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水浒传》教会了我们什么?

一品带砖侍卫


《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著,看到这本书我就想起了刘欢的好汉歌。梁山好汉个个侠肝义胆,敢为天下报不平,他们豪爽的性格光彩照人,令世人敬仰。

小说中智取生晨纲、大闹清风寨、倒拔垂杨柳等一系列故事,描写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这样的小说,能给人们提供极其丰富的精神营养与有益借鉴,我们可以从中学到许多东西。

那么,《水浒传》到底教给了我们一些什么道理呢?惊堂木一拍,有书君开讲。

1.宁可得罪君子,切莫得罪小人。

《水浒传》带给有书君的第一个启示,是宁可得罪君子,切莫得罪小人。

君子坦荡荡,不是原则性的东西一般不会与人计较。小人长戚戚,你不得罪他,他都还想整你,何况你得罪了他。

当你得罪君子时,他只是伤心,不会施加任何不利于你的手段;而当你得罪了小人,而且很可能还是无心之失时,他都会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就算从前你对他有再多的恩德他还没有回报,他也只会记恨你的无心之失,利用种种阴险的手段加害你。很多时候,如果不遇见事情,你很难知道谁是君子谁是小人。

比如陆谦,大家都很熟悉,他就是这种小人。为了升官发财,不惜残害兄弟,对自己的兄弟林冲下手。陆谦以前在街上讨饭为生,差点把自己的命丢在大街上,是林冲救了他,让他捡回了一条小命。林冲待他就跟亲兄弟一样。

可是为了高官厚禄,陆谦出卖了林冲。林冲的媳妇糊里糊涂的被陆谦骗到家中,被高衙内欺负了。

两个关系曾经非常好的兄弟,从此反目成仇。陆谦动了杀机,最终,林冲被害得免了官,还要被发配到很远的地方去。

陆谦仍不放过林冲,派来杀手,准备在草料场烧死林冲。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林冲幸好逃过了一劫。

可见,像陆谦这样的小人不要轻易得罪,否则会给自己惹来无穷的麻烦。

2.不管在什么社会,必须要有一技之长,才能安身立命。

像《水浒传》中的武松。他的形象就带有传奇的色彩。他路过景阳冈,喝了三大缸酒,俗话说:“酒壮英雄胆”。他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武松打虎教会我们,一定要有一技之长,遇事临危不乱,冷静沉着应对,方能百战百胜。武松单臂擒住方腊那一刻,让我们敬佩他的胆识和实力。

梁山108将之所以能够成为梁山108将的一份子,就是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在某个或几个领域有着过人的本领。

比如宋江,宋江之能在于能在乱世之中呼风唤雨,笑傲江湖,让那些武功超群、脾气暴烈,动辄出刀杀人的草莽英雄为其出生入死,两肋插刀。宋江的过人之处,最大的本领,就是善于搞好团结,这也是他人生走向成功的法宝。

而吴用、晁盖、武松、林冲、鲁智深等人,有的智谋过人,有的有过人之量,有的有高超的武艺,有的善于马上作战,有的善于步兵作战等等。

至于时迁等能人异士,都是各自身负绝艺。如果他们不是有过人本领,哪怕被官府逼上绝路,也没有资格和机会成为梁山108将的一员。有本事的人,不管在什么时侯,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3.一个社会,只有政治清明,风清气正,社会稳定,老百姓才可能过上好日子。

一个社会,只有风气正人心齐,才能干劲足事业顺,风清气正是一种良好的政治生态。

一个社会只有做到风清气正,才能政风清民风淳,才能促进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而《水浒传》,反映的是北宋末期社会的现实,由于皇帝昏庸,朝廷腐败,社会动荡不安,政治很黑暗。

当时的社会透着腐朽与黑暗,达官贵人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掠夺社会财富,搞得民不聊生;屑小官吏纷纷利用权柄,干尽欺男霸女、欺行霸市的事儿,逼得普通人难以安生;地痞恶霸勾结官吏,无恶不作,强人土匪集结成群,专干杀人越货的勾当。

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压榨得普通老百姓几乎没有生存空间,只有被压榨、被掠夺、被蹂躏的命运。

可见,政治的黑暗是最可怕的,社会的动荡是普通人的最大威胁,普通人要想过好日子,首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政治清明、社会稳定。

想想当今社会的有些国家,还真像《水浒传》里描绘的情景,民不聊生,人民苦不堪言。生在这样的国家是一种悲哀!

很庆幸有书君生长在中国,希望和平永存,社会主义中国能不断前进。

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读《水浒传》肯定也有很多不同的感悟,您的感悟是什么呢?有书君期待您的交流哦!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水浒》是部很不错的读物,书读了有两遍,几个版本的影视剧都不知道看了几遍了。

第一次读《水浒》是在小时候,那时候还在读小学,而第二次读《水浒》是在工作后,两次读《水浒》的感受完全不一样,带给我的收获也完全不同。

小时候读《水浒》

应该是在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小时候我就很爱看书,记得这之前看了《三国演义》,这之后便开始看《水浒》。


由于年纪还小,看的还不是原版的,而是白话版的,还带插图的。

那时候看的昏天黑地,一空下来就捧着书看。

书里面的情节深深吸引了我,一个个英雄好汉各有性格特点,一个个故事引人入胜。记得那时候尤其喜欢鲁智深和武松,可能也是因为这两个人物的戏份比较多。

小时候看的书少,思想也不是很深刻。

《水浒》带给我的最大收获是小小年纪的我有了初步的是非观,不同于课堂上老师、家里父母教导我们的是非观,而是为人处世的是非观。

第一次有了嫉恶如仇的快感。知道了很早以前的宋朝,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恶人,好人总是受到欺负,但是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不甘心被恶人欺负,跳出来反抗,惩治那些恶人,真是大快人心。

这些好汉们常常聚在一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那时候觉得男孩子就应该这样和朋友们相处。

长大后读《水浒》

工作后,再次读《水浒》,是在看了还几遍影视剧版的水浒之后,突然想到要看下原著。

工作后时间就没那么充裕,每天坚持至少看一小时,断断续续看完了整本。

在阅读的过程中,就感觉小时候的插图白话本,以及影视剧中的情节和人物,在原著中得到了丰富和填充。

相比之下,原著要精彩很多。人物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可以进行仔细推敲,更有利于去分析和理解这其中的每一个人物。

此外,随着阅历的丰富,对原著中,北宋末年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工具器皿的描写,也产生了较大的兴趣,这些都是小时候不会感兴趣的事情。

此时的水浒传,拿在手里阅读,更像是将一件艺术品放在手里把玩。

第二次阅读《水浒》,最大的收获在于观察人性,人性是恒古不变的。现代社会虽然没有梁山好汉,也没有高俅蔡京,但仍然有形形色色本质相同的人,水浒对于人性的刻画仍适用于今天。

其次是对于原著中各类事件,包括最终成败的思考,让人对体制、对人际关系处理问题进行深思。

这就是第二次阅读《水浒》我所得到的收获。

我肯定还会再读《水浒》,我也相信,再一次阅读,又会有新的收获。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经典


無月文化馆


《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内容精彩情节紧凑。每每读之,手不释卷。每读一遍,便有一次感悟。

1、宁可得罪君子,切莫得罪小人。

2、能不让老婆上街,就不要让老婆上街。尤其是庙会、寺庙等人多的地方。

3、领导忽然给你换了工作,一定要小心。

4、多年不见的朋友突然来找你,一定要小心。

5、陌生人突然给你好处,一定要小心。

6、送货的路上,千万不要乱吃东西。更不要喝酒!

7、千万不要从窗户底下路过。

8、不怕隔壁有王叔叔,就怕隔壁有王干妈!有这样的邻居赶紧搬家!

9、生病时千万别喝老婆给的药。

10、上饭馆点菜,多点些素菜吃,千万别点肉类的吃。

11、有能力的下属,一定要小心。

12、杀了别人的老婆,就抓紧时间再给他找一个。

13、给领导看孩子时,一定要格外小心认识的人。现在人贩子也宰熟!

14、写文章也好,写诗词也好,千万别写在墙上。这可不只是罚款的事儿!

15、身上带着工作用的文件,一定不要到小三那儿去。

16、家里东西被小偷拿走,千万不要去追。后面有一堆绑票的在等你!

17、你是一把手,二把手忽悠你亲自干,不要管他。要不很容易牺牲在工作岗位上!

18、千万不要看不起小偷。

19、很聪明的人,给你出的主意不一定是个好主意!

20、不要太在意自己排在第几名上!

21、可以做错事,但是千万不能跟错大哥!


寄暇学宫


以下是我读《水浒传》悟出的人生道理,仅代表个人意见:


一、不要随便惹在街头踢球野的孩子,你不知道哪一个日后会成为大人物。

东京街头的小混混高俅游手好闲,到处不被人待见。只因踢的一脚好球发迹,摇身一变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太尉,迫使原来有过恩怨的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不得不背井离乡另谋生路。

二、不要轻易去一站式消费的场所,喝酒吃饭要和唱歌分开,要么会容易惹祸上身。

鲁提辖本身在渭州混得风生水起,可就因为在酒楼请史进,李忠吃饭时听到隔壁女子金翠莲纵情歌唱,才引出了拳打镇关西,摊上人命官司后不得不亡命江湖。

三、喝酒不要耍滑,最好还是大碗。


喝酒当学武松,即使在没人劝酒的情况下也是该喝八两喝一斤的作风,他在那个号称“三碗不过岗”的小酒馆里足足喝了十五大碗后,酒壮英雄胆,一个人上了景阳冈,打死了那只伤人无数的猛虎,从此才开启了他开挂般的人生。

四、求人不如求己,少去烧香拜佛。

林冲只因为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里陪着美丽贤惠的林娘子去岳庙烧香还愿,这才遇到了花花公子高衙内,从而引起一段情感纠葛,最后竟被逼得在大雪纷飞的夜晚徒步向梁山走去,而林娘子不久后也香消玉殒。

五、不要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话,最后很可能连命都会搭上。

晁盖家境殷实,本来在郓城县也是一个黑白两道通吃,呼风唤雨的人物。可是突然有一天接二连三的来了好几个人连捧带吹的说要送给他一套富贵,发小儿吴用也在一旁怂恿并出谋划策。晁盖脑袋一热,参与了“智取生辰纲”,最后上了梁山,在曾头市一战中稀里糊涂的中了暗箭而亡。

六、包二奶可以,别再带小白脸上家来。

宋江包养阎婆惜,并把其安置在乌龙院没问题,可他千不该万不该又隔三差五的把小白脸张文远往家里带。你自己那副尊容什么级别不清楚吗?还经常带着一个小鲜肉来在她面前晃悠,这不是考验人性吗?人性真是经不起考验。人家两人最后走到一起了,还要敲你的竹杠,这不是自讨苦吃吗?最后不得已杀人落草为寇。

本人愚钝,读书不求甚解,这些片面浅显的理解贻笑大方,权当抛砖引玉,欢迎大家指正,补充。


田获三狐


《水浒传》悟出以下几个道理:

1那里有压迫就有反抗,不能向命运低头,不能忍气吞声,要像武松那样敢爱敢恨,而不能学林冲那样空有一身本事,忍到对方要结果他才最后反抗,还没有妻子那么刚烈,就是懦夫,就是可怜虫。

2打铁需本事硬,得有一定的真本事,就得像武松那样勤练真功夫斗智斗勇才能给哥报仇,因为很多人是看菜吃饭的,不是你善良就有好运,欺善怕恶,见风使舵,势利小人千古有之,擦亮双眼自我保护,所以强大自己很有必要。

3人要真诚,打动人的永远是那份情谊,兄弟一碗酒两胁插刀,水里去火里来,为什么宋江叫及时雨,因为他能解决别人的很多困难,所以久而久之,身边有那么多的兄弟,才能为建梁山打下基础。

4要懂得团结合作,一个人的力量毕竟很微弱,团结合作才能干出一番事业,一百八将意识到了这一点,才会最终聚义梁山,从而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

5不能一条道走到底,有错必改,兄弟们看出了朝庭的腐败,当权者的险恶,力劝不要招安,而宋江作为领导人不能审时度势加以分析,一味愚患,最终害了众兄弟与自己,落得一个水浒一场终成梦。


ywh游走的鱼765


第一、笼络人心是一门艺术,也是一个人最大的才华

很多人认为宋江没有才华,是一个伪君子,骗子,除了坑兄弟啥也没做。要文没有文,要武没有武,但他能成为梁山大哥不是没有原因的,善于笼络人心,善于塑造自己就是他最大的才华。在梁山弟兄们的心中,宋江就是他们的大哥,他仗义疏财,为朋友两肋插刀,这也许在外人看来是宋江做做。但关键在于宋江知道梁山这帮人的脾气秉性,投其所好,抓住了这帮人的弱点,树立自己的形象,这是其他梁山好汉所不具备的,也是能成为梁山大哥必备的。


第二、看清自己,找好自己的位置

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时刻检讨自己,鞭策自己。努力看清自己,找好自己的位置,否则下场会很惨,看看晁盖就知道了。晁盖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仗义的人,待人热情,但读过水浒的人都知道他只不过是个冒牌大哥,实际上他也不适合做大哥,梁山上的人都是宋江招来的,人心所向是宋江。及早认清这点就应该及时隐退,完全可以避免曾头市的惨剧。



第三、进体制内可以,但要看清时机,不能盲目认为体制内的人都很滋润

宋江一心要待兄弟们进体制内,但殊不知进体制内也要看时机的。时机不对不但没有好处,还有可能万劫不复,死无葬身之地。现在也一样,去之前一定要三思,我适合做什么,适合在哪里?体制内对我有什么好处,企业又有什么好处,创业又会有什么好处,这些一定要想明白。


读书与论道


一部忠义水浒,用真实的历史环境作为背景,诠释了一百零八条好汉的热血故事。作者不仅描写了一群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而且让这些“英雄好汉”演绎着平凡人的故事,让我们在阅读这本经典名著时,能够深刻领悟看似简单实则非凡的一些人生大道理。而我,就从水浒这本书中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志当存高远和真诚待人

这两个道理主要体现在宋江身上。梁山在王伦和晁盖手上始终是籍籍无名的小股土匪。而当宋江放当老大后,他树立政治中心思想,整顿军务定下军规军纪,扩充地盘,招兵买马,广纳贤良,让梁山在短时间内焕然一新,一跃成为强大的势力集团。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有着高远的志向,志向越大方能走得更远!宋江就是想壮大梁山实力,让朝廷重视起来,这样招安的时候才可以待价而沽,为自己也为弟兄们搏个封妻荫子,光耀门楣。

在梁山,宋江文不能安邦服众,武不能定国安民,但是他却能成为梁山的老大,这主要因为他在对待众兄弟的时候,能够做到真诚待人。宋江的待人成功之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在别人最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最容易温暖人心。

面对困难不能逃避,要勇于担当

这个道理体现在杨志身上。杨志一生不顺,事事倒霉。但究其原因,就在于他遇事逃避,没有担当。花石纲落水他怕担责任逃跑了,正是因为他的没有担当,高俅不再启用他;生辰纲被劫他又逃跑了,最终落草为寇。

性格决定命运,两次遇到困难没有担当的落跑,注定了杨志一生坎坷的命运,正应了其“天暗星”的星号。

忍耐是有限度的,忍无可忍时无需再忍

很明显,这个道理体现在林冲身上。其实,忍耐也是一种个人素养和美德。但我们做人却不能一味地隐忍,否则就让自己陷入绝地。

为了能保住自己体制内的工作,老婆受辱、被人诬陷,林冲都忍了,直到人家把刀架脖子上他才醒悟。林冲的故事告诉我们,忍耐是有限度的,做人要自尊自爱自强,要有理有据有节的进行正义的自我抗争。

交友要谨慎,为人不可全抛一片心

说林冲当然少不了陆谦,从此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险恶。作为最好的朋友,陆谦为了自己的利益,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要害死林冲。其罔顾友情,利用熟人关系背后捅刀子的无耻行为,是值得每个人重视的。

生活并非一片美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因为时间、环境和利益等等关系而时刻变化。所以说,陆谦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了友情背后有可能藏着阴谋,满面笑容下有可能藏着龌蹉的心。交友要谨慎,凡事留个心眼,没有害人之意,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色为淫之媒,淫为祸之首

这个道理被潘金莲和西门庆诠释得淋漓尽致。因为自恃漂亮,潘金莲耍尽风流;因为耐不住寂寞,美人便放纵自己的欲望,最终不仅和西门庆淫乱不堪,而且还毒杀亲夫,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而浪荡公子西门庆也正是不管束自己的行为,放纵思想,色心不改,以美色为精神食粮,最终也把自己送进了鬼门关。

所以说潘金莲和西门庆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时刻要约束自己的欲望,不能随意放纵思想。

综上所述,就是我分享给大家的我在阅读《水浒传》这本书时学到的做人道理。阅者共勉!

(欢迎点击关注墨鱼轩书画,阅读欣赏更多文史典故)


墨鱼轩书画


对待技术型人才,如林冲、呼延灼、关胜等,跟他们谈理想。

对待管理型人才,如吴用,跟他们谈利益。

对待技术上有特长又三观不同的人,如武松、鲁智深,要跟他讲兄弟情义;

对待心腹,如花荣、戴宗、李逵,多跟他们一起喝酒吃饭;

对待追随者,如张顺、孔家兄弟等,啥也不用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就行。

对待潜在的威胁,如卢俊义,联合大家打压他,挟制他,然后把他当炮灰。

对待不够忠心的人,如李应、朱仝,把他们家人捏在手里就行。

如果遇上这样的BOSS,那么,

他跟你谈理想,你就跟他谈利益。

他跟你谈利益,你就跟他谈筹码。

他跟你谈情义,你就跟他谈理想(道不同果断分手);

剩下的人,路是自己选的,就等着被BOSS玩死吧……


Ta是无双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字面的意思是水边,指故事的发生地点在山东梁山泊。小说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表现了“官逼民反”的封建社会的必然规律,深刻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小说反映出许多道德观:除暴安良、劫富济贫、敢作敢当、重义气轻生死。《水浒传》教给我们的东西很多。《水浒传》是一个男性的世界,一百单八将当中只有三位是女性。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论「水浒传」中的女性人物》,下面还想继续《水浒传》中的女性话题,谈谈《水浒传》在如何处理夫妻关系问题上给我的启示。

《水浒传》一共描述了八对夫妻:及时雨宋江与阎惜娇,三寸钉枯皮武大郎与潘金莲,病关索杨雄与潘巧云,矮脚虎王英与一丈青扈三娘,小尉迟孙新与母大虫顾大嫂,菜园子张青与母夜叉孙二娘,刘高夫妻。我不想面面俱到,重点谈两对夫妻。

宋江与阎惜娇

严格来说,宋江与阎惜娇不是一对夫妻,阎惜娇只是宋江的妾。阎惜娇,是一个卖艺女子,随父母沦落到郓城,宋江见其可怜,便送了十两银子让其安葬父亲。不管什么原因,是爱慕英雄也罢,贪图钱财也罢,找一个靠山也罢,从书中的很多情节可以看出来,阎惜娇是爱宋江的。

可是宋江对阎惜娇不闻不问,冷眼相待。时间久了,阎惜娇寂寞难耐,与宋江的手下文书张文远通奸。在招文袋事件中,阎惜娇用晁盖的信威胁宋江,召来杀身之祸。

宋江冷落阎惜娇,是“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的封建思想观念在作祟。重兄弟情义,视女人为附庸,实际上是重男轻女的一种表现。卢俊义和贾氏,杨雄和潘巧云这两对夫妻的婚姻悲剧,都是卢俊义、杨雄不重视女性,对妻子漠不关心造成的。

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既要处理好与朋友的关系,更要多关心对方,处理好夫妻之间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

武大郎与潘金莲

潘金莲出轨,原因很多,首先是门不当户不对。武大郎出身卑微,身材短矮,无依无靠。潘金莲本是大户人家侍女,颇有姿色。因大户纠缠,未能得逞,怀恨在心,便把潘金莲嫁给了武大郎。还有王婆的撮合,有钱有势、英俊潇洒的西门庆的勾引。但归根结底是武大郎的性格造成的。

武大郎为了讨好如花似玉的老婆,唯唯诺诺,言听计从,在家中的地位如同奴仆。胆小怕事,懦弱无能。潘金莲打心眼里瞧不起武大郎,“武大那厮”成了日常口头语。武功高强的西门庆更是没把他放在眼里。王婆自然也是“看人下菜碟”。武大郎如果有武松的高强本领,估计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打铁还得自身硬,男儿当自强。处理好夫妻关系,丈夫必须有“大丈夫“”行为和能力!让妻子觉得你是一位真正的男子汉!


三尺讲台两袖清风


水浒传中人物所作所为,与当下人与人相处模式如出一辙,也有现实参考意义


拥有一项爱好或者特长,在任何时代都有可能成为安身立命,或者荣升竞阶之所长。书中第一大反派高俅因为踢的一脚好蹴鞠,写一手好字,在机会来临时,紧贴领导爱好,最终官至太尉。还有几位得以善终的梁山好汉是神医安道全,善于模仿名家字体的萧让,玉石雕刻家金大坚,还有制造火炮的雷凌振。这些人后来没有随宋江征讨方腊,作为技术官员都有了好的归宿。

宋江在梁山众将中既不是武艺高强之人,也不是官位最高之辈,能够领导一众落草之人,是有非凡的驾驭能力的,晁盖早亡,最初上梁山的几位兄弟宋江采取区别对待的方式,重用吴用,利用后来上山的诸多势力稀释晁盖帮,宋江利用其父收扈三娘干女儿之势,成功将王英一伙收归近臣。



许多评论为梁山英雄聚义除暴安良一片赞誉,实则这些英雄在社会中不是杀人放火之徒,便是失意不得志的边缘人物,宋江在道出其中深意,如果没有最终走向招安之路,这些人在后世记载中便是强盗草寇,绝不会被编入正史来歌颂,反面教材便是方腊一伙,称王称帝被剿灭之后,永远被扣上了蜗居山野的草寇之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