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僅僅殺數十人,斬二將,為何被“吹”成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率領重兵征討漢中張魯,合肥一帶僅剩下張遼、樂進、李典等將領及七千餘軍隊,可謂勢單力孤。到了八月份,東吳孫權帶領十萬大軍攻打合肥,大有一鼓作氣,“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可是卻被張遼以八百壯士所破,最後無功而返。

有人說,合肥之戰中,張遼僅僅殺了幾十個敵人,兩個敵將(殺數十人,斬二將),怎麼就被“”吹成“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呢?張遼之所以位列“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有以下三個原因。

張遼僅僅殺數十人,斬二將,為何被“吹”成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其一,在合肥保衛戰中,張遼以少勝多,狠狠地打了孫權的囂張氣焰。

在曹操帶領大部隊走後,張遼就知道孫權會乘虛攻打合肥,於是築壘硤石南、開鑿藏舟浦,時刻防備著孫權。在孫權十萬大軍來襲時,張遼等人不換不亂,打開了曹操留下的書信。曹操書信之中只是說讓張遼、李典出戰,樂進守城,具體如何守城、如何出戰、怎麼應對突發情況都沒有提及。

張遼分析道,剛剛迫使劉備歸還一半荊州的東吳孫權帶領十萬大軍來襲合肥,一副志在必得,速戰速決的樣子。而張遼等人僅有7000多人,聽到十萬大軍來襲,普通士兵腿都打顫。此時,久經戰陣的張遼認為,當務之急,應該“折其盛勢,以安眾心”,然後就可以守住城池。張遼的策略得到了李典和樂進的贊同。

張遼僅僅殺數十人,斬二將,為何被“吹”成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張遼、李典、樂進三人商定之後,開始了軍事行動。張遼募集了八百勇士,被甲持戟,乘著夜色降臨,偷襲孫權大營。此時的孫權大軍,剛剛來到合肥城下,還沒有站穩腳跟,由於大意,被張遼殺了個措手不及。

據三國志記載,張遼剛剛衝入孫權營帳,便殺了幾十個士兵,還殺了兩員吳將。張遼邊衝,邊大喊“我是張遼張文遠”,橫衝直撞,一直衝到了孫權身邊。孫權什麼時候見過這樣的場面啊,大驚失色,逃到高處,手持長戟自衛。

張遼僅僅殺數十人,斬二將,為何被“吹”成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其二,張遼突出重圍之後,再次進入包圍圈,救出剩下的幾百人。

張遼於是向孫權挑戰,而孫權驚魂未定,不知道張遼到底帶來了多少軍隊,不敢輕舉妄動。不久,孫權看見張遼僅僅帶了幾百人,於是調集重兵圍攻張遼。張遼等人的陷入了重重包圍,他急切之間,僅僅帶領麾下數十人逃出。剩下的幾百人大呼道:“將軍棄我乎!”張遼又回身,進入包圍圈,救出了這幾百人,一同返回合肥。經過張遼的這一戰,東吳大軍士氣低落,感覺張遼是無法戰勝的,想著什麼時候回家“過年”。

《三國志》:遼左右麾圍,直前急擊,圍開,遼將麾下數十人得出,餘眾號呼曰:“將軍棄我乎!”遼復還突圍,拔出餘眾。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自旦戰至日中,吳人奪氣,還修守備,眾心乃安,諸將鹹服。

張遼僅僅殺數十人,斬二將,為何被“吹”成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其三,在孫權撤退時,張遼差點將孫權生擒活捉,把孫權嚇得半死。

孫權看到自己的軍隊士氣低落,無法取勝,於是聽從眾人的意見,撤兵回家。張遼看到機會來了,於是主動出擊。他率領諸軍乘勢追擊,幾乎再次捉住孫權。孫權來襲時,被張遼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吃了一次虧,現在,無組織撤退,再次被張遼奇襲,又吃了一次虧。

張遼準確預估了孫權的逃生路線,並分兵毀橋。孫權和甘寧來到橋邊,仗著鞭打戰馬助勢,才順利躍過斷橋,死裡逃生。如果張遼認識孫權,很可能將其生擒活捉。張遼也因這次大戰的優異表現,被曹操拜為徵東將軍。

張遼僅僅殺數十人,斬二將,為何被“吹”成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結語

在曹操帶走主力後,張遼就判斷出孫權會乘虛進攻合肥,未雨綢繆,提前修築工事,整軍待戰,以逸待勞。在孫權十萬大軍到來之後,張遼以八百勇士奇襲,猶如趙雲長坂坡曹營七進七出一樣,多次衝殺,大殺孫權大軍士氣。張遼在剛剛衝入曹營時,就殺了數十人,兩員戰將,而不是一共殺了這麼點人。他在那一夜,斬殺的吳將、吳兵肯定比這多多了。

張遼僅僅殺數十人,斬二將,為何被“吹”成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在孫權退走之時,張遼又一次追殺孫權。這一次,比上次八百勇士造成的危害還大,差點生擒活捉孫權。經過這次合肥之戰,奠定了張遼五子良將之首的名將地位。這次大戰之後,有了“張遼止啼”這樣一個流傳千古的典故,也就是說東吳的小孩子聽到張遼的名字,就可能突然止啼。張遼憑藉這一系列戰績,成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