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只有4个市辖区,问题出在哪里

因为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1949年,如今的省会合肥仅有人口6.9万人,而华东另外两个省会:南京有114.24万人,杭州也有52.86万人。与人口相对应的是辖区数量,南京有11个辖区,杭州有8个,而合肥只有4个。我们仔细留心一下就会发现,辖区数量基本上和当时的人口成正比,而且,更重要的是,和这些城市现在的辖区数量比较一下,发现基本上变动不大。

如果不考虑撤县设区这种情况,为了满足中央精简机构和人员的要求,各个城市总体上是在精简辖区数量的。如南京就在2013年撤销了白下区和下关区,通过撤县设区,把溧水和高淳两个县变成了区,才勉强维持了建国时的11个市辖区;杭州则一路撤销杭县、萧山市、余杭市、富阳市,辖区数量由建国时的8个上升到9个。

合肥从建国以来,都未能撤县设区,虽然城市规模和人口都快速增加,但4个辖区的框架从建国时就不曾改变,从建国时的中市区、西市区、东市区、郊区,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庐阳区、蜀山区、瑶海区、包河区。

因为市县两方博弈

撤县设区实质上是市政府统筹辖县财政和规划,伴随着权力从县向市的转移。因此,撤县设区必然是充满着博弈的,合肥前任市委书记吴存荣曾说:一旦撤县设区,政府权限将受到极大制约,不利于地方自主发展。

实际上,往往是经济发达的县域不愿意撤县设区,因为他们的财政状况比市里的区还好,一旦财政统筹甚至可能造成工作人员待遇下降;而经济落后的县则寄希望于撤县设区后的财政统筹,让他们的财政能够达到市里的平均水平。

市里也有自己的小算盘,穷县撤县设区,会让全县的社保、医疗保险、基础设施建设向城区靠拢,可能会成为吞噬市区本就紧张财力的无底洞。因此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奇葩的现象——昆明东川申报撤区设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