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要打胜仗回来哦”,奔赴一线时他和 4岁儿子的春天约定

“爸爸,要打胜仗回来哦”,奔赴一线时他和 4岁儿子的春天约定

出发前,他和四岁儿子有一个春天的约定

易曼是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派遣至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支援的第二批医疗队队员,并担任组长。其妻子谭晓燕,中共党员,是同一医院的儿保科主治医师,家里有两个小孩,大的 4 岁,小的 1 岁,虽然不舍,仍支持爱人出征。易曼临行前告诉大儿子," 爸爸打怪兽去了!" 大儿子说:" 爸爸,要打胜仗回家哦!" 于是,父子俩在这个春天有了一个特别的约定。

2 月 1 日,谭晓燕早晨起来,想起爱人易曼这个月的总住院日子终于结束而暗自欣喜。1 月是易曼值总住院医生,总住院就是 24 小时随时候命,负责全院 24 小时住院部和急诊的呼吸科会诊。如果夜里来新病人多或经常有病人突然病情变化、加重,就需要 " 做仰卧起坐到天亮 "。往年到年底这个时候,都是呼吸科最忙的时期,今年遇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暴发,所有收入呼吸科的病人都要会诊先排查,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吃饭睡觉顾不上那是常有的事。除夕前夜,武汉封城了,近在数百公里的长沙人民感受到了疫情的严重性。除夕晚上,易曼认真跟谭晓燕说:" 医务科发通知自愿报名武汉医疗支援,我已经主动报名了,我觉得我应该去 !" 听了这句话,谭晓燕的眼泪差点都要出来了。本想责怪他没跟家人商量,却从他坚定的目光中读出了医生的责任和担当。

2 月 1 日中午,已经一个礼拜没有回家的易曼打电话给妻子说,自己刚接到通知,作为医院第二批赴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支援的医疗队员,下午就要出发,希望帮忙整理一下行李,放门外。临行前,易曼也不敢抱抱亲亲儿子们,只在门外听了听他们嬉闹的笑声。

“爸爸,要打胜仗回来哦”,奔赴一线时他和 4岁儿子的春天约定

在病房,患者的一番话让他感动了很久

" 医生,请告诉我你的名字,你的单位。我看不到您的脸,但我想记住你的名字,你的单位。" 这是一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对易曼说的话,让他感动了许久。易曼到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后,根据工作安排,先在普通病房工作了十来天,随后到重症病房接管了一组新冠肺炎的患者。经过几天的沟通,他与患者很快 " 熟络 " 了起来。有一位 64 岁的周先生,除了患有新冠肺炎,还有 " 缩窄性心包炎 "、" 梗阻性黄疸 "、" 心梗支架植入术后 "、" 双侧胸腔积液 " 等多种基础疾病。由于病情严重,只能进食半流质。" 请问医生有没有糖,天天喝粥,我实在喝不下 " 一天,周先生和他提出了这个要求。在重症病房,所有物资均需从外面传递进来,没办法及时满足他这个小小的要求。易曼耐心和他解释,并安慰他,自己会想办法。出病房后,护士告诉易曼,周先生每天都只吃一点点,已经两天没睡,这样下去怎么行?易曼第二天上班出发前,特意从酒店要了十个小糖包,进入病房后第一时间就去看周先生,说 " 大伯,糖我跟您带过来了,您先吃着,不够了提前和我说,我再帮您带。" 老人家 " 嗯 " 了一声,没再说话,易曼以为他要休息,把糖包放进他的床头柜抽屉准备出来,转身的时候他抓住了易曼的手,眼泪从眼角留了下来,语声哽咽不断说着 " 谢谢!谢谢!" 易曼安慰着他,让他一定多吃点,加强营养才能恢复得更快,好好休息,要保持充足的睡眠。

周先生病情较为复杂,由于易曼是呼吸内科专科医生,平时工作中收治肺系疾病患者很多,会对他的病情会格外的留意,每天去查房时,都会和他多交代下病情。周先生对为人谦和、有丰富治疗经验的易曼也是更加信赖,会把自己的疑虑向易曼和盘托出。

2 月 26 日,按照工作安排,在一线坚守了 25 天的易曼进入医学隔离。他特意去看周先生,祝他早日康复!周先生拉着他的手,说了 " 医生,我希望记住你的单位,你的名字 " 这一番话,让易曼感动,也给了易曼莫大的鼓舞。患者的康复是医者的夙愿,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职业理想。

“爸爸,要打胜仗回来哦”,奔赴一线时他和 4岁儿子的春天约定

在一线,好朋友捐献近万元的物资

" 易曼,你在一线,你们现在有什么急需的物资,我能帮上忙的吗?我发自内心的想出份力 "。2 月 13 日,易曼接到了好朋友龙科洋的电话。" 现在这个特殊时期,医院需要的物资,你们也买不到,还是好好呆在家里为国家出力吧 "。易曼打趣的说。" 我试试看吧,多少做点贡献。" 过了一星期后,易曼再次接到他的电话:" 我准备了点口罩和消毒物品,是我能买到的极限,因为物流原因耽搁了很久,你帮我联系一下医院,我赶紧送过去,看能用得上不?"

易曼赶紧联系了医院相关负责人原主任。下午四点,易曼收到了龙科洋发来的短信," 东西送到你们医院了,08 年地震时没什么收入,也不懂事,没做什么,这次总算尽了点力,心里舒畅多了,感觉和你一样参与了这场战役,祝你早日凯旋!"

“爸爸,要打胜仗回来哦”,奔赴一线时他和 4岁儿子的春天约定

在这个特殊时期,龙科洋发动全家参与,想尽办法弄来近万元的物资,让易曼感佩不已。" 患难见真情!" 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确是多么有爱的一家人,能认识他们,和他们做朋友真正是自己一生的荣幸。

作为医疗队的组长,易曼除了忙于日常事务,还要努力照顾好所有队员,关注他们的工作、生活甚至情绪。每次联系要宣传他,他都说,护士比我们更辛苦,工作更具体。"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护士们除了要为病人做好治疗,还要全程照顾病人的饮食、安抚病人、甚至处理大小便等。要多写写她们。他利用休息时间制作美篇,只字不提自己,记录的都是护士忘我的工作片段。

作为医疗队的组长,易曼深知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他笑着说:" 我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在疫情攻坚战的关键时刻,不管工作多苦多累,他都会不畏艰险,迎难而上!

通讯员粟青梅 潇湘晨报记者梅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