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門若干三國曆史地名述考

荊門若干三國曆史地名述考

摘要:漢末三國時期,曹孫劉三家曾在荊州展開反覆爭奪,荊門既是往來要地又是戰場,至今仍存留有許多傳說、遺物、遺蹟,以及許多古地名、紀念場所。荊門地區三國曆史地名不少,其三國曆史地名、文化遺存大部分集中於鍾祥、京山等地,其中掇刀區、樠木山、馬跑泉、關王巔等皆與關羽有關,有些是民間附會,有些出現史家失考的情況,而曹武市則因史志記載不一出現爭議。這些現象與明清以來愈演愈烈的關公崇拜密切相關,湖北關公文化是全國性關公崇拜的源頭活水。

關鍵詞:荊門;三國地名;關羽

作者介紹:李亮宇, 武漢商學院通識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員, 湖北武漢, 430056。

荊門位於湖北省荊州和襄陽之間,素有“荊楚門戶”之稱,古代荊門雄關險道甚多,軍事戰略價值不言自明。荊門地區楚文化遺存與三國文化遺存常有重疊,說明在很長曆史時期(春秋—秦漢),荊門實屬荊襄核心區。本文追根溯源其中幾處爭議地名,以就教於方家。

一、掇刀區

在今荊門市區東南部,有掇刀區,因掇刀石而得名。相傳關羽曾掇刀於石縫中,後人便稱該石為掇刀石。考之文獻,自明代方有記載,清代方誌承其說。《寰宇通志》卷59《安陸州·井泉》“馬跑泉”條:“傍有卓刀石尚存。”《大明一統志》襲之。康熙《湖廣通志》卷5《山川·安陸府·掇刀石》:“在荊門州南二十里,相傳蜀漢關羽往來荊湘(應為‘襄’訛),屯兵於此。溉田甚溥,掇刀於石,痕跡儼然。”乾隆《荊門州志》卷33《古蹟·掇刀石》:“州南二十里,在虎牙關南,黃巔鋪北,周圍數十里,地面高敞,關夫子往來荊襄,常屯兵於此。帳前有石巑岏(在此為聳立之意),碧色,嘗豎青龍刀於石罅中,今以手摩之輒動,然千夫之力不能舉也。故名掇刀石。迨後修夫子祠,覆刀於內祠。外有馬跑泉遺蹟存焉。明孔克學題詩云:‘赤兔生花汗血毛,戰餘松下解徵袍。將軍一笑風雲散,曾借巉巖寄寶刀。’歷來香火最盛,後毀。”該石明顯是明人附會之言,州志極言其石雄偉大沉,是為鼓吹關公神武。

二、樠木山

樠木山又稱作武陵山、青泥山、青泥池,在鍾祥市東一里。楚武王卒於此,後傳關羽與樂進在此地對峙。或曰關羽、樂進相持處是在襄陽青泥河。

多部史志都稱樠木山為關羽、樂進相持之處。如《太平寰宇記》卷144《郢州·長壽縣·武陵山》:“《郡國志》雲:《左傳》謂楚武王卒於樠木之下,即此山也。又名武陵青泥池,即《三國志》樂進與關公相拒之所。亦曰樠木山,在縣東一里。”據史記載楚武王卒於公元前690年伐隨途中。《輿地紀勝》卷84《京西南路·郢州·景物上·青泥池》:“《寰宇記》雲即木樠山,又名武陵青泥池。即《三國志》樂進與關羽青泥山相拒之所。亦曰樠木山,在長壽縣。”《寰宇通志》卷59《安陸州·池館·青泥池》:“在樠木山,《三國志》樂進與關羽相拒青泥山,即此。”乾隆《鍾祥縣志》卷1《山川·樠木山》:“縣治東一里,樠木交讓樹也,南北枝迭為榮悴,昔年山產此木,故名,又曰武陵山。楚武王伐隨返而卒於其下。三國時,關壯繆與魏將樂進相拒青泥山即此。”嘉慶《湖北通志》卷8《襄陽府·山川·清泥河》:“在縣西北,東流入漢。樂進在清泥與關某相據。”可見,自北宋至清代官方文獻記載比較一致。

《讀史方輿紀要》卷77《湖廣三·承天府·鍾祥縣·樠木山》:“在府治東一里,一名武陵。《春秋》莊(公)四年‘楚武王卒於樠木之下’,即此。上有青泥池,一名青泥山。《三國志》:‘樂進與關羽相距青泥山。’祝穆曰:‘即此山也。’考《樂進傳》進與關羽相距於襄陽府,或是襄陽之青泥河。”樂進與關羽在襄陽有一戰,《三國志·樂進傳》記曰:“後從平荊州,留屯襄陽,擊關羽、蘇非等,皆走之。”可知此戰發生於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戰之後,曹操北歸,留曹仁守江陵,樂進守襄陽。陳壽並未記載戰鬥地點是在襄陽青泥河。又據《三國志·先主傳》記載,劉備入川后,曹操將再次南征,孫權向劉備求援,於是劉備派遣使者向劉璋說明形勢,曰:“曹公徵吳,吳憂危急。孫氏與孤本為唇齒,又樂進在青泥與關羽相拒,今不往救羽,進必大克。”這是《三國志》中明確提到關羽和樂進相持於青泥的記錄,而時間則是建安十七年(212年)。再結合《三國志·武帝紀》記載曹操徵孫權是在建安十七年(212年)冬十月,十八年春進軍濡須口,攻破孫權江西營,未能取得更大戰果,遂還。可見,顧祖禹將赤壁之戰後的襄陽戰鬥與四年後發生的青泥之戰相混淆,由此認為青泥可能是襄陽之青泥河出現訛誤。

據以上所論,鍾祥樠木山為楚武王卒處,也是樂進與關羽相拒之所。顧祖禹疑襄陽青泥河是樂進與關羽對峙處,是他將兩次襄陽戰鬥混為一團的緣故,在時間上失考,因此產生了地點的錯位認識。

三、馬跑泉

又名虎跑泉,在京山縣,傳說關羽駐軍於此,山無水,馬刨地得泉,故名馬跑泉;又有傳言乃虎嘯驚馬跑,亦稱虎跑泉。

《輿地紀勝》卷84《京西南路·郢州·景物上》“虎跑泉”條:“在京山,舊傳關羽駐兵於此,山高無泉,士卒渴甚,夜有虎咆哮而石間泉湧。”據文獻記載,兩宋時湖北地區仍較荒涼,地廣人稀,江漢地區虎患猖獗。北宋英宗治平年間(1064—1067年),江陵府(今江陵縣)有老虎出現於集市,民眾大駭。又荊州發生“時虎傷人”,知州楊叔寶“就虎穴磨巨崖大刻《戒虎文》”,然此舉顯然收效甚微,不久“磨崖碑下大蟲咬殺打碑匠二人。”安陸一樣為虎害,鄭獬曰:“故多虎,或躍而入郭,里民設井以逐之。”南宋紹興初,“虛落尤蕭條,虎、狼肆暴,雖軍行結隊伍,亦為所虐。”洪邁《夷堅志》記載曾有母虎在荊、郢一帶路上衝散數百人的馬隊,銜走兩名軍樂隊成員的事情。自鄂州(今武漢)到襄陽途中,“最荒寂,多猛虎。”

因此,王象之記載宋時京山有虎咆哮乃可能,而虎嘯與泉湧恐無甚關聯。

《寰宇通志》卷59《安陸州·井泉》“馬跑泉”條:“在京山縣治北十里,漢關羽駐兵於此,其山無水,士卒渴甚,夜有虎咆哮,馬驚跑地因而得泉。至今民資灌溉之利,傍有卓刀石尚存。”《大明一統志》幾因襲之。明人修正使其說稍合理耳。康熙《湖廣通志》卷5《山川·安陸府·馬跑泉》:“在荊門州磨刀石旁,關公馬跑泉出。”《讀史方輿紀要》卷77《湖廣三·承天府·京山縣》“張良山”條下:“山陰有馬跑泉,相傳關壯繆駐兵處。山無水,士卒患渴,馬跑地而得泉,至今民資灌溉之利。”顧氏定其方位在京山縣張良山陰。光緒《京山縣誌》卷1《水》:“又會三女橋水,水出縣西北十里馬跑泉。《富水郡志》曰虎跑泉,相傳關將軍於此駐兵,乏水,士卒渴甚,夜有虎咆哮馬驚跑地因得泉。”可見馬跑泉水勢頗大,利灌溉之言不虛。經考查,關羽馬刨地得泉的故事是在流傳中得到發展完善,乃民間傳說;言百姓得灌溉之利,反映了將關羽作為農業保護神的意味,明代的關羽已經是“士農工商四民同拜”。

四、關王巔

在京山縣北,傳言有關羽故城壘,又稱羅漢巔。《輿地紀勝》卷84《京西南路·郢州·古蹟·關王巔》:“在京山縣北,上平如掌,有毬場及故城壘。”《寰宇通志》卷之55《安陸州·山川·關王巔》:“在京山縣治北,上平如掌,有毬場及故城壘尚存。”《大明一統志》卷66《安陸州·山川·關王巔》:“在京山縣治北,上平如掌,有毬場及故城壘。”康熙《湖廣通志》卷5《山川·安陸府·關王巔》:“在京山縣北百里,上平如掌,有毬場及故城壘。”《讀史方輿紀要》卷77《湖廣三·承天府·京山縣·關王巔》:“縣北百里。上平如掌,有毬場及故城壘。”光緒《京山縣誌》卷22《古蹟·關王巔》:“一名羅漢巔,在縣北(《通志》:縣北一百里)。上平如掌,有毬場及故城壘(《明一統志》)。今有關聖廟(舊志)。”清代其上出現關帝廟。彼時,關帝廟在全國遍地開花矣,全國關廟有30餘萬座,僅北京一地關廟就有116座。關王巔,據文中史志,可明顯看出皆承襲王象之記載的痕跡,又關羽早被佛教封為伽藍護法,因此關王巔得名羅漢巔可能與之有關聯。

五、曹武市

即今京山縣東南曹武鎮,傳曹操伐孫權經此,屯兵演武,因之得名。

《輿地紀勝》卷84《京西南路·郢州·古蹟·曹武市》:“在京山縣東四十五里,舊傳魏武帝從孫吳過此。”當為“徵孫吳”。

《寰宇通志》卷59《安陸州·古蹟·曹武市》:“在京山縣東四十五里,魏武帝曹操徵孫吳過此,因名。”《大明一統志》因之。王象之曰“傳”,即民間傳說,而明人竟坐實之。康熙《湖廣通志》卷26《古蹟·安陸府·曹武市》:“在京山縣東四十五里,魏武帝曹操徵孫吳過此,因名。”亦襲明志。

《讀史方輿紀要》卷77《湖廣三·承天府·京山縣·曹武市》:“縣東四十五里。曹操侵孫吳時過此。又縣北五十里有武臺,枕山臨水,相傳亦操屯兵處。”顯然顧祖禹認為曹操曾經過京山,顧氏又言有曹操屯兵武臺,以傳說證傳說。

然據康熙《京山縣誌》卷9《古蹟志·曹武市》:“見《富水郡志》:在縣東四十五里。舊傳魏武徵孫權過此,故名。今居民散處,無三家之市,據孟德始山襄陽,破荊州,即治水軍泝流而下至赤壁,為周公瑾所敗,引軍從華容道步走,復由南郡北還,其後屢出與吳人爭皆在合肥濡須間,不聞其經此,定俗繆耳。”考赤壁之戰曹軍行軍路線為:自襄陽追劉備至當陽,再克江陵,至巴丘(今湖南嶽陽),在赤壁發生激戰,操敗走監利華容道,退保江陵,後北還。沿長江而行,並沒有經過京山境。此論為確。

除以上之外,荊門還有諸多關羽的遺蹟和傳說,見於方誌的有刷馬灘(涮馬灘),《大明一統志》卷55《安陸州·山川·刷馬灘》:“在漢江南一十五里,舊傳關羽嘗刷馬於此,故名。”卓刀石,康熙《京山縣誌》卷9《古蹟志·卓刀石》:“在縣西南九十里,俗謂關聖過此,卓刀於石,遺蹟尚存。”撒石山,乾隆《荊門直隸州志》卷6《山川·撒石山》:“在州東南六十里,仁惠寺東。世傳關夫子於此撒石戒兵,故名。”洗馬潭,又卷33《古蹟·洗馬潭》:“在州南門外,相傳關夫子洗馬於此。”秣馬山,同治《當陽縣誌》卷2《方輿志下·山川·山·秣馬山》:“近萬城,相傳關帝督荊州時秣馬處。其下有軍器窖,犯之即雷電作雲。傳說故事還有關坡、響嶺崗、望兵石、上馬墩、飲馬槽等。數量眾多的關公遺蹟故事,從側面證明關公常年在此行軍作戰。劉備在當陽長坂大敗,關羽水軍在漢津渡口接應,得以脫險;赤壁戰後,曹操留曹仁守江陵,“劉備與周瑜圍曹仁於江陵,遣關羽絕北道”。關羽的任務是截斷曹軍後方的聯絡和支持,“北道”即著名的荊襄古道,為古代南北交通要道,荊門正處古道中心。

結語

“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諸葛亮將漢末湖北特殊的軍事地理價值分析得全面深入。荊門,“荊州西南之要地也”,“環列重山,縈繞大澤,西控巴峽,扼其咽喉;東連鄢、郢,為之襟帶,信荊楚之門戶,實襄、漢之藩垣”,荊門北接襄陽、隨州,南靠荊州、潛江、天門,西控宜昌,東臨孝感,位處湖北地區中心,漢水縱貫其南北。襄陽是曹操集團與劉備集團交鋒的前沿陣地,而荊州一帶(包括宜昌三峽)又是曹孫劉三家覬覦的要地,特別是孫劉兩家曾在此反覆爭奪。荊門處於核心之地,自是三國曆史人物活躍的重要舞臺。此外,成書於元末明初的《三國志通俗演義》在明代開始逐漸流行開來,影響廣泛。因此,自明清以降,該地域三國故事越來越多,附會的地名和遺存亦然。

明清兩代,關公崇拜達到頂峰。明萬曆十年(1582年),關羽被封諡為“協天大帝”;萬曆十八年(1590年)又封其為“協天護國忠義帝”;萬曆二十三年(1594年),關羽的爵位得到晉升為帝,賜廟“英烈”;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再加封關羽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清初,關公即沿襲明代封號,仍被尊為帝。順治九年(1652年),特敕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帝親書“義炳乾坤”匾額,並撥款千兩黃金重修關廟。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以壯繆侯諡未孚(符)定論,更命“神勇”,加封“忠義神武靈祐關聖大帝”;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又易諡“神勇侯”為“忠義侯”。

漢末荊州地區(當然也包括今日的荊門地區)是關公長年生活戰鬥的地方,關羽於建安六年(201年)追隨劉備投奔劉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被東吳擒殺於臨沮(今宜昌遠安),前後在此近二十年之久,荊州是關羽一生中生活時間最長的地方。據粗略統計,湖北關公地名、遺蹟不下數百處。據《三國志·陸遜傳》,呂蒙曾這樣評價關羽,“羽素勇猛,既難為敵,且已據荊州,恩信大行,兼始有功,膽勢益盛,未易圖也。”東吳將領認為關羽在荊州大施恩義信用,力量不斷壯大,顯然得到當地士民大力支持和擁護。關羽死後,對他進行祭祀,把關羽推上神壇也是始自荊州。荊楚大地,歷來“信巫鬼,重淫祀”,荊州民間對關羽鬼神的崇拜當即自發產生,至早可能在“侯景之亂”之際傳入中國北方。因此,關公文化勃興於湖北,湖北是關公信仰的發源地和核心區。

來源:《社會科學動態》2019第5期

終校:洪珊

審訂:李露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