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裡,職稱評審快被搞廢了,這三種人,也能大搖大擺地評上高級


單位裡,職稱評審快被搞廢了,這三種人,也能大搖大擺地評上高級

等級觀念自古就有。只要有人類社會,就有等級觀念。有等級觀念,必然會產生等級制度。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

等級觀念,在單位裡表現主要有兩種:一是領導和群眾的級別,二是職稱高低的差別。這是目前所有單位都通行的兩種等級制度。

本質上來說,職稱的高低,是用來衡量一個人業務水平的高低。這樣的等級,如果真正落實到位的話,還是很有用處的。但現實是,歪嘴的和尚太多了,動不動就把好經給念壞了。

如今的職稱,無論是做業務的,還是搞管理的,甚至掃地、打水、清潔廁所的阿姨,只要有路子、有關係,都可以堂而皇之地入圍。

當今在各大單位,職稱評審基本都被官’僚給玩廢了。以下這三種人,已經可以大搖大擺地評上高級職稱了,他們作為“榜樣”,一次次突破職稱神聖的界限,跟突破紅燈區界限一樣,早已大面積大範圍地深度淪陷。

單位裡,職稱評審快被搞廢了,這三種人,也能大搖大擺地評上高級


一、非業務出身的官僚油子

如今在各大單位,除了引進的海歸、高層次人才等極少數精英,能幸運地當上重要的一二把手外,大多數單位的一把手、二把手、三把手……直到各級小領導,都難得見到真正精通業務的能人的身影。而那些非業務出身的、久混官場的官僚油條,大量地都通過手中的權力和關係,將本來含金量大的高級職稱帽子,紛紛變相戴在自己的頭上。

這其中,多數完全是外行、老開黃腔的行‘政領導,居然可以正襟危坐地,連跳多級,突然就成為高級職稱的佼佼者,穿梭在各大高端學術會議現場。這類人,往往都暢快擁有著級別不菲的領導頭銜,享受著比高級職稱還高的待遇,但他卻心心念念地,一心要為自己添加一件高級職稱的外衣,一是為了虛榮,二是想確保自己在事發之後,能有一個退路,能以這個更穩妥保險的頭銜和待遇,頤養天年。

單位裡,職稱評審快被搞廢了,這三種人,也能大搖大擺地評上高級


二、業務水平低劣的關係戶

有單位存在,就有領導,有領導,就必定有關係戶。搞關係似乎成為中華民族的靈魂,自古以來就有。很多領導,基本靠關係施政,很多單位,基本也是靠關係維繫運轉。甚至有人戲稱“關係治國”,雖然沒那麼嚴重,但多少道出了不少人內心無可奈何的悲觀。如今在各大單位,能上職稱的人,都被恭維說“混得不錯”,這個所謂的混,指的是在你能力之外的關係、路子和手段,以前被看作是秘而不宣的貶義,如今卻成為有本事的暱稱。

由於有這些空子可鑽,不少業務水平低劣的人,通常各種深度關係,屢屢將自己的職稱往驚人的高度拔高。多少在夜大走讀了幾天的人,居然可以“正常地”“評上”中級、副高級,直至正高級職稱。而那些正規院校畢業的碩士、博士,甚至海‘龜,因為沒有關係,一個個只能長久地徘徊在中級位子上,還不時被取笑為傻博士、書呆子。並被哆哆逼人的質問:“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讓人倍感悲涼和絕望。

單位裡,職稱評審快被搞廢了,這三種人,也能大搖大擺地評上高級


三、擅長投機取巧的偽精英

更有一些人,精於表演,擅長包裝,通過各種投機取巧的方式,讀完本科,混完碩士,巧得博士,然後便開始在單位職場上乘風破浪,從中級、副高級,再到正高級,一路飆升。這類偽精英,扯著精通業務的大旗,假冒單位的帶頭人,通過各種關係和渠道,弄來了許多炫人耳目的光輝頭銜,為自己的職稱崛起鳴鑼開道,在短暫的時間內,完成了人生職稱的原始積累,然後就衝向官場,謀求其他的野心抱負。

這類人生來就擅長投機取巧,論文可以造假、專利可以租借、專著也可以購買,爭先創優也總有他的份,整個將自己武裝成時代的楷模,學術的精英,快速地將單位的職稱頭銜據為已有,一次次搶佔了非常寶貴的職稱名額。然而,這樣的頭銜對他來說並不重要,僅僅是作為他仕途的墊腳石,被一次次踩在腳下,毫不珍惜,敗壞光環,荼毒著多少實力派學者的尊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