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拼媽”了,你還在“雞娃”嗎?

都在“拼媽”了,你還在“雞娃”嗎?

文|橙子媽媽

有沒有發現一件奇怪的事,當我們說“拼爹”的時候,往往帶著貶義,但說“拼媽”的時候,卻充滿了正能量。

在我們傳統的定義裡,“爹”拼的是財富和階層,而“媽”更多拼的是格局和視野。

溫尼科特在《父母—嬰兒關係的理論》中首次提到“足夠好的媽媽”這個重要概念。

在嬰兒早期,足夠好的媽媽保持“原始母性貫注”,對孩子的需求高度敏感,給他們營造全能依戀的空間。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逐漸難以適應這樣的高敏感應答,隨著孩子不同發展階段的來臨,她開始面對自己的失敗。

如何處理這些孩子成長階段中的“轉折”,如何恰到好處的給孩子提供對應匹配的支持,就是拼媽的時候。

拼媽,拼的是媽媽的修養。

1.

拼執著堅定的虎媽

都在“拼媽”了,你還在“雞娃”嗎?

《虎媽戰歌》的作者蔡美兒是拼媽屆的佼佼者。華裔第二代美國移民的身份,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的光環,對兩個女兒嚴苛得“令人髮指”的手段,與我們心目中西方教育的理念大相徑庭,在全球範圍引發激烈爭論。

我並不認可她的全部教育理念,從兒童心理發展的角度來說,她的很多要求和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心理甚至是毀滅性的,但她依舊有自己的可取之處。

都在“拼媽”了,你還在“雞娃”嗎?

她有堅定的信仰,從不懷疑孩子的能力,即使是孩子並未獲得理想中的成功;

她目標感強,懂得堅持,並陪伴孩子一起堅持,只要是做了的決定,就全力以赴向著目標狂奔;

她善於變通,在奔往目標的途中,並不執拗於一成不變,而是會根據環境隨機應變;

她竭盡全力去獲取資源,為給孩子找到頭部的師資,能屈能伸,目標非常明確;

她自己也非常的勤奮,這不僅表現在工作和育兒的平衡上,更表現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她也一直保持同步學習的狀態。

都在“拼媽”了,你還在“雞娃”嗎?

儘管她的很多做法備受詬病,但是她身上卻著實凝聚了“足夠好的媽媽”所應該具備的優點。她的方法並不適合絕大部分的孩子,但辯證地看,我們可以學習她身上的堅定。當她確定自己的教育風格後,披荊斬棘,一往無前。誠然,任何一種教養方式都不會是完美的,沒有最好,只有適合,不管外人怎麼評判,只有我們自己知道是否適合,儘管有時候這種“適合”是另類的。

即使這樣,我依舊覺得,這種“另類”遠比很多媽媽的搖擺不定現實很多。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當你糾結於中午到底應該吃什麼的時候,吃麥當勞可以,吃漢堡王也可以,但徘徊於到底是吃麥當勞還是漢堡王,就是沒有意義的。這是不是像極了媽媽們的糾結,想要孩子快樂輕鬆,又不想讓孩子輸了可能,一直在自我撕扯中游離,都想找到那個最好的平衡點,但往往會無功而返,浪費了時間。

2.

拼資源的上東區媽媽

都在“拼媽”了,你還在“雞娃”嗎?

如果說蔡美兒是執著堅定、快準狠的媽媽代表,薇妮斯蒂.馬丁則是善用資源,爭奪資源的代表。她給我們展現了全球最富貴階層紐約上東區是如何“拼媽”的。她的紀實小說《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生動呈現了紐約精英媽媽到底有多拼?

這個耶魯人類學博士,在邁入上東區的那一天起,就戰鬥在學區房、擇校大戰的第一線。她帶著人類學研究的專業背景,觀察身邊這群金字塔頂端的人類,真實記錄了她如何從被排斥到被大家接受,從而成為上東區真正的一員。她可能怎麼也沒有想到,這個轉折點,竟然來自一個限量款的鉑金包。她更不會想到,她在上東區的地位提升,竟然來自一位有話語權的爸爸的曖昧。

都在“拼媽”了,你還在“雞娃”嗎?

這個故事似乎物慾橫流了一些,但我依舊從中有所收穫。世界只有一個上東區,但有數億萬計個普通媽媽和孩子,資源的爭奪無處不在。不管你是不是承認,但都得接受這樣一個現實,通道是極其有限的,機會不會主動來臨,只有靠自己去贏得。

都在“拼媽”了,你還在“雞娃”嗎?

說了很多年的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現在我們都很清楚孩子的起跑線就是他們的父母。我並不是說,我們要為此不擇手段地幫孩子鋪好路而免去他們的努力,恰恰相反,我們需要讓孩子自己去努力奮鬥,前提是他們不是沒有方向的野蠻用力,而是有目標,有節奏,有規劃。

所以,在這裡,“拼媽”拼的是媽媽的格局和視野,當她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她就會為孩子展現更多的可能性供他選擇。孩子最終只會選擇其中一條道路向前走,但這是選擇後的結果,和沒有選擇有著天壤之別。

3.

拼大智慧的最平凡普通的媽媽們

都在“拼媽”了,你還在“雞娃”嗎?

更多的媽媽,都是最平凡普通的媽媽。但這也並不妨礙她們成為“拼媽”屆的典型代表。

2019年雙胞胎兄弟大四畢業,分別被保送北大、中科院博士,他們來到工廠幫媽媽打工的新聞被刷屏。這個來自徐州最普通的工薪家庭的故事給了我們很多正能量。兄弟倆在媽媽工作的腳手架工廠內,頂著烈日連續作業,分擔媽媽的工作,體會媽媽的辛勞。這位平凡羞澀的媽媽,用勤勞的雙手,質樸的關愛托起兄弟倆更美好的前程。

都在“拼媽”了,你還在“雞娃”嗎?

在採訪裡,媽媽說,一直相信孩子,並支持他們的選擇。我想,是媽媽的大智慧,給孩子營造了寬鬆、豐潤的氛圍,讓他們可以發現自己,實現自己。

這個大智慧和物質無關,和知識層次無關,而是一種最堅實穩定的力量,是一種無言託舉的力量。她可能無法為孩子助跑,但卻提供給孩子最樸實而豐滿的精神滋養,讓孩子從中獲得巨大的能量。

最平凡的媽媽,就是一塊塊默默無聞的鋪路石,石頭在的時候,你並不會真的感覺到它的存在。但一旦石頭不在了,你會立刻感受到泥濘不堪。

都在“拼媽”了,你還在“雞娃”嗎?

沒有哪個媽媽是無來由被從天而降的幸運砸中,她一定默默走了很久的路,才撿到一枚珍珠。

沒有哪個媽媽是生來就會做一個“足夠好的媽媽”。我們需要學習,實踐,修正,再學習。

在“雞娃”之前,我們可以首先想一想:

在“拼媽”屆,我有一席之地嗎?

*作者:橙子媽媽。媒體人,家有13歲青春期男孩,專注學習研究青春期身心發育、親子關係、情緒管理。“做終身學習的父母”踐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