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來預測一下,下半年實體店的生意是否有轉機?

湖南伢子老楊


曾經有人說過,2019年是前面5年最差的一年,但是也許會是今後5年最好的一年。


財智成功在2018年就曾預測過房價,三年內多數城市會下降30%左右,5-10年內腰斬。實體店的生意好壞,與房租快速上漲有直接關係,但不限於此,還受網購衝擊,競爭加劇,居民生活成本上漲後線下消費減少等因素影響。


本人所在的城市有一個外貿服裝批發的場所,2018年一個商鋪的租金高達10萬元,最高的甚至要價18萬元。正因為房東獅子大張口,一些本來賺錢的商家也撐不住了,選擇了離開。到了2019年8月份,這裡的租金大幅回落,直接下降到5萬元左右,一年時間直接腰斬。有位朋友今年5月份在這裡花200萬買了一個商鋪,如果晚3個月買,能省至少40萬。


有句話我們都知道,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房價上漲是一個持續了20年的過程,下降會有很大阻力,出於穩定經濟的需要,會採取措施讓房價以10%左右的速度慢點跌。房價可以這樣,房租不行。


房租是真正能夠體現房產價值的,而決定房租的核心就在於租房者的收入水平。房子可以炒,但是房租不能炒,炒的結果就是讓租房者逃離這個區域,甚至逃離這個城市。如果對炒房租的行為不加以限制,這樣的城市是沒有未來的,生活成本也會越來越高,逼迫公司企業提高工資,最終企業也會選擇搬離。


那麼,房租下降了,實體店生意就能好嗎?答案是不會的。


一直以來,房租上漲都要均攤到店鋪所售商品和服務上,實體店的商品往往會高於網購商品。蔬菜水果等每天消費的商品由於保鮮和運輸成本優勢很難替代,但是其他實體店,尤其是線上能夠輕易找到替代品的實體店,生意受衝擊是相當大的。


對於消費者來說,花一半或者一半多點的價格,就能在網上買到差不多的商品,只需要等兩三天就行了,那麼為什麼還要在實體店買?再從服務水平來講,網購現在都有無條件退貨,有質量問題商家也會做好售後,隔一兩個月都行,實體店可以嗎?說可以的人一定沒在實體店退過幾次貨,看看那態度,還經常是隻換不退,換更便宜的商品往往還要加錢。


就在2019年,本人居住的小區內很多商鋪也都換了主人。曾經的社區銀行網點撤掉了,一家賣進口紅酒的店鋪開了沒多久關門了,兩家零售店也關了,一家蛋糕房也關了,兩家牛奶店也關了。總共30多家實體店,關門換人的超過三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一開始只有兩三家店賣蔬菜水果,結果現在一下子冒出來六七家。


一葉落而知秋,危機來臨的時候從來不會主動敲門。如果仔細觀察身邊的店鋪變遷情況,就能有更好的結論。


一方面民營企業經營狀況欠佳,利潤有限,融資成本高,還經常被拖欠貨款,打工者缺乏保障,尤其是工作穩定性欠佳,工資上漲乏力,消費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很多人四十多歲後找不到穩定工作,最終選擇了開店,拿著多年積蓄甚至借的錢租一個店鋪,經驗不足,還要面對激烈競爭,即便盈利也不一定有上班掙的更多。受網購衝擊的實體店不得不轉型,而其他實體店則面臨激烈的競爭,日子只能越來越難過。


市場就這麼大,收入不增長,消費就難以增長。如果只是物價上漲帶動了消費上漲,這樣的上漲是真正的上漲嗎?當越來越多的蔬菜水果店湧現的時候,我們應該意識到,實體店越來越難做了,而這種情況還會持續很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