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的取经计划,为什么整整推迟了五百年?其实是在等一个时机


如来的取经计划,为什么整整推迟了五百年?其实是在等一个时机

文||小胖

俗话说好饭不怕晚,好事不怕等,越是能够成就大事业的人,就越是能够耐得住性子。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十年磨一剑”的说法。但是这个时间概念,只是对于凡人而言,对于《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而言,十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还不够塞牙缝的呢!因为他这一把剑,整整磨了500年,没错,说的就是取经计划。

为什么说取经计划,整整推迟了500年呢?此事还要从如来佛祖出面,降服孙悟空开始说起。

推迟500年的取经计划


如来的取经计划,为什么整整推迟了五百年?其实是在等一个时机

如来降服孙悟空

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曾经分析过。如来佛祖一只手压住孙悟空,结束大闹天宫的闹剧,其实都是玉皇大帝,故意给了他这一次一战成名的机会。

也就是说从那个时候开始,玉皇大帝与佛教的合作,就已经正式展开了。但是他们合作的方式,就是通过取经计划来弘扬佛教,从而制衡在三界一手遮天的道教。

那么按理说,既然如来佛祖已经通过降服孙悟空扬名立万,就意味着前期的铺垫已经做好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应该是趁热打铁,把取经计划落到实处,快速达到他们彼此共赢的目的。

可是呢,在开完安天大会之后,佛祖和玉帝的合作似乎突然变得冷场了。一个高坐灵山,念经讲佛,一个端坐九天,俯视众生。两个人似乎都把合作的事情,忘到了九霄云外,真可谓是“洞中岁月容易过,不觉世上已千年”,不知不觉就这样过了500年。


如来的取经计划,为什么整整推迟了五百年?其实是在等一个时机

观音图片

直到过了500年之后,如来佛祖才突然如梦方醒,宣布取经计划正式开始。派出手下得力干将观音菩萨,去寻找取经人,同时还向玉帝求取支持,要来了六丁六甲,四值功曹等一众神仙。从而也就拉开了《西游记》全书的主线——唐僧取经。

可是如来佛祖,为什么要干等500年呢?要知道如果取经计划早一天开始,就代表着佛法能够早日传播,佛教也就可以尽快兴盛。但如来佛祖的表现,却为何一点都不着急,在这段时间里,他到底在等什么呢?

其实根据《西游记》原著中的情节来进行分析,能够让如来佛祖甘心等待的原因,一共可以分为三点。而这三点原因,又分别涉及到了三股势力:天庭,人间,以及佛教自身。

天庭:玉皇大帝需要整合权力


如来的取经计划,为什么整整推迟了五百年?其实是在等一个时机

玉皇大帝

因为上文也提到过,玉皇大帝之所以支持佛祖的取经计划,主要就是想通过这件事情,来压制道教,达到某种平衡。因为在佛教兴起之前,《西游记》的世界,可以说是道教的主场。

尤其是在玉皇大帝的天庭里,90%以上的神仙,都是道教的人物。在这些人中,不乏太上老君等道教高级领导的心腹,比如哪吒,二郎神,还有九天道魔祖师等等,这些人都是道教三清一脉,一手栽培出来的高手。而且这些人,不是在天庭担任着比较重要的职务,就是手中握着一定的兵权,甚至还有自己的地盘。

所以说,从某些程度上来看,玉皇大帝虽然贵为三界之主,高坐凌霄宝殿的龙椅之上。但实际上,他的权力是比较分散的,绝大多数实权,都掌握在,但我觉的那些神仙手里,甚至来说,只要道教那些神仙愿意,他们完全有能力架空玉帝。


如来的取经计划,为什么整整推迟了五百年?其实是在等一个时机

玉皇大帝

如果预定在打压道教的行为上,表现得太过激进,说不定真的会引发这些人集体反扑,动摇他的地位。也就是说,玉帝想要扶持佛教,就必须先稳固好自己的地位,加强手中的权力,也就是所谓的中央集权法则。只有这样他才有能力不受他人的钳制,让事情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

比如在这段期间,玉帝把天蓬元帅猪八戒贬下了凡间。因为猪八戒的手里,不仅掌握着8万水军,同时还掌管着天河弱水。它的存在,对玉帝来说简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因为8万水军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全力以赴,恐怕足以颠覆玉帝的统治。而天河弱水,更是所有神仙的克星,如果猪八戒选择打开天河,任由弱水泛滥的话,那么天庭也就没了。

所以不管猪八戒是不是道教的心腹,玉皇大帝都有必要拿他开刀。原因就是他手上的权力,已经让玉帝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威胁,如果此人不除,中央集权也就无从谈起。


如来的取经计划,为什么整整推迟了五百年?其实是在等一个时机

卷帘大将

此外还有卷帘大将,也就是沙僧。玉皇大帝对他同样没有手下留情,随便找了个借口,就将其贬到了流沙河里。玉帝这么做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沙僧作为他的贴身保镖,完全有能力知道他随时随地的一言一行。万一这个人真的跟道教三清有什么关系的话,那么玉皇大帝,岂不是完全没有任何秘密可言了?所以本着错杀也不肯放过的原则,沙僧绝对不能留。

通过这两件事情,就不难看出,玉皇大帝正在逐步加强自己手中的权力,稳固自己的地位。当然,在这500年里,他绝对不可能只做了这两件事情,或许还有很多神仙,都被他一个个接连收拾了,只不过《西游记》原著中没有介绍而已。

因为只有做完这一切之后,他才能了却后顾之忧,放心地去支持佛教,不在担心道教的反扑。

人间:传播佛法需要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如来的取经计划,为什么整整推迟了五百年?其实是在等一个时机

唐僧出发前

说到传播佛法的时机,就不得不考虑到这500年里,凡间都经历了什么样的时代?

根据《西游记》中的记载,如果按照时间推断,唐僧取经之初,是在大唐贞观13年,那么500年之前,则是东汉将近末年之际。众所周知,那是一个非常混乱的时代,自从王莽篡汉之后,除了光武中兴,短暂恢复了盛世之外,其他时间里,天下一直都被群雄分割。

而这样的情况,其实是非常不利于佛法传播的。首先,汉朝提倡的是独尊儒术,其他思想根本没有传播的缝隙,佛教也是一样,很难在此立足。即使能够勉强传播,但效果肯定十分微弱。

再者说,当时的局势很不稳定,而且在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都处在战乱年代。从而也就无法形成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度,这样一来,就大大增加了传播佛法的难度。


如来的取经计划,为什么整整推迟了五百年?其实是在等一个时机

唐王

因为如果天下统一的时候,佛教就可以采取一定的策略,让统治者颁布一道政令,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佛法。就像大唐皇帝李世民那样,派唐僧去西天求经,在全国范围内弘扬佛教。可是在那样的时代,君王连自己的身家性命都难以保全,又怎么能帮助佛教推行佛法呢?

所以根据以上分析,最适合佛法传播的时代,需要具备两种条件。一是全国实现真正统一,二是信仰对外开放。而自从500年前的汉朝以来,也只有大唐达到了这样的条件。或者说,只有大唐贞观年间,才是最适合佛法传播的时机。

而如来佛祖,要想是佛法传播达到最好的效果,就必须仔细考察,才能做出决定。那这件事情中,佛祖无疑是站在投资方的角度,他投资的对象,就是南赡部洲那片国度。所以如来佛祖所面临的境况,也就可想而知,必须在最恰当的时机出手,保证投资的效益得到最大化。

佛教:佛祖需要站稳脚跟


如来的取经计划,为什么整整推迟了五百年?其实是在等一个时机

如来佛祖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都不明白,如来佛祖还需要站稳脚跟吗?然而在《西游记》中,这的确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因为在起初时,如来佛祖的地位,其实并不稳固。

比如在如来佛祖奉玉帝旨意,前去降服孙悟空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汝等在此稳坐法堂,休得乱了禅位,待我炼魔救驾去来。”

由此可见,如来佛祖对于自己的下属还是很不放心的。自己即将出差救驾之前,还不忘叮嘱一句,似乎生怕出一趟差回来之后,老总的位置就没了。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正是说明了,如来佛祖当时的地位,还有待巩固。也很有可能是由于如来佛祖在当时,刚坐上佛教老大的位置不久,甚至连新官上任的三把火都还没烧完。


如来的取经计划,为什么整整推迟了五百年?其实是在等一个时机

燃灯古佛

因为根据《西游记》中的说法,在如来佛祖之前,还有过去佛燃灯。也就是说,佛教之前的领导人是燃灯佛祖,如来佛祖是接他的班。那么作为一个刚上任的佛教领导人,在做事情的时候有很多顾忌,也是很正常的现象。

毕竟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一个领导人手下,都得慢慢培养自己的势力。先把自己势力内部的事情搞定,然后才能对外扩张发展。所以有理由认为,在这500年期间,如来佛祖一直都在收佛佛教内部的人心。

这一点,我们做一个比较就能够看得出来。想当初在收服孙悟空的时候,如来佛祖只带了阿傩、迦叶两位尊者,怎么看都不像大领导出门的样子,一点排场都没有。


如来的取经计划,为什么整整推迟了五百年?其实是在等一个时机

大鹏鸟

而在500年之后,出手降服大鹏时,就变成了另外一番景象:

满天缥缈瑞云分,我佛慈悲降法门。

明示开天生物理,细言辟地化身文。

面前五百阿罗汉,脑后三千揭谛神。

迦叶阿傩随左右,普文菩萨殄妖氛。

这才是佛教第一大佬,出门时应该有的样子!同时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在对付孙悟空的时候,如来基本上还是一个光杆司令。这个时候,他连自己的威信都没树立起来,地位都还不稳固,更别说实施取经计划,推行大乘佛法了。

但是经过500年的不懈努力之后,他已然成为了真正的佛教老大,所有人都以他马首是瞻。所以此时再落实取经之事,自然是马到成功,一帆风顺。毕竟人多力量大,更何况他们还都是神仙呢!


如来的取经计划,为什么整整推迟了五百年?其实是在等一个时机

佛法

再说了这500年里,佛教也并非没有任何作为。比如之前流传的小乘佛法,就已经成功的传播到了东土大唐,这就像是一块敲门砖,敲开了东土的大门,同时也为后来大乘佛法的传播,做了一个铺垫。

况且换一种角度来说,所谓的小乘佛法,其实很有可能是佛教上一代领导人,燃灯佛祖留下的佛法。而大乘佛法,才是如来佛祖自己的佛法。如果他刚一上来,就把老领导留下的佛法给废除了,转推行自己的佛法,那么佛教的其他人会怎么看他呢?弄不好,还会背上欺师灭祖的骂名。

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那样的话,这把火未免也烧得太急了吧。所以说,等待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取经计划虽然势在必行,但是却不能急于一时,至少要等到如来佛祖自己在佛教站稳脚跟,真正的时机才会来临,一切才能水到渠成。


如来的取经计划,为什么整整推迟了五百年?其实是在等一个时机

如来佛祖

总而言之,如来佛祖的取经计划,据所以被推迟了整整500年,其实他就是在等一个最合适的时机,等各方面条件都成熟之后,再将此计划一举完成。因为不管是合伙人玉皇大帝,还是作为被投资方的凡间,以及他所在的佛教,都需要一定的缓冲时间,才能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只有如此,整个取经计划,才会取得最大的成效。

此事充分地体现了,什么叫做“磨刀不误砍柴工”,《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为了成就佛教的大业,整整磨砺了500年。这一份隐忍与坚持,是成大事者必须具备的条件。因为急功近利的人,往往无法让自己的人生,站在真正的巅峰。只有懂得积累与沉淀的人,才能够厚积薄发,在人生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