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36歲,國企技術男,月薪6000,一眼看到頭的職業生涯,如何走好人生下半程?

歲月靜好丶別來無恙


36歲真是個尷尬年紀,上有老下有小,等退休覺得太早,去闖蕩覺得太老。人生下半程要看自己的選擇,適合才是最好的。

以處於相近年紀的我來看,這位兄弟的覺醒已經有點遲。這一點正好說明題主是個保守求穩的人,要不然不會等到36歲才提出這個重大思考。難得的是題主國企多年,尚有不甘之心,現在開始籌劃下半生時猶未晚。

我們先看一下題主所言的關鍵詞:1.現36歲;2.身處國企;3.技術人士。

對比一下我這個混私企十幾年的人來說,你這混的還過得去了,不怕丟人地告訴你:我想你那工作還沒機會呢。國企的單調和僵化或許像個圍城——你想出來,我想進去。

對於後半生的選擇,大家不外乎會給出以下幾種:

第一種:辭職創業。

這個建議我不主張,因為我覺得題主並不適合。對於一個36歲前一直都呆在國企,今天還在為未來迷惘的人來說,他肯定不屬於冒險開拓型性格。如果沒有很強大的人脈或背景,創業的失敗風險太大了,在承擔家庭重擔的年紀,建議冒險創業是不適合的。

那些動不動鼓動大家為夢想去創業致富的人,很多自己根本沒有閱歷,不知道創業需要的資源和難度,見了誰都說創業最好。站著說話反正都不會腰疼。

第二種:跳槽換工作。

老實說,從國企辭職再找工作並不少見。但是,36歲的年紀又是技術崗,出來重新擇業的難度就不小了,技術精英到了中年去與小青年競爭會力不從心的。如果跳槽,還要實現比國企待遇好很多的目的才有意義,這要求題主必須在技術方面是頂尖的高手,才在社會上具有競爭力。

這裡還有個問題,就算題主到了新的企業工作,長期國企上班的習慣能否適應壓力山大的私企呢?輕易鼓勵題主跳槽並不理智。

第三種:呆在國企等退休。

這估計不是題主想要的生活,雖然如我輩胸無大志之人覺得也挺好。國企的沉悶和升遷機會偏少,這會讓有志之士呆久了想發瘋。還有6000的工資在如今確實是有點不好意思曬,全家的生活條件也一定會讓人覺得不滿足。

最重要的是題主內心一定不甘平庸,如果混吃等退休,必定會時時懊惱。在國企熬退休也是一種消極思維。

綜合以上分析,以我的經驗和看法,給題主一個建議供參考。以題主的條件,如何規劃下半生?我給出的建議是:繼續留在國企,但馬上開始發展自己的第二職業。

  1. 留在國企是為了避免跳槽或創業的風險,畢竟這年紀我看過太多越混越差的人。還是先穩住成果為上,畢竟國企福利還行,退休待遇不錯,這個不要輕易放棄。題主還可以在國企積極努力一把,也許能混到中高層,那工資收入就相當可觀了。

  2. 讓自己斜槓化是為了實現兼職掙錢,同時滿足自我成就感。可以利用國企業餘時間較充裕的條件,發揮自己的技術特長或者業餘愛好,開拓第二職業進行兼職,做的好也是一種成功創業。比如,我們這些人都在做自媒體就是一種低風險兼職。

總而言之,對於題主的疑問,應該從自身條件出發,根據個人性格、風險承受力、背景資源、能力層次等方面理智分析,選擇適合自己的道路去發展。我給出的意見是:在國企繼續工作,一邊積極上進爭取進入更高層,另一邊私下開拓第二職業。希望對題主有幫助。

以上為個人觀點,歡迎留言討論。我是職場本紀,篤行職場十幾年的管理人士,關注我分享更多職場智慧。

職場本紀


我身邊有多位技術男,論技術是個領導都不如,論人品是個領導也比不過,幾十年如一日的默默的守護著他熱愛的變頻調速電機技術,並且帶領身邊的人自學,啃下西門子設備的維修技術,自學編程,無私的培養新來的年輕人。西門子公司挖他幾十年,優厚的待遇他依然沒有動搖,依然做著他熱愛的事情,為企業節約了大量的資金,無私的培養了幾位技術能手,讓企業後繼有人。遺憾的是企業沒有讓他獲得升官發財的機會,沒有獲得各種榮譽稱號,公司上下說起這個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無人不豎大拇指,老外連連稱讚,人品爆發的不得了,我多次為此打抱不平,因此被雪藏,冤死,但是他依然不改初心,他只是一位普通職工,還不是黨員。他說自己不走,但技術過硬到哪裡都能勝任是他的工作動力。所以我希望您的目標在遠方!


YYYY體溫計


有更好的出路就走。沒有的話好好待著,待著幹啥呢?考證。

我是國企的,我們單位好多80後,有時工作不飽和,有時是不想幹,有時是對單位不滿,反正不管哪種情況,也不辭職,就考證。

我身邊的幾個80後,都考取了一級建造師,考完一個,又去考增項。每多一個證,每個月就多幾百到1000塊錢這樣子。同時還給自己的職業生涯增添了砝碼,證多到哪都吃香。

我覺得這個還是不錯的。不管在哪裡,都要想辦法給自己增值。


一棵小菜


你好,針對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首先對目前的崗位、家庭成員態度、個人能力做綜合性評估;然後確定下一步是否需要跳槽;最後根據最終決策,有針對性地進行相關準備。


01

客觀分析

首先,題主月薪6000元,再加上國企的其他福利和補貼,該待遇在國企中算是不錯的了。近幾年,私企外企裁員事件頻發,更加凸顯了國企的穩定性優勢,所以總體上來說,題主的這份工作還是算不錯的。

接下來,我們要對個人情況進行客觀的分析。具體包括:個人的性格特點、家庭成員對自己的工作看法、個人技術在行業內的水平等。


02

不跳槽

如果自身比較追求穩定,家人也反對跳槽的話,建議還是繼續在國企工作。我們從事的是技術崗位,那麼就要不斷學習,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爭取晉升空間。

因為國企通常空閒時間比較多,題主也可以嘗試通過開闢副業,來增加收入。可行的副業方案有:

(1)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嘗試接私活,增加合法收入;

(2)運營自媒體賬號,或者通過兼職方式來賺錢。


03

跳槽

如果題主願意接受新的挑戰、家人又不反對、還有較強的技術優勢的話,跳槽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我建議題主在跳槽前要做好以下準備:

(1)進行市場調查,瞭解自身目前崗位在社會中的大致的薪酬區間;

(2)評估自己的技能水平與期望的崗位是否匹配;

(2)開始投簡歷,利用調休、年假、事假等時間進行相關面試;

(3)當拿到心儀公司的正式Offer後,再提交辭職申請。


總結

總的來說,目前國企還是較為穩定的,而且題主待遇還不錯,目前的崗位還是比較有競爭力。此外,還可以嘗試通過開闢副業來提高收入。如果最終選擇跳槽,那麼一定要做好“萬全準備”,再提出辭職申請。


照亮職場


對於一些無能,沒志向的人來說,國企是最好的去處。對於想體現自己的價值,想為人類做點貢獻的人來說,趕緊出來,創!

5000元/月,對於快到不惑年齡的人來說,是一個可怕的數字。即使有其它待遇,我想累計不超過十萬/年。這樣的班,只有最low的IQ有問題的人才會堅持下去。

人生,在於奮鬥,拼博,在於這個過程。在辦公室坐一天,喝水看報,這是形屍走肉最喜歡做的事。活到老,學到老,奮鬥到老,這是積極的人生。

好多體制內的人,看中的是穩定,以及較高的退休工資。但是,對於一個體制外努力奮鬥的人,多賺幾百萬,退體了同樣過的很好。


beijingwanger


謝謝您的提問,小編專注於給各位分享各種職場經驗,每日更新,跪求大家關注和點贊,下面說一下我的觀點吧。

36歲的國企技術男,月薪6000,您說的一眼看到職業生涯的盡頭,這種感覺我能理解,日後要咱們走,小編有幾點小建議,供您參考:

1.對事業沒有過高的要求

如果您自己對事情其實是沒有什麼過高要求的話,不必為了迎合社會大眾的價值觀而逼自己上進,逼自己怎樣怎樣,只要現在工作穩定了,家裡沒有過高的經濟壓力,那就把重心迴歸家庭吧,工作只要穩定,按時發工資就好了,別的不必多想。

身體健康家庭幸福美滿,難道不是更高層次的成功嗎?

2.對事業有要求

如果您還是對自己的事業很有要求,那倒有點兒尷尬,坦白講,如果在國企繼續幹,結果肯定是長年累月月薪6000的,不會有什麼大的發展,但您現在這個年紀跳出去,會遇到很多的障礙,畢竟不一定有企業願意接納這個年薪的社招人士,除非公司高層。

因此,建議您騎驢找馬,好好總結自己的經驗和技能,然後嘗試找找工作,找到好的就走,找不到,要麼嘗試一下創業,自己做點兒小生意,要麼就利用在國企閒暇的時光做點兼職什麼的,補貼一家家庭,也是很好的選擇。

以上就是小編的觀點,如果各位看官有不一樣的意見或者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補充,謝謝大家!


在廣州奮鬥的普通人


其實真正的答案在你心裡。

什麼性格的人決定什麼樣的出路。

無論出來創業也好不創業也罷,咱們先談談自己,你究竟想要什麼? 創業。通過自己技術與努力是否能夠得到? 身邊有哪些資源可以幫你辦到?啟動資金是否承擔較大風險?家庭責任是否有最基本保障?

那麼不創業,想想人生。是否達到了你想要的樣子。每個人都是自私的,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唯一的,生而為人最重要的是想得開,而不是糾結是否創業。糾結是否離職。因為社會上總有很多不如你的人每天在辛勤的勞動著,他們有快樂的,然而糾結已經不再是他們的權利。因為沒有機會糾結。

放眼自己人生也好,放眼手裡的日復一日的工作也好,其實什麼最重要啊? 你心裡清楚_家人。

如果你不甘一輩子一事無成,又不怕摔倒的人,那麼選擇創業吧! 不要在生命裡留下遺憾。就這麼簡單,

如果你怕妻子,孩子因為創業影響生活質量,又怕失敗後被人嘲笑與自廢的人,那麼繼續選擇在單位熬吧!因為做老闆最少這個膽量你沒有。沒有哪一個一開始創業的不影響生活質量,成功的人沒有哪一個是這次賠了,這次就認了。以後想想就忍了。

怎麼活都是活,即使做最壞的打算,你也不是中國最窮的。還是喜歡那一句話“最窮不過要飯,不死終會出頭”有點毒雞湯了,不過在理。如果想創業不要怕牽連家人。只要認認真真的努力!你會發光的!



請叫我冬子


大俠一句點評:不做職業規劃,就註定迷茫。

最近收到好多關於類似情況的問題。

通過這類問題,我發現是一個共同點:幾乎所有提出這類問題的人,都缺少職業規劃。

而迷茫的人當中大概可以分為兩類:

1、不知前路在哪兒的迷茫。

這種人由於自身能力或者其他因素,從事著一份自己不滿意又前途渺茫的職業。

每天身心疲憊,看不到未來的路,所以迷茫。

他們甚至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被淘汰掉,每天都活在擔心“失業”和“失業後能幹嘛”的困境中。

2、自己的未來一眼望到頭的迷茫。

這就是像題主提出來的情況,很清楚自己在幹嘛,也很清楚未來會成什麼樣。

每天就像“混日子”一般活著,所以迷茫。

他們最迷茫的,也是最恐怖的是:“一眼望到頭”。

於是我找到一句話來匹配你們的迷茫:才華配不上夢想。

不知道自己未來的人,活得迷茫;

太清楚自己未來的人,更加迷茫。

最可怕的不是未知的恐懼,而是“知道自己怎麼死”的淒涼人生。

我認識一個很愛折騰的企業老闆,每次跟他聊天,他總會感嘆一句:“人生就是要多折騰,因為當你有一天知道未來會怎麼死的時候,那剩下的日子過得才真的是悲涼。”

但是“折騰”,需要具備能夠折騰的本事。

當你才華匹配不上夢想的時候,還不給自己制定計劃,做好職業規劃,那麼就相當於坐等枯竭,說得不好聽點,就是在等死。

做好職業規劃,你才能真正找到你未來的路。而有計劃的去執行自己的規劃時,就算最終達不到你想要的目的,但至少在這個過程中你收穫了很多。

活著,不是為了結果,而是享受過程。

因為每個人活著的最後結局,都是消失,所以過程體驗才是人生最大的意義。

當你明白這個道理後,再來針對你提出的問題來進行分析。

從你的問題中,我先提煉幾個關鍵點:1、36歲;2、國企技術男;3、月薪6K;

而關於前途一眼望到頭的問題,我在前面已經做了詳細解剖了,所以這裡不再多說。

接下來我們逐個分析關鍵點:

36歲:不年輕但還能拼搏的年紀。

每一個開始感到迷茫的人,都基本上在這個年齡段。

36歲不是剛進社會時的小年輕,經歷了不短時間的社會洗禮後,開始收起了“尖銳”,逐漸變得圓滑。

同時,又在職場上打拼了多年後,有了一番人生經驗和社會閱歷。

很多人都以為職業規劃是年輕人才做的事情,但其實每個人在不同階段都會有不同的職業規劃,或者人生計劃。

所以,36歲不見得就是你“安於現狀”的年齡段,只要有心改變,年齡都是完全可以忽略的。

國企技術男:一個穩定但又枯燥的職業環境。

國企的穩定性不用多說,而技術男的枯燥也是眾所周知的。

對於很多人來說,穩定才是最先要考慮的問題,但是所對應的枯燥,卻是隻有親身經歷的人才能深刻體會。

在枯燥乏味的職業環境裡,哪怕再有想法的人,都會被逐漸磨滅了“折騰的鬥志”。

所以當你提出來“一眼望到頭”的擔憂時,證明你保留著些許的激情。

月薪6K:不高不低的尷尬境地。

拋開你生活城市的消費水平不說,月薪6K其實屬於那種不算特別低,但又一定不算高的工資。

如果你還結了婚有了娃,那麼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存餘的錢。

這都還沒有算你是否有房貸,是否有車貸的情況。

針對以上關鍵點,那麼該如何走好接下來的人生呢?

什麼是“好”?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詮釋,我從你的問題描述中,將你認為的“好”拆解為兩個方面:更有意義和更高收入。

我從兩個方面給你一些個人建議:

更有意義

既然你提出“一眼望到頭”的人生,那麼肯定在你心中會想要過更有意義的人生。

怎麼才能更有意義呢?

1、技術分享:

考慮到你是“技術人才”,那麼我建議你可以根據你從事的技術類型,進行技術分享。

技術分享有兩個作用:自我提升和成就感。

自我提升不用多說,要分享你的技術,那就必須要讓你自己能力突出。

而成就感,就是來自於你分享後,給到別人的收穫後的感受。

分享的方式分為兩種:對內和對外。

對內就是在你的單位裡牽頭組織類似“技術分享課程”這樣的小組,在國企裡,這種“正能量”的舉措一定會受到單位領導認可的。

對外就是你在相關的平臺上進行技術分享(一定是在單位允許的分享範圍內),一方面獲得平臺曝光,另一方面也是給自己尋找機會。

這種技術分享,其實就是把自己定位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通過主動學習、分享心得等方式,讓自己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時,獲得成就感。

這能夠讓自己人生更有意義。

2、培養一個愛好並堅持

很多技術性人才都沒有其他興趣愛好,一門心思鑽到技術裡,所以自己除了工作外,幾乎沒有其他興趣愛好。

而我這裡所指的興趣愛好,最好是能夠給你帶來實際意義的愛好。

有的人誤以為“打遊戲”是一種興趣愛好,但實際上打完遊戲下來發現,自己很空虛無聊,並沒有覺得有意義。

所以要培養的興趣愛好,是那些能夠有意義的方面,比如畫畫、寫作、烹飪、書法等。

與此同時,因為你在國企上班。國企非常注重文娛方面的東西。

那麼你在培養你的興趣愛好的同時,還可以藉著單位的一些活動來展示自己的才藝。

甚至如果有機會的情況下,還可以牽頭來組織一些類似“書法鑑賞會”、“烹飪大賽”之類的員工文娛生活活動。

更高收入

在單位的技術崗位的人,想要獲得更高收入要從兩個方面入手:內部和外部。

1、內部提升

當上面提到的更有意義的兩個方向建議的時候,你會發現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通過尋找更有意義的人生過程中,你需要不斷跟單位密切聯繫。

不斷提高你在單位的活躍度,讓更多領導看到你的表現。

這時候單位領導就會對你有更深的認識,通過你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來打動領導,再通過“技術分享”的過程得到技能提升。

那麼你就有了受到領導重視的機會,而機會有會有重用的可能性。

內部提升機會就會更大。

2、外部收入

這個主要是通過你的興趣愛好培養和堅持來獲得。

因為很多單位是禁止員工在外面兼職同類型工作的,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把自己的興趣愛好作為一個兼職工作來增加收入。

比如說寫作,你可以通過在個平臺投稿、自媒體平臺發佈文章等方式來獲取更多的收益。

總結來說:有意義的人生和獲得更高收入是相輔相成的。

在國企工作,並不一定就真的枯燥無味一眼望到頭。關鍵還是要看怎麼改變自己的心態問題。

所以以上我的個人建議,主要還是從“有意義”和“提高收入”兩個方面來下手。

提到的具體措施,只是一個方向引導,不代表就適合你。

但是你可以通過這兩個方面的方向,結合你自身的實際情況來找到適合你的具體措施。

當你在尋找更有意義的過程中,你的人生一定會出現更多有意義的驚喜和額外收穫。

所以,不要糾結在“一眼望到頭”的表象裡,調整心態,朝著有意義的方向努力,就算沒有達到期許的高度,但至少你能活得有滋有味。

我是“職場大俠知陽”,專注於實戰職業規劃。

歡迎大家關注,一起走出職場困境。


職場大俠知陽


哥們兒,青春年華,大好歲月等著你,怎能放棄眼前開始考慮下半場?

1、“一眼看到頭的職業生涯”,無非是對現狀不滿(薪酬、職級、空間),那麼,如果離開國企,創業OR民企,你的職業生涯就“一眼看不到頭”?即便那時你每天像打了雞血一樣激情燃燒的工作和生活,“一眼看不到頭”仍然會帶給你無窮無盡的焦慮和恐慌,因為,太多不確定的事情是無法掌控的了。

2、“走好人生下半程”,這個提法沒毛病,但是不是隻有離開國企才能思考和實現的目標?當我們每天只為了生理過活時,拿出有限的時間思考人生的意義,這很不現實,也很難做到;相反,當我們處於穩定的生活狀態居安思危的逼迫自己建立危機意識和謹慎思考時,通常都是完整、周全且可操作的。別被國企現狀所累或過於關注國企氛圍和不良模式,讓自己處於不斷積極思考的意識層面。

3、“定位+措施”,這就是思考的內容而非形而上學。自己現狀的缺陷和不足?自己所處的層面和優勢?自己未來的規劃和發展?達成目標制定的可行性措施?大把的時間,不用來思考,可惜了國企賜予你充沛的時間和過剩的精力的這兩項大福利。


既不輕易放棄(比如離職),也不效仿沉淪(比如混日子),你的未來,超乎你的想象。


熊大咖聊職場那點事兒


雖然我還沒有到36歲。但是說說我目前的打算:

1.今年到年底還會為了夢想任性一次

2.打算明年結婚,雖然現在八字沒一撇

3.明年學點東西加上現在的技術換個工作,理想薪資想提高百分之60至80

4.打算買個車,也該是週末可以出去自駕遊的時候了

5.晚上回去準備看哪一方面發展點副業

6.留1-2個小時看看書

7.想辦法混進個雄厚點的國企,輕鬆享受哈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