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占优,后天桀骜——阿富汗“帝国坟场”养成记

纵观阿富汗近现代史,英国、苏联、美国等世界顶尖强国不但没有达成征服阿富汗的战略目的,反而在此地损兵折将,得不偿失,阿富汗也因此被称为

“帝国坟场”。那么,一个小小的阿富汗为什么能成为帝国坟场,让世界大国屡屡在此折戟呢?

先天占优,后天桀骜——阿富汗“帝国坟场”养成记

左为英国首相兰姆、狄士累利和乔治,右上是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右下美国总统小布什。五人都曾入侵阿富汗

阿富汗近现代史:中央一触即溃,地方掀起反抗大旗

第一次英阿战争期间,英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推翻了多斯特·穆罕默德国王的统治,并扶持了一个傀儡国王登基。一般情况下,这种击败并控制敌国统治中枢的行为标志着战争的胜利,但阿富汗的情况却不一样。在多斯特和他的姐姐的走动下,大量阿富汗人拿起武器开始打游击战争。

游击队虽然没有在短时间内终结英国人的统治,但也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四处都有英国人遭遇不测的消息传来:一位英国太太和她的护卫遭到袭击;几十名英军在喀布尔山口被杀;一名英国军官甚至在喀布尔市区内遇刺,凶手却逃之夭夭。尽管英军多次试图剿灭山区中的反抗力量,却迷失在连绵的山脉和成百上千的乡村部落中间。

就连英国议会都认为阿富汗简直是一头吞金兽,于是停止了对亲英部落的补贴,结果导致这些部落迅速倒戈。随着多斯特之子阿克巴的出现,阿富汗人找到了领导他们反抗英国人的领袖,令英国在阿富汗的处境雪上加霜。

先天占优,后天桀骜——阿富汗“帝国坟场”养成记

经过再三考虑,英军和随行家属终于在1842年1月6日开始了“喀布尔大撤退”,准备离开阿富汗,但却在路上遭部落武装袭击,除一名军医逃脱外,其余人无一生还

第一次英阿战争的结果印证了外界对阿富汗的普遍看法:这是一个仅保存着现代国家皮囊而无实质的王国,中央的溃败并没有对地方力量造成太大的影响。也正是因为中央与地方联系的脆弱,让阿富汗逃过了中国和印度两个东方大帝国沦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命运。

此后两次英阿战争,英国人同样没有吃到好果子。以第二次英阿战争为例,亚库布国王毫不犹豫地倒向了英国人,民众却没有服从国王的淫威,而是拿起武器再次发起游击战争。他们往往伺机攻击英军,得手后马上在村民的掩护下撤入山区,摇身一变成为老实恭顺的农民、牧民。甚至有一次,英军统帅罗伯茨陷入包围圈无法脱困,等援军到来时阿富汗人已经无影无踪了。

先天占优,后天桀骜——阿富汗“帝国坟场”养成记

19世纪的英国士兵

同样的情形在20世纪70、80年代再次上演,所变化的仅仅是交战双方使用的武器和侵略者的身份。据美籍阿富汗裔历史学家塔米姆·安萨利记述,苏联人根本没有办法从军事上和思想上彻底控制阿富汗:

(政府派遣的、到乡村宣传共产主义的)工作队离开之后,“圣战”武装很快就能夺回局面。在他们的煽动下,村民们纷纷昂起斗志,他们要赶走这帮外国来的恶魔,为亲人报仇,夺回失去的土地。

不止思想宣传工作成果寥寥,军事行动也加剧了村民对苏联人的反感,而且没有对隐匿在重峦叠嶂中的游击队造成太大影响:

他们(反抗军)不与苏军正面冲突,唯有遇上有利时机,进入有利地形时,才会选择出击······一转眼,“圣战”武装就钻进了地下灌溉水渠或山洞,消失得无影无踪。

坦克部队只能留守城市······对方的移动速度实在太快,飞机(指喷气式战斗机)无法瞄准,更别提火力打击。

尽管阿富汗中央政府眨眼之间就被摧毁,但苏联为消灭山区的由农民、牧民、外国志愿者、宗教分子组成的游击队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后不得不退出阿富汗。


先天占优,后天桀骜——阿富汗“帝国坟场”养成记

入侵阿富汗的苏军

至于美军的遭遇也与英军和苏军高度相似。从2001年10月挑起战争开始,美军及其盟友只用了一个月就把塔利班赶出了喀布尔,奥巴马也在2014年宣布阿富汗战争结束。但事实上,直到今天美国也没有从阿富汗摆脱出来,包括但不限于塔利班武装等反抗军仍然给美国的政府、军队和民众施加了巨大的压力。

先天优势助力后天发育:帝国坟场养成记

从地理位置看,阿富汗向南可进军印度洋,向北可进入中亚遏制俄罗斯,同时还连接着中国和西亚。谁控制了阿富汗,谁的影响和势力就可以辐射大半个亚洲。正是看中了阿富汗桥头堡的潜力,英国、苏联、美国等国先后出兵,意图直接或间接控制阿富汗。

不过阿富汗之所以能在欧美强敌面前坚挺,靠的是数不清数量、理不清利益的部落武装。这些部落武装之所以能够拥有比正规军更有效的战斗力,得益于阿富汗独特地貌的加成。

先天占优,后天桀骜——阿富汗“帝国坟场”养成记

阿富汗地貌

从地貌特点看,阿富汗绝大多数领土位于伊朗高原,兴都库什山脉、苏莱曼山脉、帕罗帕米苏斯山脉等崇山峻岭构成了阿富汗以高原丘陵为主的地形。全国只有北部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接壤的小片国土以及西南与伊朗接壤的一部分国土是平原。多山的地形虽然对中央集权不利,却有助于部落割据和地方武装的壮大。

虽然艾哈迈德·沙阿·杜兰尼早在1747年就被阿富汗各部长老推举为国王,但由于通讯手段落后,交通工具原始,崇山峻岭又使联络问题更为严重,国王始终没有确立起对全国的绝对控制。杜兰尼王朝(阿富汗王国第一个王朝)时期,各地部落对国王臣服的标志是上贡,因此王国始终没有一个确定的边界(这一点和中国古代很相似)。在这种背景下,地方部落并不依赖中央朝廷而生存,部落甚至可以拒绝臣服中央,然后凭借在地方上的强大实力和有利地形游离在王国之外。

因此,统一王国的建立并没有改变阿富汗部落自给自足、自力更生的传统。而且在古代历史上,波斯人、希腊人、阿拉伯人,巴特克利亚王朝、大月氏和贵霜帝国都曾征服或想要征服阿富汗,用一句比较常见的句式来说就是:阿富汗人自古以来就有被侵略与反侵略的传统和尚武习武的精神。

因此,阿富汗难以征服的内部要素已经集齐:复杂的地貌特点,不掣肘于中央的地方势力,尚武习武的传统。


先天占优,后天桀骜——阿富汗“帝国坟场”养成记

阿富汗国父艾哈迈德·沙阿·杜兰尼


先天占优,后天桀骜——阿富汗“帝国坟场”养成记

杜兰尼的陵墓

没错,这只是内部因素,还有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并不是侵略者实力的不够。事实上,英国、苏联、美国,在当时都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强国,其一举一动极具扩张性,因此,为了遏制其势力的发展,他们的对手都会想尽办法支援阿富汗的反抗势力。

英国在19世纪发起两次英阿战争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俄国控制的中亚和自己控制的南亚中间建立一个倾向于自己而非受制于俄国的缓冲国。因此俄国虽然没有直接派遣军队和英国硬碰硬,但外交上和武器上的支援还是很多的。

苏联发起阿富汗战争,无论从意识形态、地缘政治还是单纯的反战思想看,遭到世界抨击都是很正常的。当时,不少国家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的行径纷纷予以谴责,甚至为此拒绝参加1980年在莫斯科举办的第22届夏季奥运会。

先天占优,后天桀骜——阿富汗“帝国坟场”养成记

莫斯科奥运会开幕式节目。这次奥运会只有80个国家参加,中国拒绝参加

除此之外,欧美国家、穆斯林国家还或明或暗地给予反苏武装以资金、武器、情报、训练、人员方面的支援。在武器支援中,最著名的就是美国提供的

“毒刺”式防空导弹。这款导弹携带方便,只需要简单培训就可以上手。1986年9月25日,“毒刺”取得了它在阿富汗的第一个战果:一名游击队员用它击落了苏军一架“雌鹿”式武装直升机。

此后“毒刺”便一发不可收拾,在战争中击落了两百多架苏联军机,彻底粉碎了苏军在坦克和喷气式战斗机无法执行反游击任务时用武装直升机对付游击队的计划。

除此之外,还有大批境外志愿者在得到外国训练和资金、武器支持后前往阿富汗参战。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人来自沙特阿拉伯,叫本·拉登

先天占优,后天桀骜——阿富汗“帝国坟场”养成记

“毒刺”式防空导弹

地貌特点和尚武传统造就的阿富汗部落武装在外国人的支持下给侵略者造成了巨大的伤亡代价,使侵略国的战争成本不断增加,进而对国内政治、舆论产生负面影响。在侵阿战争期间,苏联耗费了450亿卢布,美国则损失了上万亿美元,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大。羊毛出在羊身上,巨大的财政和政治压力也是促使侵略国无法完成既定战略目标的原因。

结语

有人对“帝国坟场”这个词不屑一顾。的确,阿富汗古代史上曾被多个国家征服,用这个词来形容阿富汗似乎有失偏颇。但是,从英国侵阿战争、苏联侵阿战争和美国侵阿战争来看,“帝国坟场”显然适用于19世纪中期到今天的阿富汗。而且讨论这一现象的重点是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怎么看待这种情况,“帝国坟场”一类的外号没有太多的争论价值。

中国有“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谚语,阿富汗正是这样一个国家。贫瘠、狭小、居于内陆、地形不平的国土限制了阿富汗经济的发展,“亚洲心脏”的地理位置又引来了无数外国野心家的垂涎,但上苍又赐予了它崇山峻岭作为捍卫自己独立的武器。这既是阿富汗的不幸,也是阿富汗的幸运。

先天占优,后天桀骜——阿富汗“帝国坟场”养成记

阿富汗末代国王查希尔

当今世界对阿富汗的未来看法不一,或积极或悲观,作为远离肮脏复杂的政治斗争的普通人,只能祈祷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能够早日迎来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