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母親不再抓狂:耶魯大學育兒專家《你的4歲孩子》來支招


老母親不再抓狂:耶魯大學育兒專家《你的4歲孩子》來支招

最近讀了美國兒童心理學家路易斯·埃姆斯的《你的4歲孩子》,感受頗多。

本書講述了4歲孩子在這個年齡段應有的行為和行為規範,讀來很是安慰,因為很多在我看來糟糕透頂的行為,恰恰是孩子再正常不過的行為。

本書作者是美國格塞爾兒童發展研究所的創始人之一,畢業於耶魯大學,畢生致力於兒童發展、兒童養育實踐研究,教育理念影響了美國兩代年輕父母。

閨女現在4歲半,結合發生在閨女身上的故事,將本書精華分享給寶爸寶媽們。

小姑娘聰明伶俐、乖巧可愛,總體而言,是個懂事、沉靜、有禮貌、會剋制的孩子,但不可否認,她最讓我們頭痛的就是控制情緒的能力很差,時而風平浪靜、樂在其中,時而因為一丟丟小事兒撒潑打滾、哭鬧不止。

總體而言,孩子具有以下特質。

一、創造力豐富、多愁善感

閨女非常熱愛聽故事,看動畫片。從兩三歲到現在,她先後喜歡過《小豬佩奇》《萌雞小隊》《小狗汪汪隊》《超級飛俠》《豬豬俠》等動畫片,對裡面的角色耳熟能詳。著名的兒童繪本《小雞卡梅拉》也是她的最愛。

她不僅看,還自己編。爸爸給她買了成套的汪汪隊玩具,高興的時候,她可以自己玩半天,對著角色人物自己演繹。

當然,這種沉浸式的思考,也讓她愛走神。她經常在吃飯的時候想到動畫片了,自己一個人發呆。幼兒園老師說她做事兒慢,我想這跟她喜歡走神,是有很大關係的。

她平時喜歡跟爸爸、姥爺、爺爺玩,因為男士的表演力強,可以配合她完成角色扮演遊戲。她扮成醫生,或者餵動物的飼養員,享受跟大人的各種角色互動。


老母親不再抓狂:耶魯大學育兒專家《你的4歲孩子》來支招

她的內心敏感善良。

有一次,跟我聊她最愛的汪汪隊。

她問:媽媽,汪汪隊有媽媽嚒?

我想了一下:他們應該沒有媽媽吧,小礫是一隻流浪狗,你還記得嗎?是萊德收留了他。她想了一下,好像還真的是。

半晌,她開始揉眼睛,哭著跟我說:媽媽,汪汪隊為什麼沒有媽媽啊?他們媽媽去了哪兒?

有一個袋鼠媽媽小羊羔繪本,第一次我給她講,就把她講哭了。

袋鼠媽媽沒有孩子,小羊羔沒有媽媽。袋鼠就認了小羊羔,放進自己袋子裡。挺暖心的一個故事。姑娘就因為小羊羔沒有媽媽一直耿耿於懷。

有一天睡前,她自己看到這個繪本。就捂著眼睛默默的哭。 我問她:你為啥哭?她說小羊羔沒有媽媽,我以為我也沒有媽媽了。

老母親不再抓狂:耶魯大學育兒專家《你的4歲孩子》來支招

她問我:人死了以後去哪兒?

我說:去天上,變成星星啊。

好幾個晚上,她都跟我討論,我不想讓姥姥姥爺變成星星……

媽媽,我變成星星的時候,你能陪我一起飛嗎?

一邊想一邊自己哭……

她對待陌生人比較恐懼。當然,這多源於我的安全教育。比如我告訴她,出門玩你要看緊了爸爸媽媽,不能亂跑,不然陌生人把你抓走。

她問:陌生人長什麼樣子啊?

我說:跟好人一樣,沒區別。

從此以後,每到一處,她總喜歡問:媽媽,這裡有陌生人嗎?

每次洗澡,老母親就對她進行安全性教育。

我說:小背心、小褲子蓋住的地方,是你的隱私部位,除了媽媽,誰都不能看、不能碰。哪個人看了、碰了,你要告訴媽媽。

她點點頭。

有一天晚上,小熊尼奧的故事裡,小天鵝去上課,媽媽走後,狐狸老師摸了她,還警告她不許告訴媽媽。小天鵝神色驚慌,回家被媽媽看出來。

媽媽問她怎麼回事兒,她一開始不說。後來媽媽說,不要幫壞人保守秘密。她才告訴媽媽。後來狐狸老師被警察抓走。

閨女聽後不理解,一直在問:媽媽,狐狸老師為什麼摸小天鵝?哪兒會有壞老師呢?

我說因為他是壞蛋,他對別人的隱私部位好奇。你也記住,以後不能幫陌生人保守秘密。她還是揪住問題不放:哪兒會有壞老師呢?

夜深了,她抱住我的胳膊睡著了。我抽出壓麻了的胳膊想去廁所。她驚醒坐起來:媽媽,我害怕。換了姿勢躺下,繼續抱著我的胳膊。

二、知行不合一、情緒不穩定

閨女上幼兒園中班,學校老師給孩子培養了很多好習慣。她並非不懂事。但是經常困擾她的問題是知行不合一、情緒不穩定。

她有比較厲害的起床氣,上幼兒園的早晨,每天都要大鬧一場才會上學。嘴裡哼哼唧唧:你哄哄我吧。我頭暈……

說的次數多了,家長分不清她是真頭暈、還是鬧脾氣的假頭暈。


老母親不再抓狂:耶魯大學育兒專家《你的4歲孩子》來支招

吃飯、睡覺也是她的大難題。

她胃口小,吃飯還慢。脫離了幼兒園管束,每次在家吃飯,總坐不到飯桌前,到處亂串。如果沒有胃口,開飯之際,她必然會哼唧一通才會就範。

如果沒有睏意,睡前她會大鬧一場才入眠。嘴裡咬牙切齒:媽媽,我閉著嘴,我就是睜著眼睛,我最討厭睡覺。

她怕熱,吃飯時候經常會嫌衣服穿多了。免不了再哼唧一通。家人已經深諳之道,每次調侃:又拉警報了。

我問她:你這麼大了,為什麼還總哼唧?像一個小寶寶。

她不說話。我問:要怎麼哄你?她說:拍拍我,給我唱歌。

我說:你能忍住不哼唧嗎?她說:不能。

她知道哼唧是不對的,或者不討人喜歡的,但就是忍不住。

三、秩序敏感期、較真且叛逆

我曾經一度懷疑閨女有潔癖。她的衣服上,因為吃飯撒上一滴飯,因為撒尿多了一滴到褲子,她都會要求立馬換衣服。不換就撒潑打滾的鬧。姥姥每次都是縱容就範。

最誇張的一次,都穿好衣服要去幼兒園。她尿尿,撒了一滴,非要換褲子才罷休。姥姥火上了房,急的滿頭汗。還是妥協了。

我曾經以為是姥姥的縱容,慣壞了她。我說就是不換,看她怎樣。可是,並沒有用。即使不換,得到的依然是她喋喋不休的哭鬧。

有一次學校組織心理專家育兒講座,我把這個問題提出來,專家和顏悅色的說:這個年紀是秩序敏感期,一點水就換,說明小姑娘多在乎自己啊?這是好事兒。

我試著平常心對待,發現隨著時間推移,她換衣服的次數,果然少了。她學我的口氣說:沒關係,晾乾了就行了。


老母親不再抓狂:耶魯大學育兒專家《你的4歲孩子》來支招

幼兒園老師教給他們睡前疊衣服。每次睡前,脫下褲子、襪子,她都會有模有樣的疊好,放在枕頭邊。這些都是秩序敏感期的集中表現吧。

因此,她也表現出一些“守舊”的特性,很多事兒,第一次是怎麼做的,她後面還是希望怎麼做,這種潛意識的影響巨大。

四、好奇與抗拒、膽小與勇敢

閨女是個好奇寶寶,發現什麼都想嘗試。可是她又是一個膽小的姑娘,因此很多行為是有著好奇、抗拒,膽小、勇敢的矛盾體。

她喜歡恐龍,纏著爸爸媽媽講各種恐龍書、恐龍故事。還躍躍欲試的反覆提出要去自然博物館看恐龍,可是當把她帶到博物館的仿真恐龍區,看見張著血盆大口、搖著尾巴的恐龍,她又被嚇哭了,死活不進去。

她爸喜歡給孩子看BBC紀錄片,她也愛看動物吃動物,不過看到血腥場面,她又被感動或者嚇哭,晚上做噩夢也是它。她還跟爸爸嘮叨:都怪你給我看動物吃動物,害我做噩夢。


老母親不再抓狂:耶魯大學育兒專家《你的4歲孩子》來支招

她愛堆沙堡,看見沙子走不動道。可是扣沙堡不是容易的事兒。每次她都不敢嘗試,說:我害怕。堅決不肯邁出第一步。都是讓我給她扣好。我故意失敗幾次,跟她說:你看看媽媽,也不是每次都能成功,你自己試試,扣不好沒有關係。

有一次下雪天,沙子地比較溼潤,她終於肯邁出嘗試的第一步了。

從小洗澡洗頭,沒有給她用過洗髮水浴液。以前是怕化學物質有害。到後來,她自己非常怕殺眼睛,愣是不敢嘗試。每次看繪本,她指著書上的孩子說,你看她,都敢用洗髮水了。她也知道不該害怕,可就是做不到。


老母親不再抓狂:耶魯大學育兒專家《你的4歲孩子》來支招

同樣恐懼的還有補牙、刷牙。第一次補牙,對閨女進行了很久的心理建設,講《鱷魚怕怕 牙醫怕怕》的繪本,還告訴她鑽頭不疼,只是酸酸的發麻。到醫院,小姑娘跟我說:媽媽,我一定會勇敢,我不哭不鬧,我答應你了。搞得我眼窩一熱。結果,閨女還是結結實實鬧了一場,後來我不忍心看,留下爸爸在診室按著她。

第三次補牙,情況就好很多。雖然她一路緊張,到醫院還是怯生生的,但是真正補牙的時候,她並沒有哭鬧。

【刷牙的魔咒】

老母親不再抓狂:耶魯大學育兒專家《你的4歲孩子》來支招


老母親不再抓狂:耶魯大學育兒專家《你的4歲孩子》來支招

如今,刷牙已經不是問題。每晚八點,她會主動跑來,嚷著,媽媽我要刷牙。

對待4歲孩子,家長的策略

一、明智且寬容

關注孩子的成長,同時對於出現的問題,不必過分焦慮。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全書的核心思想就是:放寬心,沒什麼大不了的。幾乎大部分的問題,都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而消失。我們要做的是耐心、更耐心的等待。

而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除了在於我們真心愛孩子,還在於先要建立緊密的親子關係,良性的親子溝通。這是減少生活中矛盾衝突的根本,任何“技巧”都比不上的!

老母親不再抓狂:耶魯大學育兒專家《你的4歲孩子》來支招

二、平常心且淡定

哪怕孩子出現撒謊、罵人等負面行為,都不要急著下結論,更不要以成年人的眼光,用道德觀評判孩子。不要如臨大敵、惶惶不安,這樣的行為是4歲孩子的天性。他們放狠話,是覺得這樣很好玩。

用恰當的方式糾正孩子,試著找出他們這麼做的原因,而不要過分的渲染裡面的道德成分,那會南轅北轍。

老母親不再抓狂:耶魯大學育兒專家《你的4歲孩子》來支招

三、不拔苗助長

不必擔心要做些什麼提高孩子的智商。據研究,孩子的智力水平多半源自遺傳,可以通過遊戲、激勵等幫助孩子成長,但不必功利的提早讓孩子進入小學的學習。那會抹殺他愛學習的天性。

給他圖書,教給他讀書,創造閱讀氛圍,順便可以指出他感興趣的漢字,不必可以認字。研究表明,四歲、五歲、六歲開始學習識字、算數,對後面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

(實話說,這個結論確實讓我也很震撼。)

老母親不再抓狂:耶魯大學育兒專家《你的4歲孩子》來支招

四、享受當下

四歲是一個狂野而美妙的年紀,孩子的語言能力飛漲。也許你被孩子旺盛的經歷和無數個“為什麼”搞得頭大,但是請不要抹殺孩子的專注於熱情,試著享受他誇張的熱情。

因為轉眼到來的五歲,他會變得沉靜。你又會懷疑,這樣是不是太聽話了點呢?

用“冷處理”或“添油加醋”的方式對待孩子的張狂,與孩子分享和創造,快樂的享受文字遊戲,用賦予挑戰性的事物吸引孩子,不吝惜你的讚美,用幽默的語言引導他的行為,因為四歲的他,做什麼都“過度而誇張”。

不必惦記著孩子不那麼招人喜歡的行為,充分享受他在這個年紀的妙趣橫生、活潑好動、以及誇張的熱情。


老母親不再抓狂:耶魯大學育兒專家《你的4歲孩子》來支招

給孩子提供數量合理的書、玩具、創造性的材料,陪伴他一起玩,讓他有愉悅的遊戲、遠足、旅行,舒適的家庭生活,孩子自然而然就會成真,正如他自然而然就會呼吸一樣。

讓我們都放鬆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