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同城被爆出降薪90%,疫情下的職場人何去何從

隨著疫情局勢轉好,大部分職場員工逐漸返回公司復工,而不少人卻迎來降薪待崗的通知,降薪跳槽 還是 回老家工作?成為職場人新的難題。

近期又一家上市互聯網公司被爆出降薪90%,每月低保工資1760元,員工紛紛叫苦 ;該家公司表示由於疫情影響的市場變化,導致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進而對部分崗位進行停工停產調整,與員工協商待產協議。

對此,網友們眾說紛紜,部分網友表示該公司的操作一舉兩得:一是基於沒有主動裁員可以享受政府穩崗補貼的事業金返退50%,二是逼員工自己提離職節省一大筆補償金支出,手段實在高!


58同城被爆出降薪90%,疫情下的職場人何去何從


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該員工的苦惱與難以抉擇,感嘆職場不易的同時,也希望與大家聊一聊,今年的職場,何去何從?

往年招聘熱季“金三銀四”是找工作、跳槽熱潮,今年,伴隨著“地獄級困難”的開局,招聘局勢並不明朗。或許,伺機而動、蓄勢待發 為更佳方法。

職場成長平臺脈脈近期對於職場人調研中發現,在當下,44%的人推遲了開始找工作的時間;39%的人認為增加了找工作的難度;有14%的人群決定暫時不跳槽。


58同城被爆出降薪90%,疫情下的職場人何去何從


調研發現,64%職場人可接受跳槽不漲薪 ,“跳槽不漲薪“似乎已經被大家普遍接受。人力資源專家唐秋勇也建議,對於職場人而言,首先是三思後行,對於經濟形勢、行業變化、企業發展趨勢需要深思熟慮;其次,即使短期內,薪資與個人能力不匹配,二者長期不匹配的可能性極小,所以短期不加薪甚至減薪跳槽,在某些情況下,是可行的。


58同城被爆出降薪90%,疫情下的職場人何去何從

而疫情期間裁員、調薪的新聞頻發,牽動著職場人關注,更受父母輩的關心;父母日漸老去,工作朝不保夕,互聯網“35歲定律”一直是社畜們的焦慮高壓線;或許,聽爸媽的話回家找個“鐵飯碗”工作 ,陪伴爸媽身邊,會更好一些?


58同城被爆出降薪90%,疫情下的職場人何去何從


脈脈上網友關於疫情回家找工作的話題也引起了數千人熱議,大部分人都支持考慮回家找個“鐵飯碗”。

畢竟,離爸媽近,蹭吃蹭喝蹭住,親戚嘮嗑隨時聚,不用擔心房東漲房租,片警突擊查隔間,地鐵擠不上趟。。。 外賣再好吃也沒咱爸媽做得飯好,待在家不逢佳節也照胖三斤,或許就是人生的真諦?


58同城被爆出降薪90%,疫情下的職場人何去何從


但是,靈魂拷問:今天的“鐵飯碗”會是一輩子的鐵飯碗嗎?

我今年36,我的青春都交給收費了,我現在啥也不會,也沒人喜歡我們,我也學不了什麼東西了。”——2018年被離職某高速收費員

當初的“鐵飯碗”一轉眼就成了鐵破皮,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任何工作都可能被取代,有時候不僅需要與人競崗,還要面對智能AI時代的挑戰~


58同城被爆出降薪90%,疫情下的職場人何去何從


胖友們,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唯有自身的本事 ,才是真正的“鐵飯碗”

自律、個人品牌、自我管理… 這些冠冕堂皇的字詞並不是簡單的修飾詞,不論在疫情期間,還是疫情過後,不斷打造職場技能“硬通貨”,有意識培養個人職場品牌、拓展人脈,並對市場保持長期待機興趣,化身待機青年,好機遇總會與你同行,奧利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