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人民海軍三次重大海戰解析——論我軍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

前文重點分析了三次重大海戰的戰術,接下來我們總結一下。1965年的三次海戰,距海軍參加的炮擊金門作戰已有7年,隨著兵員的逐步更替,多數參戰人員沒有經歷過大的戰鬥,如“八·六海戰”中,著名戰鬥英雄,“鋼鐵戰士”麥賢得入伍僅一年多。同時,受武器裝備性能影響,要求我艦艇必須抵近敵艦射擊,才能發揮炮火威力,才能使魚雷打得準,才能避免敵大口徑火炮威脅。在接敵過程中,對年輕官兵的戰鬥精神提出了很高要求。

1965年人民海軍三次重大海戰解析——論我軍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

“五·一”海戰中,577、575兩艇在與敵火力接觸中,從距敵6鏈處一直打到三、五十米,577艇在被撞傷後,艇體嚴重進水,全體指戰員臨危不亂,在齊胸的水裡堵漏排水達三小時,恢復了部分艦艇動力,最終自行返航。

“八·六海戰”中,護衛艇抵近至距敵7-5鏈才開始射擊,魚雷艇抵近至距敵2-3鏈發射魚雷。601護衛艇在中彈4發,艇長犧牲,12人傷亡情況下,在擊沉“章江”號後,仍堅持參加了擊沉“劍門”號戰鬥。611護衛艇中彈17處,人員傷亡達45%,三部主機被打壞,前艙進水一米多,仍堅持戰鬥。該艇輪機兵麥賢得,頭部負重傷,腦脊液外溢,忍著劇痛,在時而昏迷的狀態下,像鐵人一樣,以頑強的意志在機艙裡穿來繞去,檢查機器,排除故障,直至勝利返航。2017年建軍90週年前夕,他榮獲象徵軍人至高榮譽的“八一”勳章。

“崇武以東海戰”中,指揮員魏垣武,胸部負重傷仍堅持指揮七分鐘,昏迷甦醒後,還在關心戰鬥結果。魚雷艇在與護衛艇中斷聯繫後,單獨接敵,不顧敵艦炮火攔擊,逼近到距敵1.9鏈處施放魚雷。護衛艇抵近至敵50米處開火,尤其是588艇,打得猛、打得準、打得狠,戰後被國防部授予“海上猛虎艇”榮譽稱號。

1965年人民海軍三次重大海戰解析——論我軍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

三場海戰表明,這些指戰員沒有退卻,勇敢地完成了戰鬥任務。

偉大的革命實踐產生偉大的革命精神,正如麥賢得後來在接受採訪時指出,這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沒有這種精神,這場仗是打不了的。

1965年人民海軍三次重大海戰解析——論我軍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

其實,古今中外軍事家都很重視戰鬥精神培育。《曹劌論戰》中指出“夫戰,勇氣也”,該文結合戰爭雙方士氣,進而指出,“彼竭我盈,故克之。”若米尼在《戰爭藝術概論》中指出,“一個政府如果不培養人民的尚武精神,那麼它為建立軍隊所採取的任何措施都是白費力氣的。”他還指出,“平時,軍隊應該艱苦鍛鍊,發揚吃苦耐勞的作風,對任何敵軍都應該保持一種壓倒性優勢,保持集體榮譽感。”

人民軍隊歷來重視學習古今中外治軍經驗,對戰鬥精神培育,在思想上和組織上進行了積極探索,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典型的如在解放戰爭中採取“即俘即補”政策,對俘虜人員經過甄別後,立刻補入人民軍隊,通過在戰鬥過程中進行宣傳教育,結合政策制度安排,發揮其戰鬥積極性,使同樣的“壯丁”在國民黨軍中連槍都拿不穩,在人民軍隊中成了衝鋒殺敵的戰士。

1965年人民海軍三次重大海戰解析——論我軍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

1965年之前,我軍針對當時思想政治工作形勢特點,開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動,如“創四好連隊、爭當五好戰士”運動、學習雷鋒、歐陽海、王傑等先進典型活動、“兩憶三查”、“尊幹愛兵”教育,打牢了官兵思想基礎,同時,部隊建立了軍銜制、薪金制等正規化制度,為部隊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通過以上強有力的政治工作,使精神動力轉化為強大的物質力量。

反觀國民黨海軍在三次海戰中,儘管擁有美式裝備,表現出較好的訓練水平。如“崇武以東海戰”中,敵艦能夠使用76毫米炮擊中我高速運動的護衛艇,造成我人員傷亡,但缺乏作戰意志,導致部隊未能組織有效反擊。

1965年人民海軍三次重大海戰解析——論我軍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

“臨淮”號由於沒有雷達,由“山海”號導航,但戰鬥一打響,“山海”號吸取“劍門”號教訓,扔下“臨淮”號不管,加速向烏丘駛去,造成“臨淮”完全被孤立且只能在夜晚依靠目視作戰,最終難逃厄運。

“五·一”海戰中,當我組織完第四次射擊,打到距敵50米處後,“東江”號失去戰鬥意志,打開桅燈並連閃綠色燈光,以示投降。

“八·六海戰”中,敵我火力剛一接觸,“劍門”號即脫離“章江”號逃走,使“章江”號被我孤立。“章江”號被攻擊期間,“劍門”號指揮員猶豫不決,既沒勇氣解救“章江”號,又未敢逃離戰場,怕被軍法審判,以致在戰場附近徘徊,延誤了戰機,最後也葬身大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