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得了糖尿病,后来控制好的那些人,最先做了什么

得了糖尿病,后来控制好的那些人,最先做了什么

门诊病例一

吴小姐今年33岁,体检查出来空腹血糖高,后来医生让做了一个喝糖水的试验,查出来也高,被诊断为糖尿病。

吴小姐就长得像年画里的女孩子,复查前就问了医生好多问题。

得了糖尿病,后来控制好的那些人,最先做了什么

“我一个姑姑就是糖尿病,我可担心了,就怕自己也有。”

“我怀孩子的时候,医生就说我血糖高要注意,这次查出来是不是和以前怀孕血糖高有关系啊。”

“我要打胰岛素吗?”

“我这糖尿病算严重的吗?”

……

吴小姐年纪轻,要面子,只和丈夫说了自己得糖尿病的事情,但是和家人、好友、同事一个没敢说。

得了糖尿病,后来控制好的那些人,最先做了什么

想起和同事好友聚会时,大家谈论某某得了糖尿病时的神情,“你知道那个内容部门的XXX吗,刚被诊断为糖尿病,哎呦,以后好吃的可都不能吃喽”,“可他多年轻啊,这糖尿病不都是年纪大的人得的嘛?”

吴小姐就怕人家觉得她有病,差别对待。出去聚餐,新疆大盘鸡、2碗大米饭还是照吃不误,生怕人家说“你怎么吃得这么素啊”。


门诊病例二

40岁的张先生最近刚被诊断为糖尿病,医生告诉他的时候,他摸着自己圆滚滚的肚子, “有点胖”。

得了糖尿病,后来控制好的那些人,最先做了什么

“你这血糖高啊,饮食、运动、吃药都做好,别担心,你才这年纪,以后日子还长着呢,好好控制,没问题的。”

张先生心想确实,自己才刚刚荣升为社会的“中流砥柱”,这糖尿病这么可怕,可要好好听医生的话。

得了糖尿病,后来控制好的那些人,最先做了什么

张先生对糖尿病还是有点了解的,家里备上了玉米、杂粮、全麦,还告诉妻子以后自己要多吃蔬菜,饭后也开始出去溜达散步。

可坚持了2周,张先生就有点受不住了,硬邦邦的糙米饭,比起以前低了好几个盐度的蔬菜,肉也少吃了。做人干啥呀!于是之前的大米饭,红烧肉又放上了餐桌。


门诊病例三

赵阿姨是某个小私企的行政人员,典型的圆规型身材,肚子大,而四肢纤细的就像十七八岁的少女。

得了糖尿病,后来控制好的那些人,最先做了什么

赵阿姨总觉得口渴,喝水多,喝了老爱上厕所,就是半夜都得放个水壶在床边。赵阿姨的二姐提醒她,你这样得去医院查查是不是糖尿病啊,但是赵阿姨就愿意当个鸵鸟,不查不就没有病了吗,“不用查,我自己的身体我还不清楚?”

她二姐不放心,硬是拉她到了医院,一查,空腹10.7,赵阿姨却一脸淡然“我就知道的,我就说不用查,浪费钱嘛。”

赵阿姨的二姐是个很在意健康的人,就告诉赵阿姨要怎么吃饮食、怎么运动,不要泄气,糖尿病其实没那么可怕,虽然是亲姐妹,但赵阿姨听到“糖尿病”二字就烦。

“我知道,你不用和我说这些。”

“哎呀,你别老提醒我有病行不行,本来都够烦了。”

得了糖尿病,后来控制好的那些人,最先做了什么

二姐让赵阿姨经常自己在家测测血糖,特地买了血糖仪送给她,赵阿姨用了一礼拜就放到了旁边,“不想每天查指血,查出来高我就不敢吃饭了。”

这3个都是真实的门诊案例,刚被诊断为糖尿病,有人满腔热情地发誓要好好改变到好的生活方式,做到自己掌控糖尿病,但是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走回老路,坚持2个礼拜就放弃的人可真不少,于是长期血糖控制不好。

有的讳疾忌医,觉得糖尿病太可怕,甘愿当个鸵鸟,什么指标都不去查,5年前诊断时医生开的药,现在还在吃,殊不知糖尿病是个进展性的疾病,药物需要医生根据你现在的病情和身体各项指标来调整。

医生问最近血糖怎么样啊,“都挺好的,还开那些药吧”,不愿意和医生交流病情,讲自己身体的变化。

得了糖尿病,后来控制好的那些人,最先做了什么

而对自己身体负责的患者,就会告诉医生最近小腿肚有点不舒服,脚指头没什么知觉,眼睛开始看不太清东西了,医生就会知道可能是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神经病变了,要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安排做眼底检查等。

身体是自己的,只有自己才能对自己负责,要相信“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嘛,糖尿病不可怕。

如果你要问那些得了糖尿病,后来控制好的人,最先做了什么?

健康君觉得,最先要做到8个字:

放平心态

主动行动

得了糖尿病,后来控制好的那些人,最先做了什么

糖尿病其实不可怕,学好糖尿病知识,饮食、运动、药物、监测做到位,绝对可以控制好。

得了糖尿病没啥好说不出口的,换种角度想,可能是让你早早地get更好的生活方式,人生有失就有得

生活方式优化带来的积极转变不仅仅是控制好了糖尿病,还会让血压、血脂、体重更好,您也更自信。更重要的是,家人跟着你吃得更健康,学会去运动,帮助他们养成更好的生活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