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最小的哺乳动物,每天携带石头砸海胆,努力拯救地球

海獭,给人们最多的印象就是:卖萌、卖萌、卖萌,它们的萌照在网络上广为传播,经常看到它们用手捂住自己的眼睛,或者双手揉自己的脸蛋。会仰泳、会捂脸、会牵手、会抱娃……如果卖萌是一种罪的话,那海獭就是罪不可赦了。

海洋最小的哺乳动物,每天携带石头砸海胆,努力拯救地球

海洋最小的哺乳动物,每天携带石头砸海胆,努力拯救地球

海獭,最小的海洋哺乳类动物,体长130-150厘米,体重30-50千克,会游泳但不常游泳,一般靠仰泳。由于长期生活在海洋中,并且常常会潜入海里觅食,海獭身上披着一层保暖性能非常好的皮毛,每平方厘米皮肤达12.5万根毛发,毛发量世界第一。

ps:很多人分不清海獭和水獭,都是网红表情包。但可以从名字看,海獭是住在海边的,而水獭则住在(淡)水边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海獭睡觉时要一起牵着手,这样就不会和同伴被冲散了,暖!

海洋最小的哺乳动物,每天携带石头砸海胆,努力拯救地球

海獭在网上最经典的照片就是捂眼睛或者揉脸了,其实海獭全靠身上的皮毛起保护作用,如果皮毛脏了或者乱了,海水就会直接浸透皮肤,把身体的热量散失掉,因而会被冻死,因此整理皮毛能帮助它们保持自己皮毛的防水性,也有助于阻隔寒冷。

比起一般的吃货,海獭也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也是地球上食量最大的动物之一,通常一天要能够进食相当体重三分之一的海鲜。海獭还有一个标志性行为——抱石头砸贝壳。碰到像海胆之类的外壳坚硬的海鲜,会找一块石头,拿自己的肚子当砧板,将海胆的外壳敲碎。吃完后海獭甚至会将石头收好,下次继续用。

海洋最小的哺乳动物,每天携带石头砸海胆,努力拯救地球

海洋最小的哺乳动物,每天携带石头砸海胆,努力拯救地球

海獭每天出门都会随身带石头,除了砸海胆贝壳,海獭还会收集各种各样的石头来筑巢,并且会仔细地用石头来建筑自己家园的第一条防线,防止自己的巢穴被海浪冲毁。不过这个建筑技术可以找河狸学习学习。

虽然海獭在我们眼中是欢乐的表情包,但其曾经也有个悲伤的历史。十八世纪以前,海獭数量大约有30万只,但1741年俄国探险家带着近一千张毛皮回到西伯利亚后,此后成千上万的海獭变成一种“软金”流通欧美贵族上层社会。到20世纪初,海獭数量支撑不起这个庞大的皮毛产业了。1911年,欧美国家签订毛皮动物保护公约,停止海獭捕猎。至此持续上百年的猎杀才结束,而海獭的数量已不到1000只。

海洋最小的哺乳动物,每天携带石头砸海胆,努力拯救地球

海洋最小的哺乳动物,每天携带石头砸海胆,努力拯救地球

不过海獭并没有记恨,反而正努力拯救世界。它们每天躺在海面上砸海胆、砸海螺,而海胆会吞食能够吸收温室气体的海藻,影响海藻林的生长。科学家研究发现:海獭砸掉海胆后,海藻林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是海胆存在时的12倍,它们正为阻止全球变暖出力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