不能自割肌肤,以啖将士,岂可惜此妇人!”括城中妇人既尽,以男夫老小继之,所食人口二三万。

看到没有,问题出在这里,老百姓会拥护一个把他们当猪狗的政权?一个人深到骨子里的教养,是对底层的尊重。一个合法政府的首要功能是能够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张巡守城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当他提着屠刀一家一家的牵出哭喊的妇女、小孩,开膛破腹,大锅熬人肉,与凶残的叛军又有什么区别?完全丧失了人性,成为食人恶魔。孟子曰,君视民为草芥,民视君为寇仇。忠君要建立在爱民的基础上。管子曰:“地之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以有时有倦,养无穷之君,而度量不生于期间,则上下相疾也,故取民有度,国小必安,取民于无度,用之不止,虽国大必危。”别拿保卫大唐江山来掩盖,对于百姓来讲,一个爱护他们的江山才值得保卫,被杀掉充军粮的百姓不会把张巡当英雄。

安史之乱平定后叛乱相继,张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果仅仅是张巡把百姓当军粮也罢了,大唐皇帝的做法与他的做法大体相同。例如,为了借回鹘骑兵收复两京,唐肃宗竟与回鹘可汗的太子叶护面约,克复西京长安,土地人民归唐,金帛子女归回鹘,收复洛阳时,回鹘和唐兵都肆意抢劫烧杀,可怜城内百姓,先前已被叛军蹂躏,此时又被回鹘唐兵掠夺,弄到儿啼女散,家尽财空,真是盼中央想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

地方节度使属下的士兵,大都由底层人士组成,他们更注重保护属下州县的利益,对于张巡一类忠君忘民的官长极不认同,以至于用行动来表示。一个办法是按喜恶废立节度使,一个办法是拒绝执行命令。例如忠君的田弘正被叛乱的王庭凑所杀,其子魏博节度使田布出兵进讨,发六州租税供给军粮,将士不悦说;‘’我军出境向例由朝廷供给,今尚书刮六州膏血以奉军,虽尚书瘠已肥国,六州人民,究系何罪?‘’

瞧瞧,到了穆宗时候,忠君将领们别说杀民供军,连拿六州粮食供军,士兵们都不答应了,结果是一哄而散,都投奔叛将史宪诚去了。田布空有忠君之心,已是无能为力,只好自杀殉国。至此,魏博也加入到叛乱的队伍里。

安史之乱平定后叛乱相继,张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被封建朝廷当作典型宣传的“吃人魔王”张巡

张巡为了保卫大唐皇帝的江山,丧尽天良,杀民吃人,造成百姓与朝廷离心离德,成为各地相继叛乱的根源,居然有人鼓吹他是英雄,意欲何为?当时唐人就质疑张巡的行为,彼多异议,说他死守睢阳,杀身无补,有人说他忍残人命,与其食人,不如全人。可惜唐肃宗听信了张巡的好友李翰的辩解,做出了错误结论,以至于失去了民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