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中,有个“一东”韵。为什么又有“二冬”韵。古代东、冬韵母有别吗?

老朽61174534


平水韵确实有颇多问题。像东、冬,发音是一样的(古代也应无区别),却分在两个韵部。还有一些字,同一个字,没有多音读法,也重复在不同韵部出现。另一个情况是,自元代而下,平水韵中很多字的读音已经变化读不出区别,造成人们很难理解平水韵的分部原理。所以,明清就有学者把平水韵中后世读音接近的字合为一个韵部,作为写词曲押韵用。近代有人主张写律诗也用词韵法,按平水韵来讲是邻韵通押。毛泽东、鲁迅等大家写诗,邻韵通押已成常态。所以,当今写律诗,特别是搞比赛,用平水韵或词林正韵都应允许。


灰锅23003


《笠翁对韵》是清代的李渔仿照《声律启蒙》写的旨在作诗的韵书,因李渔的号为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

首先讲讲什么是“韵”。诗韵、词韵和曲韵都有所不同,实在是一门很宏大的学问,但对于一个小学生,或者小学生的家长来说,并不需要了解这么多。

通常我们接触得最多的,便是古诗或对联中所说的“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创作作品时,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或者平仄统一,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简言之就是,读得不拗口。

《笠翁对韵》是清朝康熙年间的李渔所著,对于学习诗文声律与对仗的儿童来说,非常有用,因此也非常有名。中国古代韵文有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十分讲究词语的声律与对仗。这是因为汉字都是方块字,不仅字字独立,而且每个字都有自己的字形、读音和字义。所以人们在写诗、作文时,为了让语言更美,很喜欢用汉字来玩“派对”的游戏。久而久之,在诗文创作上便形成了一种规矩,古人叫它“对偶”或“对仗”,俗称“对对子”。古时候,只要小孩子刚刚开始识字,就会有老师来教对对子的种种技巧,目的是为了让他练好写诗作文的基本功。而且书中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天文地理、草木风景、鸟兽鱼虫、节令人事、神话典故、器物珍宝等等。该书固然是写给古代儿童的,但它同样可以帮助今天的孩子增强写作能力,全面提高语文水平。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云叆叇,日曈朦。腊屐对渔蓬。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山对海,华对嵩。四岳对三公。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清暑殿,广寒宫。拾翠对题红。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北牖当风停夏扇,南檐曝日省冬烘。鹤舞楼头,玉笛弄残红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即表韵母的意思,如

一东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

风空穹蒙等都是eng,ong做韵母的。

五 微

贤对圣,是对非。觉奥对参微。鱼书对雁字,草舍对柴扉。鸡晓唱,雉朝飞。红瘦对绿肥。举杯邀月饮,骑马踏花归。黄盖能成赤壁捷,陈平善解白登危。太白书堂,瀑泉垂地三千丈;孔明祀庙,老柏参天四十围。

微非扉飞肥归危围都是以ei,uei做韵母的。

菘戎绒弓躬宫穹融雄熊穷冯风枫疯丰充隆窿空公功工攻蒙濛 朦瞢笼胧栊咙聋珑砻泷蓬篷洪荭红虹鸿丛翁嗡匆葱聪骢通棕烘崆。

【二冬】冬咚彤农侬宗淙锺钟龙茏舂松淞冲容榕蓉溶庸佣慵封胸 凶匈汹雍邕痈浓脓重[重复]从[服从]逢缝峰锋丰蜂烽葑纵[纵横] 踪茸蛩邛筇跫供[供给]蚣喁 。

以上是二韵的《平水韵》韵目。

另外,近体诗(律诗和绝句)是不可以通押的。

词和古体诗(古绝、古风、歌行等)可以通押! 追问:

今体诗可以通韵吧?

我也知道一东的韵有多少!可是就是不知道怎么区分! 追问:

如果不能通押的话……那那个中华新韵《十四韵》写来干嘛的呢?

回答:

1,近体诗的格律要求很严格,是不可以邻韵通押的,即使是长篇排律也是如此。例如:杜甫。

2至于区分,就只有熟悉韵目中的字,

3.,中华新韵《十四韵》是按照普通话的汉语拼音编排的,对于一些保守的人来说,还有争议。

赞成中华新韵的,因为它既解决了入声字的困扰,又合并了很多相似的韵目。

只可惜,很多人还不认同。

我认为对押韵要求不严的古体诗不妨采用。

追问: 首句不能用通韵邻韵押……那其余韵可以么?

回答: 就以近体诗中的律诗为例,如果说可以通融的话,只有第一句韵脚可以用邻韵,其他:二、四、六、八句的韵脚,必须用同一韵目。

追问: 如果用同一韵部的话……那衬韵怎么理解?

回答: 你把诗韵和词韵弄混了吧 。

补充: 衬韵也叫借韵,是指格律诗的首句不压本韵。

而用邻近它韵的现象。

追问: 唉…失误……呵呵!新声韵好还是中华的那个好呢?还是都一样?

追问: 不是说衬韵后就可以押同韵的字的么?

比如第一个字我押边……。

第二个字我押般字……那应该怎么补救?

回答: 你写的什么诗体?

《笠翁对韵》冬韵母区别——

诗韵共有106个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6],所以我们在这一节里只谈平声韵;至于仄声韵,留待下文讲古体诗时再行讨论。

在韵书里,平声分为上平声、下平声。平声字多,所以分为两卷,等于说平声上卷,平声下卷,没有别的意思。

  文化领域创作者云龙





云龙256013933


我们现在看东、冬二字,读音一样,好像没有什么区别,但在古人那个朝代,二者就有略微差异。比如有一个说法是隋唐的东韵字收ung,东就念dung;冬韵字收ong,冬就念dong(这只是一种为了区别二者很粗略的说法)。发音区别小,但确有不同。

唐中叶以后从唐朝人的实际用韵(不包括格律诗)来看,东、冬韵混的越来越多,到唐末一个士大夫叫作李涪的,已经开始指斥:“何须‘东冬’、‘中终’妄别声律!”也就是说一个生活在大约9世纪的晚唐人一样可能分不清“一东和二冬究竟有什么区别”了。



唏嘘记忆


这是《笠翁对韵》中的韵部中的代表字,《笠翁对韵》是根据汉字划分的106个韵部中的平韵编写的。平韵分为上下两部,各15个韵部,其中东、冬、江都是属于平韵上部,是同属一个韵部的代表字,一、二、三为序号,没有特殊意义。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6个韵部(其书今佚),是更早的206韵的《广韵》的一种略本。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绝诗用韵,其韵脚的字必须出自同一韵部,不能出韵、错用。《笠翁对韵》正是根据平韵上下两部的韵部编纂的,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

扩展资料:韵与韵部韵书所谓韵,就是押韵的韵。韵基相同是同韵的基本要求,不同体裁的韵文对押韵要求不同,有的仅要求韵基相同,有的不仅要韵基相同,而且要求声调相同。因此,不同的韵书韵的概念也有不同,如《切韵》系韵书是区别声调的,他的韵,是韵基、声调相同的字。《中原音韵》是不区别声调的,他的韵仅是韵基相同的字。因此辨别古书中“韵”的概念,须视情况而定。韵部是比较晚起的一个概念,在清代古音学出现之前,韵书和音韵学只称“韵”而不称“韵部”。所谓韵与韵部,实际是内涵与外延的关系,汉字之间具有韵基相同的关系,就叫“韵”;具有同韵关系的一组字,就形成一个“韵部”。在清代以前,无论韵还是韵部,都可以叫做“韵”。从清儒开始,一般韵基相同的一组字,就称为“韵部”,而“韵”则专指韵基、声调相同参考资料来源:


子墨爱答题


首先,粗略说,古代注音靠反切,用两个字的音反切被注字的读音,这类似于现化的声母和韵母。清代《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即善于反切。为简便统一,近现代使用国音字母注音,解放后,进一步改用拼音字母,即现在通用的汉语拚音。故古代没有韵母一说。

虽然长期致力于汉语拚音和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和普及,今天对字的读音也还难达人人字字标准,何谈主要靠口口相传的古人?顺便扯一下,古时每个词牌都对应于专属曲调,清中叶尚能传唱继承,由于仅靠口口相传而没有后来的简谱五线谱记录存档,故最终失传消亡了。

中国地广人众,方言千差万别,甚至相隔仅几里路,乡音都会明显有别。故古人先贤,声律哲人,做了大量努力,垂功于几部重量级的韵书。而数千年的字音衍变,实在是既可理解又必然存在,而当时对东韵和冬韵的划分肯定是严格认真、严肃合理的,也就是说,它们古时读音有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