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穩莊鎮伉儷“紅區”、社區並肩戰疫情

在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的戰“疫”中,有很多“戰鬥”在一線的夫妻檔,他們將自己的小家放在身後,衝在最前面,守護著千家萬戶的安全。王穩莊鎮“兩新”組織專職黨務工作者劉友旭和妻子王秋麗就是這樣的一對夫妻,他們一個奮戰在社區防護一線,另一個奮戰在“紅區”——海河醫院危重症病區,以無私無畏的決心譜寫了青春的序曲。

王穩莊鎮伉儷“紅區”、社區並肩戰疫情

黨員要一切行動聽指揮

劉友旭今年31歲,是一名專職黨務工作者,同時也是鎮黨建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今年大年三十,他被安排到禁燃禁放一線工作,當天早上5點,劉友旭準時趕到西蘭坨村,對有燃放煙花爆竹意圖的村民進行勸返。這項工作一直持續到第二天凌晨一點,原以為工作結束後就可以回家過年了,然而令他沒想到的是,更艱鉅的工作任務在第二天一早就到來了。

1月25日,大年初一,劉友旭接到通知要進行入戶宣傳防疫知識,“我是一名黨員,一切行動聽指揮!”一大早,他來到西蘭坨村,挨家挨戶敲門,耐心講解疫情的嚴峻性,告知村民們少出門。第二天,他又趕到小孫莊村排查外來住戶,有些村民將門開個小縫兒跟劉友旭交談,交談完趕快把門關緊,“雖然看起來是防著我呢,但是咱心情是好的,這說明我們的宣傳工作起作用了,老百姓對疫情防控重視起來了。”劉友旭說。

王穩莊鎮伉儷“紅區”、社區並肩戰疫情

耐心解釋獲得理解

接下來,劉友旭接到了銷售平價口罩的工作任務。銷售口罩看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時常遇到難題。

口罩由區裡統一劃撥,數量有限,只能採取限購措施以保障更多村民能夠買到口罩。正因如此,有個別村民因為不滿自己能買到的口罩數量,把火撒到了劉友旭身上。“大娘您別生氣,我也想讓您家每口人都有口罩戴,但口罩總量太少了,您多買一個別人家裡就可能一個也買不到。”見買口罩的大娘情緒依舊激動,劉友旭從自己揹包裡拿出一個口罩放到大娘手中,“這是我自己的口罩,送給您,您別生氣,明天再有口罩您還可以繼續購買!”大娘的情緒逐漸平靜下來,對劉友旭的工作也表示了理解。

類似的解釋,劉友旭一天不知道要說多少次,忙起來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銷售工作結束後,他常常累得口乾舌燥,說不出話來。

之後,劉友旭又被安排到菜市場門口進行“津門戰疫”操作系統的現場指導,面對一些村民的不理解,他又開始了一遍一遍的解釋……

談到是否覺得辛苦時,劉友旭說,“這是我的工作,不覺得辛苦,遇到不理解是正常的,我多解釋解釋,老百姓慢慢就能理解了,這都是為了大家的安全健康,每個人多努力一點兒,我們就能早日戰勝這次疫情。”

王穩莊鎮伉儷“紅區”、社區並肩戰疫情

夫妻二人舍小家為大家

對劉友旭來說,他最心疼的是妻子王秋麗。王秋麗是海河醫院感染一科的護士,2月8日進入海河醫院“紅區”工作,照顧新冠肺炎危重症肺炎患者。在剛剛得知妻子要到最危險的陣地工作時,全家人都非常擔心,“我很擔心她,但是作為一名醫護人員的丈夫,我必須支持她,讓她能安心工作,照顧好病人。”

王穩莊鎮伉儷“紅區”、社區並肩戰疫情

王秋麗連續工作的14天裡,上班前和下班後都給劉友旭報平安,通過視頻看到妻子被口罩勒紅的面頰,劉友旭心疼得說不出話來,最後只能笑一笑讓妻子安心,“兒子被爸媽照顧的很好,你放心吧!”

王穩莊鎮伉儷“紅區”、社區並肩戰疫情

劉友旭的兒子今年3歲半,還不懂爸爸媽媽為什麼每天這麼忙,尤其是媽媽,怎麼一直不回家呢?每當孩子大哭著問媽媽去哪兒了時,劉友旭就解釋道“媽媽上班去了,給別人打針,工作完就回來陪你。”小孩子的世界簡簡單單,爸爸的回答,爺爺買的玩具,很快就緩解了他想媽媽的心情,然而,當天晚上或者第二天,同樣的場景又繼續上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