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的鐵匠文化

《舌尖上的中國》把章丘鐵鍋給捧火了,但是章丘鐵匠文化所包含的不單單是這個鐵鍋.


章丘的鐵匠文化

章丘鐵匠

“天下的章丘,遍地的鐵匠”

章丘人能吃苦耐勞,靠打鐵為生的人數眾多。關於章丘鐵匠的史料,相關史料無記載,稗史少傳記,只是散聞於群眾中的某些傳說,大都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現僅根據一些傳說記錄下來,以供研究有關史料的參考。元朝末年,兵亂四起,連歲飢懂。山東省瘟疫流行,人民死者甚多。朱元璋定鼎之後,冀州棗強諸姓紛紛遷來章丘。有袁氏父子兄弟逃荒來此。在相公莊東北二里許的小村子裡定居下來,酮後袁姓多了,村名改為袁家莊。


章丘的鐵匠文化


袁氏世代打鐵為業,男女都會。每年春節一過,3人一幫(一個鉗工、一個錘工、一個拉火工),駕起二把手車子便雲遊四方,天南海北都有他們的足跡。打鐵這個行業,雖說是苦力營生,叫化子買賣,但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誰也離不了它,到處都有生意可做。因此,外出打鐵者,辛苦一年來,都能積下一定的銀錢,年終回家,添衣購糧,有的還能置地蓋房。親友聞之,在欣羨之餘便託情將自己的男孩跟著當學徒。一般三年以後,出徒為師,領爐開業,從此就能掙錢養家餬口了。這樣,師傳徒,徒再帶徒,一代接一代,親戚連親戚,朋友接朋友,於是袁氏鐵匠子弟就遍佈鄉里了。古老章丘縣境,鐵匠如此眾多,當然不僅袁氏一族。在普集區的萬山、三山峪、朱窩,畢村區的徘徊、蘇家灘等村,都是章丘有名的鐵匠莊。其中萬山村的萬、李兩姓,自始祖於明洪武二年由山西洪洞縣老酶窩遷章丘定居以來,世世打鐵,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據解放前40年代統計,全村280戶,800餘口,僅萬、李兩姓打鐵的,就佔全村總人口的80%以上。


章丘的鐵匠文化


章丘縣境內多山地丘陵,可耕地較少,難於養活眾多的人口。人們為了謀生,各尋出路。地理條件較好的地區,如繡惠、刁鎮、寧家埠、平陵、明水、相公莊南部和普集西部,土地肥沃,生活較好,有的大戶人家創辦了“祥”字號的商業,但大部分平民百姓,特別是赤貧戶仍然靠耍手藝(主要是打鐵)為生。土地瘠薄的山區和丘陵地帶,如垛莊、胡山、文祖、畢村、山後寨、棗園以及相公、普集的東北部,除個別大戶人家經商外,絕大多數的人家都是靠打鐵為生。男孩長到十三四歲,便去學徒打鐵,當年就見“回頭錢”。在章丘有句童謠:

“丁當丁,去打鐵,掙了錢,腰裡掖,交給爹孃買衣糧,一家人兒不凍餓”。反映了過去章丘鐵匠生活的艱苦。打鐵這個行業,本小利大而且易於學習,即使一字不識,只要能吃苦耐勞就行。這對家貧無力攻讀的子弟來說,在那時是極有吸引力的。鐵匠的生產工具是一個風箱兩把錘,一個子3把鉗,一輛木輪小車,走遍四方。進村盤好爐,錘頭一響就會有飯吃。街頭巷口是鐵匠的“車間”,廊簷下,碾磨棚,佛寺道觀、土地祠是鐵匠的“宿舍”。做飯不用燒柴,打夜工不用照明。有道是:“南京到北京,打鐵不點燈”。每天兩餐小米乾飯,無處不節約,無處不省錢,買賣只有賺,沒有賠,於是打鐵成了寒門窮戶賴以生活並樂於經營的熱門行業。這大概就是章丘縣鐵匠多的主要原因。


章丘的鐵匠文化


解放前,一踏入章丘縣境,幾乎是村村錘頭響,莊莊丁當聲,真是別有天地的鐵匠世界。如此眾多的鐵匠,只在區區一縣是不行的。他們奔走于山南海北,有的甚至遠涉重洋,足踏國外。因此有“天下的章丘,遍地的停子”的稱讚。舊社會,凡打鐵的人家都供奉“老君”。“老君”即老響,亦即李耳。傳說他門下有三個徒弟,老大是鐵匠,打製工具讓人們生產;老二是窯匠,燒出磚瓦叫人們蓋房棲身;老三是道士,傳經佈道,教育人們淨化心靈棄惡揚善。如此傳說,當然是荒誕不經的,然而歷傳鐵匠、窯匠、道士是一家,彼此師兄師弟相稱,這在過去卻是事實。章丘縣的鐵匠不僅多,而且出了一些技藝精湛的能手。他們打製的寶刀利劍,說它“削鐵如泥”不免誇大,但能“吹毛離刃”則是確有其事。(圖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