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最神秘的青铜器,从外形到铭文,处处都是谜

周代最神秘的青铜器,从外形到铭文,处处都是谜

在洛阳博物馆之中,有许多重要文物堪称罕见的珍稀品。比如说乳钉纹青铜爵,被认为是夏代遗物,有"天下第一爵"的美誉,又比如说方格纹铜鼎,虽然名气没有后母戊鼎那么大,却是我国最早的青铜鼎,被称为“华夏第一鼎”。其实,它的馆藏精品中,还有一件神秘的西周叔牝方彝。

这件重要文物的经历非常传奇,迄今为止还存在说不清道不明的疑团。在1947年时,洛阳市郊小李村西南处一处古墓被盗。因为当时正处于特殊年代,盗墓贼很快就将陪葬品洗劫一空。根据知情人的反馈信息和后来的遗址勘测,墓主人的身份地位应该非常尊贵。

周代最神秘的青铜器,从外形到铭文,处处都是谜

这是因为,当地老人回忆,当时就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兵器和车马器零件,在墓室中,还有20余件成套的青铜礼器,其中包括六件圆鼎、二件方鼎、四件方座簋、一件方彝、二件尊、一件盘、一件觯和三件甬钟。多年后,考古专家还在古墓的东北3米处,发现了一座规模不小的葬马坑。

可惜的是,在那个时代,文物保护工作很难到位,这座古墓大部分的文物,都被卖给国外古董商,散轶到世界各地了。这件西周叔牝方彝是万幸之中,在1960年洛阳市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它刚一面世,就惊艳了世界。

周代最神秘的青铜器,从外形到铭文,处处都是谜

这件文物器型巨大,高为32.6厘米,口阔为23.5厘米,宽为19厘米。所谓彝,是指古代的一种酒器。方彝是宋朝人根据方形彝器的特点,提出来的称呼,一直延续到今天。

它的外形很大,看上去就像古代祭祀的宗庙,彝盖如同陡坡一般,像是宫殿大屋顶。器物全身遍布四层半浮雕花纹,均以细密云雷纹为地章,饕餮纹蜿蜒分布在器腹和器盖之上。最奇特的是,它的边角和每面正中都有突出的扉棱,如同暴起的龙脊一样。这种装饰让器物充满了立体感,刀劈斧凿之间,又增加了锐不可当的威严。

周代最神秘的青铜器,从外形到铭文,处处都是谜

根据小李村古墓的形制,它应该是西周时期的产物。然而,更有力的证据出现在这件器盖及腹内之上。这两处地方都有3行12字铭文,清楚地写着:

叔牝赐贝于王姒用作宝尊彝。

文物虽然不会说话,但文物本身的价值是行家们一看就懂。它被送给文史大师郭沫若先生鉴赏,立即被认为是国宝级文物。而且,郭老还根据器型和铭文内容,断定“当是武王或成王时器”。

周代最神秘的青铜器,从外形到铭文,处处都是谜

郭沫若为什么这么肯定呢,因为他认为西周成康昭穆之世和商代,是青铜器的成熟期和鼎盛期,文物特点“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很明显,西周叔牝方彝完全符合这个特征。

更为关键的是,铭文中出现了两个人名,均是有据可查的。一个是叔牝,根据《史记》记载:“武王克殷纣,平天下,封功臣昆弟……封叔武成……”,郭沫若认为,铭文中的叔牝就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和周公之弟成叔武。

周代最神秘的青铜器,从外形到铭文,处处都是谜

另一个人名是“王姒”,这是姒姓女子嫁给周王之后的称谓。根据《史记》的资料的记载,目前发现姒姓女子为周王妃的,仅有两个人。一位是著名的褒姒,周幽王妃子,后来成为王后。另一位就是周文王之妃太姒。

虽然史书没有明确提及,我们完全可以将两人建立联系,并且解释铭文内容。原来,太姒就是成叔武的母妃,用她的赏赐贝币,成叔武制作了这件方彝。也就是说,那座古墓的主人,应该就是成叔武,即叔牝。这在后来探究的文物情报中,也得到了部分证实。流散国外的一件铜方座簋的铭文为“叔牝作尊彝”,另一件方尊铭文内容甚至与叔牝方彝完全相同。

周代最神秘的青铜器,从外形到铭文,处处都是谜

这件文物极为珍贵,对研究周初的政治、经济和生产力水平是难得的实物资料。然而,它还有许多谜团未曾解开。比如它为什么能躲过灾难,留在国内?纹饰到底向我们表达了什么意思?它的主人叔牝封地在成,怎么又会埋在洛阳呢?这些问题在史学界也还存在争议,也许谜团要等到更多的史料发现才能解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