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布干维尔岛战役,日军躲进丛林种菜为生,美军为何不乘胜歼灭?


1942年初,日军成功占领了新不列颠岛的港口城市拉包尔,并将日本陆军第八方面军和海军东南方面舰队司令部驻扎在该地,拉包尔因此也成为了日军在西南太平洋上重要的战略进攻基地。

▲新不列颠岛往东三百多公里便是布干维尔岛

在新不列颠岛的东侧约三百七十公里处,便是所罗门群岛最北端的布干维尔岛。自1943年开始,美军强大的夺岛攻势逼迫日军节节败退,后者为了保证拉包尔的安全曾在布干维尔岛上部署了多达3.5万余人。

1943年11月1号,美军第三陆战师奉命从布干维尔岛西岸的奥古斯塔皇后湾登陆,夺岛战役正式拉开序幕。仅仅用了一天时间,美军便依靠强大的火力及海空力量夺取了战场周围的制空和制海权,并彻底切断了守岛日军与拉包尔的联系。

▲图为当时登岛的美军士兵合影

一周后,美军第三十七步兵师接替第三陆战师继续战斗,并成功在布干维尔岛上修建了可供军事飞机起飞的机场,这为后来轰炸拉包尔创造了先决条件。但是,守岛日军并没有被全部歼灭,这些不甘失败的残部随后撤至山林地带继续负隅顽抗......

当时负责指挥守岛日军的是百武晴吉中将,他带领着大约1.5万名残部在蚊虫肆虐、疟疾横行的丛林中拖拽着重炮不停的转移,试图用一次又一次出其不意的进攻扭转战局。但当时的驻岛美军也已经构建起了坚固的防御圈,成功的抵挡住了前赴后继的日军。

▲图为布干维尔岛所在位置

1944年3月9号,誓不罢休的百武晴吉再次下达反攻命令,这次的进攻一度持续了八天之久,百武的部队有近一半被消灭,美军也付出了一千余人阵亡的惨重代价;此役后,百武自知反攻无望,便率部再度后撤进丛林。

按理说,美军此时应该乘胜追击以求全歼日军,但事实却截然相反:美军竟然以岛上环境复杂、行军困难为由放弃了追击;不过他们为了防止日军卷土重来,有意加强了丛林外围的封锁力度,企图以困代战。

▲图为盟军在装甲车的掩护下登陆布干维尔岛

不过自这一次撤退后,百武晴吉和他们的残部便再也没有发动过反扑,为了生存,他们甚至还在丛林里自己动手开荒种菜;直到1945年8月21号: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6天后,布干维尔岛上的日军才正式向盟军缴械投降。

客观而言,当时的美军放弃追击其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美军已经完全占据了主动:既切断了守岛日军的外援,同时又实现了既定的战役任务(登岛修建机场)。

如果彼时再继续穷追猛打,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对战略工事的有效保护,而且还将陷入环境复杂的丛林战场,进而付出更加惨重的伤亡代价;毕竟当时的日军所执行的已经是穷途末路的“玉碎”战斗。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布干维尔岛位于太平洋的西南地区,面积达到了9384平方公里,是太平洋所罗门群岛中最大的一座岛屿。自从15世纪-16世界新航路开辟以后,法国的航海家布干维尔就在1768年的时候发现了这座岛屿,并且以自己的名字为这座岛屿进行了命名。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此岛又落入到了澳大利亚的手中。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的海军就登陆了该岛屿,当时澳大利亚对日本的这种行为没有做出任何回应,于是日军便迅速的开始在该岛上建立起了一系列的防御攻势,以便于侵占整块所罗门群岛做装备。


整个布干维尔战役最奇葩的是。美军和日军共同占领该岛,“和平共处”直到战争结束。那么美国为什么不进行全歼呢?其实太平洋后期日本已经奄奄一息了。布干维尔岛上的日军没有补给。已经大量饿死人了。日军已经处于癫狂状态,他们还对对美军发动攻击,然而美军的海陆空加起来的火力太过于的强大,日军自杀式的进攻明显是不堪一击的。一场血腥的战斗下来,日本不但没有击败美军,反而使得美军再一次的加大了防御圈,使得美军的控制范围更大了。


日军面对巨大的伤亡被迫转入了丛林之中与美军打起了游击战。日本人为了生存,为了打持久战,他们不得不在丛林中开辟荒土,大量的种植粮食蔬菜,成了十足的野人。其实正常情况下,此时如果美军集中兵力对日军的驻地进行推进,那么日军必定是不堪一击,很快就会战败。为何美军不一鼓作气。扫荡日军的残兵败将呢?这主要是岛上恶劣的环境对双方都是巨大的障碍。美国与其花大力气进攻日军。不如进行封锁让日本人自生自灭。这简直是一箭双雕。何况日军已经对美军够不成威胁了。后来战争结束。发现日军大部分都是活活饿死的。而作为日军主力的第六师团几乎被全歼。这支参加南京大屠杀的部队。终于得到了惩罚。


洗手盘


这么问说明没有很好地理解麦克阿瑟的蛙跳战术,美军在瓜岛之战以后基本掌握了太平洋的制海权和制空权,困守孤岛的日军无力威胁武装到牙齿的盟军,因此实在没有必要在丛林中追击他们。

就在美新联军在奥古斯塔皇后湾(布干维尔岛西部)登陆时,驻扎在拉包尔的日军西南舰队就出动了大森仙太郎舰队前往支援(4艘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企图歼灭刚刚登陆的第3陆战师,但哈尔西上将的第39特混舰队轻松将其击退。因此,美军并不着急消灭岛上难有作为的日本第17军,而是集中精力围攻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日军,攻占拉包尔、莱城等战略重镇,清扫布干维尔岛外围援军,逐步将战线推向菲律宾,至于困在岛上的日军没有理睬的必要。



日本第17军的官兵和海军部分兵力约3.5万人被困于布干维尔岛,得不到后勤支援,司令长官百武晴吉中将简直又回到了几个之月前的瓜岛,他不得不为部队的生存而战!好在布干维尔岛面积足够大,接近1万平方公里,是瓜岛的两倍多!而美军又不愿意再深入内陆打丛林战,日军得以退守丛林深处保存实力。


和瓜岛战役一样,近在咫尺的拉包尔日军不断用海军军舰和潜艇,为布干维尔岛上第17军提供补给物资,但由于美军的海空兵力比瓜岛战役时更加强大,运送给养的日军损失惨重,最大规模的一次发生在1943年11月7日,海军的3艘驱逐舰运送了475名援兵和给养,但被美军阻止住了!由于美军对新几内亚的攻势,日本海军不得不在战前撤往特鲁克岛,这导致布干维尔岛更加孤立。

由于补给断绝,日本第17军为解决生计开始种田打鱼,但坚守皇后湾海滩基地的美军也没有放过他们,海滩上有规模巨大的空军基地凝聚了压倒性的空中力量,外围还有坚固的防御圈抵挡日军玉碎冲锋,同时美军还清除了日军的重炮阵地,让机场变得更加安全。布干维尔岛上的盟军飞机,一边空袭俾斯麦群岛和新几内亚地区,一边清理岛上的残余日军,因此回归老本行的第17军日子也不好过啊!



这种监狱般的封锁战,一直进行到1944年10月澳大利亚人接防布干维尔岛为止,日本第17军连种田打鱼的机会都没有了,此时美军已经拿下菲律宾。澳大利亚军队远比美军和新西兰军队更痛恨日军,他们接连发动大扫荡,对岛上那些破衣烂衫、弹药匮乏的日军发起残酷的攻势!第17军被压缩到岛屿的南北两端,到它们投降时只剩下23571人。


由此可见!美军之所以不愿意乘胜追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希望尽快肃清新几内亚和俾斯麦群岛的日军,回到麦克阿瑟朝思暮想的菲律宾彻底切断日本与南洋的联系,这就是所谓的蛙跳战术,而蛙跳战术就是利用美军的绝对海空优势,将顽抗的日军围困为太平洋孤岛上,像一座座监狱一样自生自灭!就没有必要浪费兵力去清剿他们了。


兵器世界


因为,日军武士道精神,另美军畏惧


馋嘴的桃子


因为硫磺岛之战美军伤亡惨重,越靠近日本抵抗越凶伤亡越大,所以才有了后面的原子弹炸广岛快速结束战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