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84岁的“白肺”患者洗肺后恢复正常,洗肺如何进行?

前些天,我们看到了新冠肺炎亡者尸体解剖的报告,死者肺部损伤明显,肺脏的切面可见大量粘稠的分泌物从肺泡内溢出,提示新冠病毒主要引起深部气道和肺泡损伤为特征的炎性反应。今天,我们看一了振奋人心的消息,一位84岁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肺部完全变白情况下,经过肺部清洗两天后却接近正常,这让法医刘良教授激动不已,称振奋人心。我就心想,洗肺在我们尘肺患者中是家常便饭,时刻进行着,要是早些知道患者肺部就是大量分泌物阻塞导致病情加重恶化,要是早些我们开展肺清洗项目,那不就可以挽回更多的人!太可惜了!

84岁的“白肺”患者洗肺后恢复正常,洗肺如何进行?

我们先看看这次新冠肺炎致导的“白肺”是什么样子的,为啥肺炎患者有可能出现白肺呢?

肺炎病毒侵犯到我们的肺泡以后,会导致肺部细小的肺泡出现肺不张或者是渗出,这样就会增加了肺部的密度。当累及的肺泡比较少时,导致肺病变的组织不是特别的多,范围也没有那么广,所以在ct的影像学表现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小的斑片影或毛玻璃影像。如果病毒致病能力很强,患者抵抗力又比较差,病情进一步进展,受累及的肺部组织越来越多,发生实变的肺脏范围越来越广,那么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白肺”!

84岁的“白肺”患者洗肺后恢复正常,洗肺如何进行?

肺清洗是什么回事呢?如何进行?

肺灌洗本来是针对尘肺病人始终存在于肺泡的粉尘、炎性细胞和致纤维化因子而采取的治疗措施。此项技术不但通过清除粉尘、炎性细胞和致纤维化因子改善肺功能和清除胸闷、气短症状,最重要的是通过减少粉尘的继续侵蚀而遏制病变的升级。通过肺灌洗后能将沉积在肺泡腔及细小支气管的粉尘、以及尘细胞清洗出来,通过灌洗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而且可以遏制病变进展,延缓病期升级,减轻气道阻力,弥散功能明显改善,动脉血氧合压有所提高,进而恢复体力,增强体质。

84岁的“白肺”患者洗肺后恢复正常,洗肺如何进行?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ronohoalveolarlavage,BAL)是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是利用支气管镜向支气管肺泡内注人生理盐水并随即吸出,收集肺泡表面有效液体,检查其细胞成分和可溶性物质的一种方法。有全麻下经卡伦双腔管行一侧全肺灌洗、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两种方法。临床用于诊断多种肺部疾病,如肺泡炎、肺纤维化、石棉肺、肺癌、肺囊虫病、肺泡蛋白沉积症等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以及研究肺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评价疗效和预后等。

84岁的“白肺”患者洗肺后恢复正常,洗肺如何进行?

“白肺”患者洗肺后为什么可以恢复正常?

我们把气管比喻为长江,支气管为支流,细支气管为支流的支流,支流再分支流,最终为肺泡比喻为小池塘。当从长江到池塘的水的都被新冠病毒搅得混浊不堪的时候,流速慢了,粘滞了,慢慢地也就不流动了,整条河流出现了严重的堵塞。从高空上俯瞰下来,便是满目疮痍,我们的肺经过影像学拍摄,看到的就是“白肺”白茫茫一遍。好了,这时候需要众志成城,大家一起通沟渠。通过借助纤支镜进行整个呼吸道,冲洗吸引,把污浊清理干净,便可以还你一片蓝天。这就是洗肺后为什么可以恢复正常。

84岁的“白肺”患者洗肺后恢复正常,洗肺如何进行?

纤支镜,全名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适用于做肺叶、段及亚段支气管病变的观察,活检采样,细菌学、细胞学检查、配合TV系统可进行摄影,示教和动态记录。该支气管镜附有活检取样结构,能帮助发现早期病变,能开展息肉摘除等体内外科手术,对于支气管、肺疾病研究,术后检查等是一种良好的精密仪器。 纤维支气管镜发明后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