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殺藍玉,是因為藍玉意圖謀反,那麼藍玉到底有沒有謀反?

藍玉是明朝的開國功臣之一,藍玉剛開始從軍的時候,是在常遇春手下效力,那個時候的藍玉,時任管軍鎮撫,藍玉為人仗義,作戰又有勇有謀,在多次征戰中擊敗敵人,幾乎是屢戰屢勝。

藍玉在戰場上的表現,常遇春都看在眼裡,藍玉又比較有能力,常遇春為此多次在朱元璋面前誇獎他,朱元璋看常遇春的面子上,再加上藍玉也還有點能力,於是便提拔藍玉為大都督府僉事。

受到提拔的藍玉,從此更加的賣命,在朱元璋二次北征沙漠,藍玉當時是徐達的中路軍,在這場戰爭中,藍玉作為先鋒官,表現出了自己在戰場上的天賦,一路大破敵軍。

朱元璋殺藍玉,是因為藍玉意圖謀反,那麼藍玉到底有沒有謀反?

這一戰過後,朱元璋開始重用藍玉,藍玉也沒有辜負朱元璋的重用,洪武七年(1374年),藍玉親自帶兵攻打興和,最終大勝而歸,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命藍玉跟沐英兩人率領大軍鎮壓西藩叛亂。

一年之後,也就是洪武十二年(1379年),藍玉大勝而歸,朱元璋大喜,將其封為世襲永昌侯,俸祿二千五百石,此後的藍玉彷彿是開了掛。

洪武十四年(1381年)到洪武二十年(1387年),在這短短六年內,率領大軍南征的藍玉,先是絞殺盤踞在雲南的殘元勢力,後在曲靖擒獲平章達裡麻,隨後藍玉跟隨大將軍馮勝,北征元太尉納哈出,藍玉率軍在慶州殺平章果來,後乘勝追擊,生擒納哈出,逼迫納哈出歸順明朝。

朱元璋殺藍玉,是因為藍玉意圖謀反,那麼藍玉到底有沒有謀反?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藍玉率領十五萬大軍向北征討,大軍所過之處,殘元餘孽聞風喪膽,後藍玉在捕魚兒海擊潰殘元餘孽主力,俘獲人數多達數萬人,俘獲牛羊十五萬頭,藍玉班師回朝時,朱元璋下旨封他為梁國公。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位高權重的藍玉突然在一夜之間失勢了,是因為朱元璋以謀反罪名,下令逮捕藍玉,在短短八十天後,藍玉被判處剝皮實草,滅三族,藍玉之死也被稱為藍玉案,其中藍玉案牽連一萬五千多人被殺,其中大部分都是開國功臣。

朱元璋殺藍玉,是因為藍玉意圖謀反,那麼藍玉到底有沒有謀反?

朱元璋殺藍玉,是因為藍玉意圖謀反,那麼藍玉到底有沒有謀反?

朱元璋誅殺藍玉後,將藍玉案的前因後果和藍玉謀反的證據,一同編進一本叫做《逆臣錄》的書籍,這本《逆臣錄》裡面記載的都是有關藍玉案相關人員的供詞。今天筆者就根據《逆臣錄》的內容來分析一下,藍玉有沒有謀反。

​這本《逆臣錄》有一個很明顯的疑點,一是藍玉案牽連一萬五千多人,這些人最終都被處死,但從定罪藍玉,再到處死藍玉,公告天下,發佈一本關於藍玉案的《逆臣錄》,這些舉動都在短短八十天內完成。

這一點令人起疑,自古以來謀反都是重罪,像謀反這種重罪,不管涉及何人何事,都會一一查明,以防出現遺漏,而且古代審訊手段較為落後,存在屈打成招的事實,因此古代普通犯人被判處死刑,都需要當地官府多次確認,以防殺錯人。

朱元璋殺藍玉,是因為藍玉意圖謀反,那麼藍玉到底有沒有謀反?

更別提是藍玉這樣位高權重的國公爺,怎麼可能那麼草率就定罪和結案,要知道這可是謀反大罪,還是牽連一萬多條人命的大案,放在任何一個朝代,都要反覆查明是否存在謀反事實,還是別誣告。

另外在《逆臣錄》中,所以關於證實藍玉是否謀反的事實,全部都是別人的口供,沒有藍玉自己的口供,同時也沒有物證證明藍玉謀反,全部都是別人的口供,供述藍玉謀反。

“藍玉反,獄上,集群臣廷議。玉強辨,輾轉攀染不肯服。詹徽叱玉吐實,無徒株連。玉大呼日:徽即臣黨。遂並執徽。”—— 鄭曉《異姓諸侯傳》

從以上這段話,就可以看出當時的藍玉並沒有招供,藍玉都沒有招供,朱元璋就直接以謀反處死藍玉,而且通過別人的口供,沒有一點物證,就隨意處死一位開國功臣,這種行為太草率了,朱元璋這種行為給人的目的,就是為了掩蓋事實的真相。

朱元璋殺藍玉,是因為藍玉意圖謀反,那麼藍玉到底有沒有謀反?

再則按《逆臣錄》記載:一名王銘,和州烏江鎮人,任右府僉都督。狀招:洪武二十六年正月內,失記的日,因見涼國公徵進回來,行事多有權勢,不合要得交結,卻與許都督並水軍左衛指揮張茂等官前去藍玉府內拜見。飲間,就行喝退左右伴當,對銘言說: ‘我有句話和你每商量。比先只為胡黨廢了好幾個公侯,恁都知道的。如今靖寧侯熬到公侯地位,也為胡黨全家廢了。生怕他招內有我名字,不如趁早下手做一場,全望你每眾人都來輔助,未知恁心下如何?’是銘不合回說:“看了這等光景,不獨大人憂慮,小人每心上哪個不憂。大人既要下手時,小人每都願出力,盡向前,與大人做成事業。”

這段話看起來合情合理,但其實這段話也存在問題,我們再看一下另一份供詞,62歲的前軍都督楊春口供:

逆臣錄記載:“洪武二十一年,有藍玉北征,著人寄信與春:‘你在府辦事, 早晚艱難。你又是胡黨,久後有人招出來,一家兒都是罷了。你不如尋個緣故去奏,則說你年老管不得事,好歹叫你在外領軍,就和你們合做一件大事。”

這兩份供詞都存在一個問題,謀反時間不對,王銘的口供說:“洪武二十六年正月,藍玉打算謀反”,楊春的口供說:“洪武二十一年,藍玉打算謀反”,從時間上來看,兩份供詞的時間相隔五年,既然五年前,藍玉想要謀反了,朱元璋為什麼不趕緊逮捕藍玉,要等到五年後才抓。

另外洪武二十一年,藍玉率領15萬兵馬北上征戰,既然楊春是內應,也收到藍玉意圖謀反的信件,也第一時間報告給自己的上司,藍玉都想要謀反了,為什麼朝廷還要讓他率軍北上征戰,難道不擔心藍玉投敵嗎,這兩份供詞連自圓其說都做不到,口供太假了。

從以上的一些漏洞百出的證據來看,藍玉根本就不存在謀反的事實,也沒有謀反,朱元璋殺藍玉的真正原因也絕對不是因為謀反。

參考文獻:《逆臣錄》《異姓諸侯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