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如何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

周言华


对于学龄前(3-6岁)甚至2-3岁的宝宝,培养阅读兴趣可以参考一下方法,这也是我的一篇“高质量亲子阅读”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中写了这样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相信每一位热爱亲子阅读的妈妈听到这句话,都会有所动容。

对于每一个发自内心热爱阅读和拥有陪伴欲望的父母来说,亲子阅读都是一段非常美妙的时光。

今天,我们不讲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而是分享一些如何让我们的阅读变得更科学、更高质量的方法,让孩子们能够从亲子阅读中收获更多。

下面为大家分享高质量亲子阅读的八种方式。

1、 预读,找好角度,找好点。

我建议在亲子共读开始前,父母最好把书先看一遍,一方面,找到讲故事的角度,另一方面也找到可以给予孩子启发的点。以《大卫不可以》系列绘本为例,最开始拿到这套书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本书不能给孩子看。因为里面讲一个叫做大卫的小男孩干的坏事,我怕给孩子带去不好的影响,比如把那些坏事全学了。不过后来有位家长启发了我,就是讲故事的时候,可以去问一下孩子,这些行为他认为对不对,这样就会让孩子去判断而不是去学习。

所以说,在读绘本尤其是一些特别的绘本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先看一遍,心里有谱应该怎么讲,以及讲完之后怎么和孩子聊。这样才会给孩子更好的启发。

有心的父母甚至会去网上了解这本书背后的故事、作者的故事,在讲故事前做足功课,真的很好。

2、表演式阅读,让阅读更好玩

我在阅读的时候喜欢带点表演的风格,比如读到大灰狼或者老爷爷、魔鬼说的话时,我会变换声调,模仿他们的声音。或者在对话的是,用两种不同的声音读,这样绘本阅读就会变得很好玩,让小朋友很期待讲故事,觉得讲故事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有的父母讲故事,平铺直叙、缺乏抑扬顿挫,久而久之,可能会破坏了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3、改编故事结尾甚至改编整个故事,激发孩子创造力。

我家儿子今年4岁半,我记得他很喜欢听一个叫做《猜猜谁会赢》的动物故事音频。在这个音频中,爸爸会讲2个动物对战,最终会有一个动物赢得了胜利。而音频中的孩子会在节目的结尾对故事进行改编,让故事换一个结局。我觉得这样特别好,改编结尾会锻炼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让孩子像一个小作家一样去创作,让他知道结局并非一成不变,还有更多的可能。

其实,不仅结尾可以改编,整个故事都可以改编,我们可以在讲故事后对孩子进行引导。

人人都知道“3只小猪和大灰狼的故事”,有一本书叫做《3只小猪的真实故事》,就是对这原故事的一种改编,很有意思。这样的改编,相信在父母的引导下,孩子也会做到。

4、做好阅读记录,给孩子以成就感

家长可以每周、每月为孩子读过的绘本做一个阅读记录,可以在网上把绘本的封面找到,然后打印出来做到一个专门的本子里面。然后在一周或者一个月的结尾和孩子翻翻阅读记录,既有助于回忆绘本的故事,还能带给孩子阅读的成就感。

5、内容之外,封面、扉页、封底的介绍别错过。

除了故事内容,我建议爸妈们把封面、封底、扉页的文字都看一遍,看哪些是可以阅读给孩子们听的。有的绘本还会有讲读说明,家长一定要提前看一下。我发现,有的绘本会有作者的介绍,包括作者的一生、为什么会成为绘本家或者关于该本绘本的创作背景和灵感,这些内容可以在孩子心中埋下关于职业、关于创作的种子。

6、读后讨论,不能错过的亲子探讨时间

阅读后,很多家长会把书拿开或者马上换另一本书。其实,此时是亲子讨论的大好时机。我们可以针对书里面的内容,问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比如,你觉得这本书怎么样?你最喜欢书里的哪一部分,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比如,读那本著名的《爸爸,我要月亮》之后,可以问:为什么月亮会越变越小、越变越大?月亮真的可以摘得到吗?不过,通常有些问题是孩子没办法回答、甚至父母都没办法回答的,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要做好功课,既能够去解答孩子的问题,又提升了孩子的知识面。

7、让孩子给父母或者给小朋友读自己喜欢的书

讲故事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每次由父母来读,有没有想过让孩子来读他喜欢或者熟悉的书。在孩子自己讲之前,我们可以先和孩子一起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结尾”,或者按照故事必须具备的几个要素“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哪些人、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发生、结果如何”对故事进行复述,通过这样的架构和逻辑,加深孩子对故事逻辑的记忆,进而尝试自己讲故事。

不过,讲故事比较适合3岁以上的孩子。并且有的孩子不愿意讲,就喜欢听(比如我的孩子就是这样),这就需要家长们想办法去引导。比如,小朋友来家里玩的时候,引导他给小伙伴分享他喜欢的书,这个方法我试过,比较管用。

8、读好,多在读书之外下功夫。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除了刚才所讲的,预读、在网上查找书本的背景等之外,我们可以尝试去做更多。比如,收集孩子年龄段应该读的经典书目,然后通过购买、借阅甚至在网上寻找音频、文章、ppt资源让孩子的阅读量更多。毕竟,天下好的绘本那么多,父母是买不完的。又比如,多在音频平台看别的父母或者著名的儿童绘本阅读者是怎么讲绘本的,这样也有助于我们提高讲读绘本的能力。

很多父母在亲子阅读时,无意中让阅读不仅没起到应有的效果,反而带来不好的影响。

低质量亲子阅读的4大表现:

1、阅读速度过快,让孩子阅读走马观花

有的父母阅读过快,但自己却没有意识到。阅读过快会产生怎样不好的影响呢?会让孩子来不及欣赏绘本的画面和内容,而语速缓慢、适宜,就能让阅读过程变得很舒适。

如果不知道语速是否合适,我建议家长在下次阅读时,可以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你就会发现,自己的阅读速度是快、还是慢。

曾经我也是一个阅读速度很快的妈妈,但我自己并不知道,直到有几次在绘本馆给孩子讲故事,其他妈妈告诉我我才知道,后来我就非常注意把阅读的速度降下来。

2、将阅读当做任务,读完也就结束了

很多父母认同阅读的重要性,但在心理上却把阅读当成任务,虽然也愿意给孩子一本接着一本的读,但没有任何引导、交流、总结,孩子也只能囫囵吞枣。这种“只读书、不消化”的亲子阅读,让孩子总感到意犹未尽,像缺了一点什么,其实缺的是父母的用心,这样也是非常不利于孩子阅读能力、思考能力的培养。

3、一边讲一边指读,降低绘本的整体感受

绘本之所以叫绘本,也是因为它是以画面为主。但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尽快识字,在阅读时喜欢指着文字阅读,殊不知,这样的阅读提高的仅是孩子对文字的注意力,却让孩子降低了对画面和情节的感知,最终降低了孩子对绘本的整体感受。我认为,3岁以后,可以指读封面,绘本逐字指读真的不建议。

4、边读、边评、边说教,让阅读感受支离破碎

阅读时,有的家长喜欢边读边评论、甚至边说教。比如读到故事主人公做了不当的行为时,就说我们可不能这么做哦;或者说,我觉得他做得不对。这就好像突然插播广告或者突然跑出一个人来评论故事情节,非常不利于保持绘本阅读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有些书,比如文字很少的书,可以一边读,一边进行适当的询问互动,引导孩子去思考、回答。如果希望向孩子传递故事的教育意义,可以在阅读完成后进行。但切不可过于说教,让孩子感觉父母阅读的目的特别功利。

相信以上几种低质量阅读的方式,不少父母都曾经有过。


我们希望孩子能够通过阅读,收获对美的鉴赏力、对故事的理解力、对世界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收获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那么,父母们就必须用正确、科学的方式展开亲子阅读。

每个父母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都会找到更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甚至会开发出独特的绘本阅读方法,欢迎您与我探讨。


妈妈关注


这个问题,是我的亲生经历。分享给大家!

我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我在大女儿开始会说话时就开始每天晚上睡前对她讲故事,她听得津有味,有时我把自己讲快睡着了从而讲错都不知,而她还摇晃我说,妈妈故事不应该这样的……

在她三岁进幼儿园我就开始给她买带有拼音、图的字、词组、小故事的书,她爱不释手。大一点给她买童话故事,名人故事……

大孩从小受我的影响因此她爱上了阅读。于是她在小学一年级就会把一篇看图写话写得栩栩如生,能把自己与大自然容入的景意表达的淋漓尽致,老师见我一次夸她一次,我真的也乐了。

但由于工作生活的原因,二孩的到来,对他没有太在意文化熏陶于是二孩至小学三四年级都还写不好作文。

我刚始急了,因为他不爱看书,就即使把书搬到他卧室他也无动于忠,没办法,只有从白忙中抽时间和他一起看,看见我在学习,阅读,他也进入了学习阅读状态了,看着他自己打稿,自己完成好一篇作文,看着老师为他的美评,我乐了。

我深知阅读的重要性,也知道阅读不分年纪,不分早晚,只要为孩子作好榜样,应该是值得的!




芳沁


从自己喜欢看书的经历来说吧。

小时候家里有许多发黄的线装书,父母虽然都是农民,但父亲受祖父的影响,读过许多书。那时候农村娱乐的方式很少,到了晚上,就有几个近门的邻居到我家听父亲讲书里的故事。自己刚刚懂事,也跟着几个邻居听得入了迷,第二天就找到昨天父亲讲的书,看着里面的插图,想象之中,就像书里面的内容可以看懂似的,对书产生了兴趣。


后来上学了,对书上的字认识的由少到多,也开始拿着书给同伴们讲书里面的故事。看着小伙伴们入迷的情景,感觉自己很了不起,就这样,对于看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这样书伴随着我,成为离不开的好朋友。由此,我总结了一下培养孩子读书兴趣的方法:一、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陪孩子一起读书。因为孩子不识字,可以先把书中的故事情节讲给孩子听,让他们了解书的神奇,让书对他们产生吸引力。

二、孩子识字的时候,可以给孩子买一些他们能够看懂的书。不懂的内容,你也可以帮他理解,然后要学会倾听,听孩子把书里面的情节讲给你听,培养孩子成就感和自信心。三、随着年龄增长,要让孩子把读过的书的内容写下来。虽然孩子也可能抓不住重点,但也要给予表扬和鼓励,有条件的话,可以给他们指点,教会他们概括故事的情节,然后试着让他们根据概括的故事情节讲故事给你听。
也可以鼓励他们给伙伴们讲故事,这样下去孩子会有一种荣誉感,时间长了你想不让他们看书都不可能。有兴趣的话,你不妨试试。


初中语文王老师2


说“沉重”,负责人的说,不太好回答。就我个人“喜欢读书”的经验,谈一点感受:

一、我个人小时候,并不爱读书,但有一个爱好,就是劳动,我小时候,经常是吃不饱肚子的,但只要干家务,就能吃饱,因此上,擦桌子扫地,我经常抢着干,关键是能吃饱肚子。后来,在老家农村,还是这个问题,常常吃不饭,那有心思读书,不怕笑话,在我上三年级时,常常为吃一顿饱饭,要跑“十五里”路,从我老家到我“外公”家,美美地吃两天饱饭,二年来,回到我家,学是没有好,但是劳动委员,却给“承包”了,因此上,思想上长起没有读书的爱好,就是爱玩,爱爬高摸底,总之不安生,为此,没少唉打。高中时,人们都比较紧很,抓紧读书,邻居家的小孩都不出来玩,我便回邻居家的大人,有大人说:我家孩子不做作业,整天看小说,有大人说,我家孩子做作业看书,准备考大学,而我的思想深处,就一个理念、当工人,这是我真实想法,也是这么做的。说起读书,还是参加工作后,我被调到基层团总支,当干事,做青年工作,要“吹、拉、弹、唱”,样样行,可我什么都不行?因此,干了一年,就被“驱除”掉,这对我刺激很大,从此,我发奋读书,心理想一定要做一个“有出息的人”,可这一读书、我的天哪!我刹不住车了!三年、整天都是读书,除了上班,下班就看书,反正图书馆的读、尽你读,随着社会上的“读书热”,我真的成了读书迷,就为了读书,从铜川矿区,调到咸阳,除了上班就是看书,简直不是一班的“书迷”,直到29岁结婚,有孩子后,才有所收敛,但喜欢买书看书的“毛病”从没有终止过,由于时间关系,大部分“书”都没自认真读,这是我感到很可惜。说这些,读书的兴趣,关键在于“激发孩子”的自觉意识。让孩子自己认识到“读书”的意义,并选择自己的爱好,自觉读下去,这个“启蒙教育”的任务,就完成了。个人感受,仅供参考!



湿馨爽谈


说到阅读习惯,我很有话说,因为家有一枚喜欢读书的胖妞。昨天晚上的阅读时间,我家这枚四年级的小胖妞从书架上抽出来两本书:余华的《世事如烟》和蔡崇达的《皮囊》,这原本都是我自己的书,现在这个四年级的小孩也开始看我的书,我有点刮目相看。


我是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的呢?

首先,幼儿时期。孩子还小的时候,我就在能力范围内给孩子买绘本,虽然不到,但是我觉得为孩子的阅读习惯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为绘本一般比较生动,画面感强,孩子也喜欢看。


其次,过渡阶段。孩子学习了拼音以后,就给孩子买了一些带拼音的书籍。比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各种童话故事书。还买了拼音版的四大名著,这些书也都配了生动形象的画面,孩子有兴趣看,也有兴趣读。


再次,家长的陪伴。家长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自己就要先做到。如果你自己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你的孩子也会是那样。所以放下手机,拿起一本书,就是最好的亲身示范。


最后,感受阅读的乐趣。多带着孩子去图书馆看看,感受一下那里的读书气氛。可以把孩子的朋友组织到一起,组织大家一起来个小型的读书会,及既增进了孩子们的友谊,也在孩子们中间创造了很好的读书氛围。


每个孩子都是唯一的,性格兴趣不同,所以家长要试着自己得心应手方法让孩子爱上阅读,有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妈妈感觉很幸福,这是我自己的亲身体验。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我是一名有一儿一女的宝妈,毕业于教育类专业。喜欢孩子,更喜欢和孩子打交道。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我们一路携手,共同成长。

余争的世界


我娃5岁,从6个月开始,每天坚持“亲子共读绘本”,现在,她即爱自己看绘本,也爱听我朗读章节故事。从3岁开始口述日记,如今每天最高单篇可讲五六百字,表达能力上优于同龄人,说说我的经验。


1:家长爱阅读

我爱读书,但接触绘本还是当妈以后。孕期读了大量育儿类的书,深信“阅读习惯要从小抓起”,爱看书的家长,孩子更有可能爱看书。

当妈后(又是独自带娃),基本没有整块时间看书,我就充分利用碎片时间,确保每天阅读,在孩子眼里、心里,都认定妈妈是个爱读书的人,觉得“爱读书”是好习惯。

2:设置购书预算

我家经济条件差,生活简洁朴素,尤其是全职带娃后,收入有限,手头更紧,但即使如此,我每月都会设置购书预算。平时会刻意收集优秀绘本书单,每月按预算购买。


有时,我会用超出预算的钱买书。比如给孩子买了一件新衣服,我就会用同样的钱给孩子买书,即愿意花钱打扮孩子,也愿意花钱给孩子买书。

3:打造到处都是书的环境

我家基本没有家具,但有一面书墙,还给孩子置了个专属书架,床头、餐桌、厨房、马桶边、洗衣机上,都放了书,营造“随时读书”的环境,实际上我自己看书也是随手拿起随手放。


让书本随处可见可得,让书成为孩子最好的玩具。带孩子外出时,我都会在包里装两三本绘本,当孩子无聊时就讲故事。

4:经常带孩子逛书店

节假日我带孩子最常去的地方,不是游乐场,而是免费的图书馆或者书店。

孩子3岁时有了自己的借书卡,她在童书区,我在成人区,各自安静看书。到书店买什么书、图书馆借什么书完全由她自己决定。

5:用书当礼物

我小时候,最喜欢的礼物就是“书”,成人后,我也喜欢把书当礼物送给小朋友。我家孩子每年生日,礼物包里总会有一本童书。

四岁时,为了得到一套《叶丽罗》的书当礼物(那套书比较贵),提出不要生日蛋糕,不要其他礼物,让我觉得很是欣慰。

孩子能够爱书、爱阅读,是父母的期盼,唯有父母以身示范,打造阅读环境,从小开始,用心培养,才能使孩子成为爱读书的人。


绘本讲师妖妈


这么说吧,我儿子还不会说话时候,也就是在13个月左右的时候,我就开始买了绘本回来,读给他听,刚开始的一个月,我在床上读的时候,我儿子根本就不知道我在干嘛,他玩他的,我读我的,就这样持续了一个月以后,他被绘本上的彩色图案吸引了,躺在我的怀里,静静的听我读,我知道我的目的达到了。看到这里,有读者肯定觉得我在胡扯,十几个月的孩子,话还不会说,更不可能听懂你在说什么。

鉴于保护我儿子的隐私,我给他读书的视频不能放到这里。

但是我确实就那么做了,接下来一直到上托托之前,几乎每次的午睡,我儿子都是听着我或着我老婆读的绘本睡着的,说实话,这样做了好处就是:创造了丰富的语言环境,也让孩子在潜意识里觉得读书就像每天要吃饭一样是必需的。我儿子到了二十五个月还不怎么会说话,只能说一个字,但是我们不急,我们就每读绘本给他听,他能不能听得懂,我们都无所谓,每次看我们买新书回来,他都开心的不得了,就像你给他买新玩具一样开心。就在突然的某一天他开口说话了,而且是什么都会说的那种。也非常喜欢看书。

所以,我说这么多,总结一个原因:想要孩子有阅读兴趣或者爱读书,首先父母自己就爱读书,给孩子创造一个爱读书的环境。如果一个家庭里带字的书除了家用电器的说明书之外,就没有带字的纸,大家你们认为这样家庭的孩子会对阅读有兴趣吗又或者说他学习成绩会好吗?







奇葩惊闻记


我以前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后来一直从事财务工作,但对文学的欣赏一直没断,也没改。也喜欢朗读,记得我还在怀孕时,就给女儿读古诗,也就是所谓的胎教,后来女儿出生后,我每天晚上睡觉前依然给她读故事。渐渐地女儿也喜欢文学,也喜欢看书。都说言传身教,孩子永远在模仿我们。既使是在叛逆期,她他们嘴里反对你,但依然偷偷在模仿我们。所以我始终在学习,深怕有一天赶不上女儿的思维。

现在好多媒体也在参与,但最近对喜马拉雅挺喜欢的,不但可以听优秀人士的朗读,而且还可以自己尝试。慢慢养成习惯,就好了。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学会生活感悟人生


这样的问题我回答了很多次,但是看到还是很想来回答下。因为我自己也曾经有这样的困扰,想让孩子多看点书,但是孩子死活不看。

我女儿一岁半的时候,每次让她看书,她都摔到一边,死命抢我手机。

我就觉得,这孩子,小小年纪就不爱看书,还抢手机玩,真是翻天了。

后来,我慢慢发现,其实原因在我和她爸爸身上,我俩对着她的时候,除了陪她玩,其他时间都会经常看手机,她爸爸看小说,我看视频,总之手机不离手。

因为我们的“示范作用”,我女儿一点也不爱看书,就喜欢跟我们抢手机,因为她觉得爸爸妈妈都在玩手机,我也想玩。

所以,题主说的,如何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很简单。

首先自己要放下手机,拿起书本。

你不爱看书,总爱刷手机,你的孩子怎么可能会爱看书?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子,就自己先成为什么样子。

要知道,爱玩手机的父母,永远教不出爱读书的孩子。

其次,家里要有读书的氛围。

这个要根据各家情况具体分析。我家是这样的,每天晚上,电视关掉,手机放下,开始看书,爸爸看他的专业书,我看我的书,女儿会拿着自己的绘本书看,有时候也会请求我为她解读。

专门买了一个书架,摆在显眼的地方,为的就是大家可以随手拿起一本书。

最后,培养孩子读书兴趣,父母引导很关键。

我从小都是给我女儿读绘本,不是小声讲解,而是大声朗读,她很喜欢听我读,我们一起读书特别开心。

除此之外,选书方面,父母也要慎重,不要以为孩子还小,买书的时候就可以随便。其实孩子的书最应该买经典的,质量好的,画面清晰的。

我见过很多家父母,对孩子什么都舍得,唯独买书不舍得,给孩子买的那些书质量之差,味道之大,真的让人很无语。

总而言之,父母放下手机,慢慢引导,每一个孩子都会爱上看书的!


我是唯唯豆奶,全职妈妈,家有两岁宝宝一枚,专注育儿、婚姻和情感,想要获取更多育儿和情感信息,请关注我!这是我的第96个回答,如果你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交流!

唯妈养娃


对于如何培养儿童的读书兴趣,我只有一个答案:身教言传。

平常大家习惯于说言传身教。但我强调把身教放到言传前面。

相信对于每个孩子来说,在学习方面对其影响较大的始终是父母和老师。

所以我认为,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都要注重以身教言传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举个栗子:

来看看我嫂子怎么管孩子的吧。嫂子很喜欢打麻将的,但自从孩子上小学开始,周一到周五不打麻将了,周六朋友约了打麻将的话,也会征得孩子的同意才会去。

然后,孩子放学回家,嫂子除了洗衣做饭做家务之外,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嫂子不是看电视,而是在旁边看看书,学点东西什么的。

不看电视,连手机也很少玩。

因此孩子也非常自律。手机和电视对他的诱惑力都不大。只有在放假的时候偶尔看看,并且自己会规划时间,比如半小时,这都是他自己安排哈,他自己说半小时,那半小时以后,他就不看了,干别的,哪怕是玩一会别的东西。

最后我想说,孩子的模仿能力是相当的强的,这个相信所有做了父母的人都有体会。你在做什么,孩子全都看在眼里。做比说更有力量。

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要先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


我想坚持一生的事:读书、写字。——沙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