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 我國瘟疫首次出現在何時,為何大戰之後必有大疫,大災後必有大疫

有人曾經統計過,幾千年以來,導致人類非正常死亡的排名前三的原因一直沒有變過,它們分別是饑荒、瘟疫和戰爭,那麼從人類歷史來看,實際上無論是饑荒還是戰爭,都和瘟疫有關。所以我們古人有說過,大災之後必有大疫,大戰之後必有大疫。

我國瘟疫首次出現在何時,為何大戰之後必有大疫,大災後必有大疫


其實我們也可以說,人類的歷史既是一部戰爭的歷史,也是一部瘟疫頻發的歷史,但是這些瘟疫有的時候是自然發生的,有的時候卻是由於戰爭直接造成的。為什麼大災之後和大戰之後常常伴有大疫呢?

一是因為大量的人被屠殺,二是勞動力減少,甚至有的地方青壯年勞動力都沒有了,這種情況下屍橫遍野、無人掩埋,而屍體就是腐爛的傳染源了,他們又加速了瘟疫的傳播。古代一場大戰之後,經常出現的形容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我國瘟疫首次出現在何時,為何大戰之後必有大疫,大災後必有大疫


中國古代有關瘟疫的記載,其實在商代的甲骨文裡就有,但是從商代一直到秦統一,在此之前它各個諸侯國都是封閉的,相對比較隔離。而瘟疫最怕傳染,因為它相對比較隔絕的話,就很難造成大規模的傳染性。

我國瘟疫首次出現在何時,為何大戰之後必有大疫,大災後必有大疫


縱觀中國歷史就會發現,相對比較清晰地得到記錄的第一場全國性大瘟疫,發生在漢武帝時期。因為秦漢把國家統一了,在統一之後漢武帝雄心勃勃要打敗匈奴,於是他便組織了世界古代戰爭史上最大規模擬的騎兵會戰,此次出動14萬騎兵,10萬匹運輸馬。

當時的匈奴為了應對,將腐爛的牛羊扔到漢軍將要通過的河流裡汙染河水,而匈奴長時間在草原生活,對牛羊生病傳染有豐富的經驗,但是對漢朝的騎兵來說,這種經歷是沒有的。而這些疾病不但可以在牲畜之間傳播,而且有的是可以直接從牲畜傳到人的身上,大量戰馬飲水之後倒地而亡,並且很多人都染病。

我國瘟疫首次出現在何時,為何大戰之後必有大疫,大災後必有大疫


後來據記載24萬匹馬死了一大半,可以說此次戰役是人類有記載的第一次生物戰。通過回顧瘟疫與戰爭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到,瘟疫作為一種自然產生的災難,但是與戰爭人為產生的災難是緊密相連的,我們講人定勝天,人類最後還是能夠戰勝瘟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