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32億元“助保貸”為復產企業紓困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李秉鈞 通訊員 李李

"這筆資金猶如一場‘及時雨’,極大地鼓舞了我們生產的信心。在政府與金融機構的支持下,相信我們一定能夠渡過難關!"3月8日,資興市良美鱘龍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吳元建高興地說,就在兩天前,公司與資興農村商業銀行簽訂了200萬元貸款合同,解了燃眉之急。

良美鱘龍公司主要經營特種魚淡水養殖和銷售,產品主要銷往廣東沿海一帶的酒店。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公司措手不及。"大部分酒店暫停營業,公司產品銷不出去,每個月還需要兩三百萬的飼料費。"吳元建說,一邊急需資金,一邊又無廠房等抵押物,無法辦理貸款,公司陷入資金鍊斷裂的困境。

在資興,和良美鱘龍公司一樣,受疫情影響,資金短缺成為困擾許多企業復工復產、達產達效的一道障礙。有的企業因停產無收入、資金未能及時收回、原材料採購等因素影響了資金週轉,有的企業辦理貸款又缺少抵押物。

為了破解這些企業復工復產面臨的難題,3月3日,資興市創新出臺《中小微企業"助保貸"及風險補償金管理暫行辦法》,推出“助保貸”業務。“助保貸”業務,是指由企業提供部分抵押擔保或繳納一定比例的風險保證金,政府提供一定比例的風險補償資金共同作為增信手段,並由政府對助保貸信貸業務所產生的風險損失按一定比例進行補償的信貸業務。

首期,資興市拿出1500萬元作為風險補償金,按照放大10倍的貸款比例,可撬動銀行貸款達1.5億元。"中小微企業白名單庫"中企業可採取稅銀貸、擔保貸款、抵押貸款等三種模式進行貸款,單戶貸款最高可達1000萬元。

文件發佈後,資興市相關部門特事特辦,積極對接協調,很快該市佰業鑫投資公司、和順科技印材公司、恆晟環保公司等4家企業獲得了首批1400萬元的"助保貸"。

企業有呼聲,政府有回應。疫情防控期間,資興市第一時間摸底篩選出103家有融資需求的中小企業,融資需求達52.25億元。同時,積極搭建政銀企合作平臺,暢通銀企溝通渠道,在不到一個月的短時間內,各銀行機構主動對接了52個項目,達成貸款意向46億多元。3月6日,在資興市2020年"助保貸"及銀企對接簽約儀式更是現場簽約了21個項目,簽約金額達32.73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