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玉米秸秆还田,为啥还要撒尿素?

新大风歌


大家好,我是秦农视野。玉米收获以后,秸秆粉碎还田,这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因为不但省去了人工处理秸秆的麻烦,秸秆还田还可以增加田地的肥力,使接下来将要播种的冬小麦茁壮成长。那么,秸秆还田时为啥还要撒尿素?



第一,加速微生物对玉米秸秆的分解腐化。微生物的生长是以碳素为能源,氮素为营养的,而玉米秸秆碳含量较高,使得还田后土壤中碳元素徒增,造成碳氮比迅速升高,微生物的繁殖由于碳多氮少而失衡,对玉米秸秆的分解腐化能力也就下降。我们知道,尿素是由碳、氮、氧、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白色晶体,同时,也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含氮量最高的氮肥。这时候撒入尿素可以有效补充氮素,平衡微生物的碳氮比,恢复并加速微生物对玉米秸秆的分解腐化能力。


第二,补充麦苗对氮素的吸收,为增产增收提供肥力保障。玉米秸秆还田后,土壤中碳素比例迅速增加,微生物为了平衡自身生长所需的碳氮比,它必然会从土壤中吸取氮元素,这时候由于微生物的争肥,麦苗从土壤中就很难再吸取到生长所需的氮元素,如果氮元素不能得到及时补充,那么麦田就可能出现缺苗、苗黄、苗弱等现象,影响产量。所以这时候撒入尿素,可以及时补充麦苗生长所需的氮肥。

其实,玉米秸秆还田时,除了撒尿素,还有几点需要注意:

1.粉碎的秸秆不可过长过粗,不然得不到有效分解,难以完全腐化。

2.秸秆还田后要深耕一遍,使土壤、肥料、和秸秆充分混合。

3.如果土壤墒情不好还需要浇水,但田地不能积水,保持土壤墒情良好即可。

大家觉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点赞哦,谢谢支持。


秦农视野


玉米秸秆还田撒上尿素这是错误做法,或许是老农民不经意的一行为传下来的,就象草木灰混粪水作肥料一样,被许多农村农民沿用至今而不知错误一样。


玉米秸秆的腐烂是靠菌类行为,菌类只对有机物感兴趣,对无机物的尿素是不感兴趣的,尿素撒入玉米秸秆中,只能减缓菌类对玉米秸秆的利用,我们在做食用菌中发现培养基中加入无机成分越多,菌类菌丝越不生长或生长缓慢,要待尿素等氨成分挥发完后才能利用,氨成分对菌类是有抑制作用的,有人认为玉米秆,甘蔗渣含糖量高,碳源过足,为有利于菌类分解木质素,粗纤维等,提高一下氮源比,加入尿素,而菌类是没有利用无机氮源的能力,只能在某些特砞因子诱导下,将无机氮源转为有机体的氨基酸才能利用,而在玉米秆入田后,玉米秆干燥吸水,并没有植物帮助制造成氨基酸,而尿素又在溶解中使菌类不得发展,反而是减缓了玉米秆的腐烂。


在一切加速腐烂过程中,加入无机盐类都有可能减缓腐烂速度,最好是原汁原味的最易腐烂,我们家中腌酸菜你可以发现,加入盐,那腌菜很难腐烂,还有就是隔绝,减少空气流动(氧气),也能减缓腐烂,还有是低温,温度低于菌类活动范围,植物不易腐烂。

玉米秆的原田,多是玉米收获后,除东北外,气温适应于菌类活动的,我们如果将粗秆粉碎,只要浇上水湿润,在田中挖出沟道填埋下玉米杆屑,时常浇水湿润,玉米秆屑还是很快被菌类侵染腐朽的,这些腐朽后的就是得好有机肥,又能增加土壤的疏松。我个人认为不要添加任何无机物了,那样抑制着菌类对玉米粉屑腐朽速度,减少着玉米秆屑上菌类数量,可以在还田填埋好玉米秆屑后,所播种的其他植物生长中撒些肥料尿素,这样对植物生长有利,也能不影响着玉米杆腐朽速度,不然大量玉米杆屑在土壤中严重影响到其他播种的植物根系发展。


老艾叶


说实话我本来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但看到各位老铁回答的不是网上搬运的就是回答的不够准确,我就厚着脸皮来回答一下(开玩笑,逗一下大家):玉米秸秆还田使用尿素的原因是:1、有机物在粉碎后翻入土壤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腐烂发酵,而有机物在粉碎后发酵的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量的N元素,来保证整个发酵过程的快速完成,否则在发酵的过程中会吸收来自土壤中的N元素,那么这样是必会造成土壤中N的缺失,

2、如果在移栽或种植下一茬作物前秸秆还没发酵完成,发酵过程会持续,待移栽作物后,会表现出土壤缺N,地温高,还有可能烧苗。




华仔的生活


随着咱们老百姓环保意识的提高大家对于玉米秸秆还田都有了统一的认识,即都会选择把玉米秸秆还田而不是焚烧秸秆。对于玉米秸秆在还田的时候为什么要撒施尿素呢?


主要是防止玉米秸秆还田以后,在土壤中进行发酵腐熟的过程中需要吸收氮素。撒施了含氮的尿素或者说碳酸氢铵就是为了更好的让土壤中的碳氮比达到适宜微生物分解玉米秸秆的比例。

玉米这几年在我们豫东地区的种植面积也是呈逐年增加的,因为种植玉米相对于花生,朝天椒和红薯要省事省心省力一些,况且这几年玉米的价格行情比较稳定,所以就造成了玉米的重茬种植比较严重。同时由于环保的需要,玉米秸秆不能焚烧,也只能通过秸秆还田的方式来处理。

玉米秸秆还田处理的好的话其利大于弊,玉米秸秆会携带病虫害,所以在玉米秸秆还田的时候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够再喷施一遍杀虫剂,同时根据土壤墒情也可以选择撒施碳酸氢铵,碳酸氢铵挥发性强,挥发的氨气能够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杀死地下害虫以及其虫卵的目的。一般一亩地可以撒施尿素30-40斤,碳酸氢铵100斤左右。

撒施尿素也能够起到很好的底肥的作用,同时也要注意玉米秸秆还田处理的方式以及耕翻的深度。


玉米秸秆在土壤中被分解需要吸收大量的氮,氧气。所以通过撒施尿素可以防止种植小麦的时候出现出苗低,苗黄,苗弱甚至起苗的现象。

玉米秸秆粉碎不能太长,最好不大于10厘米,翻耕的深度也要合理,一般埋入10厘米的土壤中,并且时间最好在7-10比较合适。

对于玉米秸秆还田处理由于大家都觉得比较麻烦,其实应该选择更好的一种处理方式比较好,即把玉米秸秆通过打捆机打捆的方式,把玉米秸秆做成青储饲料比较好,这样不但能够减少种地的投资成本也能够增加咱们老百姓的收入。


豫东小农


玉米秸秆还田,还要撒尿素,这个事,只能在南方会这么做的,在我们东北地区的农村,压根就没有这么做的,南方地区,玉米收购完了之后,现在不让焚烧玉米秸秆,也只能把玉米秸秆粉碎还田了,要不粉碎还田的话,玉米秸秆横七竖八的在玉米地里,也无法播种小麦了,所以也只能粉碎还田了,至于玉米桔杆粉碎还田,还需不需要撒尿素的事,在这里说说我的看法吧!

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还需要撒尿素,说是为了加快玉米秸秆的腐烂速度,防止腐烂过程中碳氮失调,可以对氮素进行中合,或者说,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撒尿素的话,就是可以加快玉米秸杆的腐烂或者腐熟成度,让腐烂的玉米秸杆可以变成肥料,并能与土壤有机的结合,最后玉米秸秆变成的肥料可以给小麦提供营养的。

可是在我们东北地区的农村,这就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了,也是多余的了,而且也是浪费的了,东北地区玉米桔杆粉碎还田之后,还要等到来年春天四五月份才能播种玉米的,其实,东北地区粉碎的玉米秸秆也不是需要它腐烂变成肥料,既使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变成了肥料,也没有多大肥效的,而是实在没有办法处理掉了,才粉碎还田的,粉碎还田的玉米秸秆还有一些病虫害,也一并埋到了地里,在来年春天的时候,这些病虫害可能会还会对农作物造成伤害的。

玉米秸秆粉碎还田,一亩地需要撒50公斤碳酸氢铵,或者撒30公斤尿素,如果碳酸氢铵0.9元钱一公斤的话,那么,每亩地撒50公斤碳酸氢铵就是45元钱;如果尿素2元钱一公斤的话,每亩地撒30公斤尿素,那就是60元钱,这样看来,这也是一项投入,也是一项不小开销的,那么,玉米秸杆粉碎还田,不撒尿素可以不可以?肯定的回答,也是可以的!

玉米桔杆粉碎还田之后,都需要深翻地进行处理的,一般的情况下,粉碎还田的玉米秸秆深翻地的话,都会深翻到地下30公分左右的,小麦在播种的时候,深度在3至5公分就可以,从3至5公分到30公分这段距离内,至少还有25公分的深度,这25公分的深度,完全够小麦主根生长需要的,小麦的主根也是完全可以深扎在没有玉米桔杆的土壤之中的,一点也不影响小麦扎根的,所以,为了省下玉米秸秆粉碎撒尿素的钱,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的时候,还是别撒尿素了,留下尿素等小麦长大了,需要的时候再撒吧!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到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从善如刘L


玉米秸秆还田,为什么还要撒尿素?

不论玉米秸秆还是稻草还田,都得配施氮肥,从理论上讲,还田的秸秆在腐烂过程中,依靠微生物的繁殖分解,它们在繁殖分解过程中,需要氮素营养的参与,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才发现,诸如水稻也好,玉米地下茬亦是,都会落黄缺素,它的原理是叫碳氮比率失调。正常情况下土壤中的碳氮比是25~35:1,秸秆还田之后,它的碳氮比成了70~85:1,大大超出了正常水平,是土壤中的微生物与作物争夺氮肥的结果,所以只能通过增施氮肥,耒解决碳氮比率失调的问题,确保下茬作物的生长正常。

实践证明,旱地上的秸秆还地,只要配合尿素施用,不仅不影响下茬,而且对于土壤的攺良和作物的后劲都有很大的作用。所要注意的是,旱地秸秆还田要及时䃼水,稻草还田要及时落干露田,防止还原物的积存。



天天行3


大家好我是山西小路,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种植玉米秋天六百亩,欢迎大家交流
秋天到也是玉米成熟收割的时候。
玉米收割后,它的秸秆就成了最大的“难题”。因为现在大部分地区都在禁止秸秆焚烧,所以不能像以前那样通过焚烧直接还田。现在玉米秆要想还田的话,只能将其切碎或者粉碎成小段,然后直接还田。就算是玉米秸秆还田了,农民还是会撒尿素,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主要原因是秸秆在被土地分解的同时,需要一些氮素来中和,不然很容易发生秸秆与农作物幼苗抢夺氮素的情况。
为了不发生这种情况,而导致麦苗因为缺氮而黄化、瘦弱及生长不良,农民在秸秆还田后,在表面撒施碳酸氢,然后载进行深耕。
一般秸秆还田后,需要被埋在10厘米下的土层中,然后耙平压实,还要记住本田的秸秆不要还到其他田中。另外,因为秸秆本身需要吸水的原因,会导致土壤的含水量下降,所以需要及时浇水,加速土壤的沉实,促进饥饿感与土壤的紧密接触,防治空洞。
秸秆还田数量要根据水源和耕作条件而定,原则上应保证当年还田秸秆充分腐烂,不影响下茬耕作,每亩还田秸秆以300-400公斤为宜,过多会危害下茬小麦根系的生长。在说还田到了地理,没有雨水难以腐化,也没有化肥有劲,所以感觉离不开费,还田只是响应国家政策,种地也省事,个人观点,我是小路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bc94eab492674046ac5defb7eec7ec19\

小路生活录


根据玉米生长的需肥规律和需肥特点,应选用高氮、低磷、高钾的复合肥,一般选用氮含量20%左右、磷含量10%左右、钾含量15%左右;不宜使用氮、磷、钾均衡的复合肥料作底肥。另外根据玉米的需肥规律和需肥特点,选用高钾的肥料,可以增加玉米的抗逆性和促进玉米后期增重,以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重施底肥和玉米生长期追肥相结合。一次施足底肥,因为玉米生长期较长,会不同程度上造成玉米后期脱肥,影响产量;另外一次性施入底肥,用量大,易烧苗,会给玉米一播全苗造成影响,所以应玉米底肥和追肥相结合。一般每亩施用优质复合肥20~25kg。在玉米生长期追施尿素20 kg,这样施肥既能保证玉米整个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也不易造成烧苗,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和减少养分流失。底肥最好不要单独施用磷酸二铵。玉米底施肥属于三元复合肥,含氮、磷、钾三种元素及部分微量元素,而磷酸二铵属于二元复合肥,只含氮、磷两种元素。玉米生长需要氮、磷、钾三种元素,且钾肥的需求量较大,所以选用玉米底肥时应选含钾较高的三元复合肥。如果施入磷酸二铵,最好与钾肥配合使用。施肥,是指将肥料施于土壤中或喷洒在植物上,提供植物所需养分,并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农业技术措施。施肥的主要目的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培肥地力以及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合理和科学施肥是保障粮食安全和维护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施肥的主要依据是土壤肥力水平、作物类型、目标产量、气候环境以及肥料特点,从而选择合适的肥料,估算所需要肥料用量,并确定施肥时间和施肥模式,依据施肥时间的不同,可分为基肥和追肥,依据施肥模式的不同可分为撒施、冲施、穴施、条施等;撒施和冲施有利于养分的扩散,施用方便,但养分损失大,利用率较低;穴施和条施养分损失少,利用率高,但要消耗一定的机械能;随着现代精准农业的发展,精确施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施肥模式。






e起来


玉米秸秆还田虽然有一些弊端,但是对于改善土壤的物理丶化学和生物学性质,提高肥力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玉米秸秆的主要营养素含量(占干物重比例)%:氮0.5-0.9,五氧化二磷0.34,氧化钾1.4-1.6,全国几亿吨秸秆的营养物质相当于数百万吨化肥。

秸秆还田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玉米秸秆自然腐烂所需的时间较长;(2)由于秸秆还田造成土壤松散、易失水失墒和影响小麦等后茬作物耕作,以及种地成本的增加。

其好处是:(1)改善土壤结构性,微生物分解秸秆后会产成多糖和腐殖质,可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水稳定性。(2)固定和保存氮素养料,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3)促进土壤中植物养料的转化,提升难溶性磷`钾的释放,提高有效肥力。(4)秸秆还田还能减少焚烧时的烟尘污染。

但是秸秆还田还是需要一定的技术要求的:其一,秸秆粉碎,并翻深20厘米以上。秸秆粉碎较烂,利于秸秆腐败。

其二,秸秆腐败需要一定的墒情,比较适宜的土壤水分含量为20%左右。

其三,秸秆还田后,腐败过程中需要氮素来满足微生物分解秸秆,一般情况下适宜的碳氮比为25:1,而玉米秸秆的碳氮比为48:1,碳多氮少时,微生物繁殖受抑制,数量少,有机质分解慢,必须加入氮素来调节碳氮比,以加快秸秆的腐败速度。以每亩适宜还田秸秆干重200-300公斤计,一般情况下增施纯氮2-3公斤,折合尿素4-6公斤左右,碳铵11-16公斤左右。还可配合施入过磷酸钙,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另外,玉米黑穗病发生严重的地块,秸秆最好不要直接粉碎还田,因为会增加来年玉米黑穗病的发生率。可以带出田间集中深埋,并撒施一层生石灰等灭菌消毒。


102705716761五福


冬天和早春山上没什么草,老牛的主要食物就是玉米杆了。记忆中老家玉米杆是不焚烧也不还田的,全都背回家储存起来给牛做夜草或者直接铺一些在圈里放牲口更暖和。牛吃不完的就在牛圈里分解发酵,开春就可以当做农家肥再背到地里。近年来牲口养得少了,也有的直接就放烂在地里了,秸秆还田还要加尿素,个人认为原因如下:

1. 为细菌提供营养,加速秸秆腐烂

有的就秸秆就直接扔在地里,有的用机器粉碎的时候仍然还是很大段。秋冬季节南方风大,秸秆上的水分蒸发快,基本就是干草段,没有分解发酵,并不能等同于农家肥。最好是将秸秆埋在土里,细菌在分解秸秆时候需要一种营养素,这种营养正是氮元素,尿素是常见的高氮肥料,也就是最佳的选择了。有氮元素的存在,细菌的繁殖和分解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能有效加速秸秆的腐烂。

2. 防止碳氮比例失调

在南方玉米收完后就开始种小麦了,有的田地出现小麦出苗率低、苗黄或者苗弱。其实这种情况就是微生物与作物争夺氮素造成的,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将秸秆粉碎后埋在10公分左右的沟里,然后在秸秆上撒碳酸氢铵或者尿素,每亩大概50公斤碳酸氢铵或者25公斤尿素,通常撒尿素的较为常见。

3. 防止病害传播

秸秆还田时几乎都是全部还田,这就存在于有的带病的秸秆也留在了田里的情况,对于下一季作物的成长有害,而尿素可在起到壮苗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病害的发生。同时可起到调节土壤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