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力爭實現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以上

3月6日,記者從自治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第十一場新聞發佈會上獲悉,今年我區將進一步鞏固提升150個產業扶貧示範村、166家扶貧龍頭企業,新增扶貧產業合作社137家、發展致富帶頭人2581名,通過訂單帶動、利潤返還、股份合作等方式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今年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以上的目標任務。

“著力補齊‘三農’工作短板,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特別是打造500億元肉牛產業,灘羊、瓜菜兩個350億元產業,重點就在中南部貧困地區佈局,對推動貧困地區穩定脫貧、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意義重大。”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為統籌推進優化調整農業結構和產業扶貧,該廳抽調9名廳級幹部、69名專家,組成9個幫扶指導組,圍繞主體培育、產銷對接、科技服務、人才培養等關鍵環節,列出清單、對賬銷號,推動產業扶貧政策、責任和工作的有效落實,確保今年通過發展產業帶動1.2萬貧困人口脫貧。

同時,該廳還指導貧困縣區制定了農業結構優化調整工作方案,將在中南部貧困縣區大幅增加青貯玉米、飼草、瓜菜以及其他經濟作物種植,肉牛產業新建家庭牧場、規模化養殖場各50個,灘羊產業新建養殖示範村20個、培育家庭牧場80個,擴大肉牛、灘羊產業養殖規模,大力發展高效種養業,支持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切實提高貧困地區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記者:郝 婧 編輯:張晨陽 校對:馬曉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