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于謙為明朝續命二百年,為何悲劇收場?

于謙是一個力挽狂瀾的英雄人物,如果沒有他,大明很有可能變成第二個北宋,正是他的挺身而出,才在危難關頭拯救了整個大明天下。

朱瞻基死後,把皇位傳給了年僅九歲的兒子朱祁鎮,剛開始權利在太后手上,後來朱祁鎮長大之後,太后還政給皇帝,當時正趕上北方的韃靼頻繁侵犯北方,朱祁鎮年輕氣盛,在大太監王振的蠱惑下就答應御駕親征,結果五十萬將士全軍覆沒,而他本人也被俘虜。


于謙為明朝續命二百年,為何悲劇收場?

此時,京城守衛空虛,很多人紛紛建議南遷,仿南宋事,苟延殘喘。

這時,有一個人,在朝堂上據理力爭,大喝道:“主張南遷者,罪當斬首。京師是天下的根本,一動則大勢便去。”就是這句話,挽救了大明朝,沒有重蹈北宋覆轍。

于謙的正確意見, 得到禮部尚書胡 、吏部尚書王直、內閣學士陳循等的支持。在於謙、胡濙 、王直、陳循等朝臣堅決主戰的激勵下, 朱祁鈺和皇太后才下抗戰的決心,並把戰守的重任託付給於謙。

于謙在受命的第二天, 立即奏請調南北兩京及河南備操軍、山東及南京沿海備倭軍、江北及北京諸州糧入京師, 於是京師人心漸趨穩定。從十八日受命, 到十月初瓦剌大舉進犯的一個多月時間內,于謙日夜盡心竭慮, 從各方面整頓內政, 懲治王振餘黨, 以慰人心; 整飭軍備, 識拔文武官員, 加強關隘防守, 把官員軍民驚慌混亂的局面改變成同仇敵愾、共赴危難的激昂形勢。後經過京師九門激戰,終於大敗瓦剌於北京城下, 使明朝轉危為安。


于謙為明朝續命二百年,為何悲劇收場?

于謙在土木堡之變後做了四個部署,使得北京城形勢轉危為安:

第一,擁立朱祁鈺為新君,穩定人心;

第二,拒絕也先的和談,堅決選擇武力對決,使得也先的挾持之奸計不能得逞;

第三,舉賢任能,保舉了一大批得力的武將,成為北京保衛戰的重要力量;

第四,緊急備戰,調外兵勤王,並且調集糧草,趕造兵器,準備與也先決一死戰。

于謙擁朱祁鈺為帝是兵行險招

因為明朝開國之初,朱元璋便確定了“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的原則。除了朱棣以武力取代朱允炆,明代前期皇位繼承嚴格按照這一規則。

而於謙在朱祁鎮依然健在,且皇太子正式冊封的情況下另立朱祁鈺為帝,這實際上是對現存皇統的一種顛覆。于謙以一介臣民捲入了皇權更替的漩渦中,其中的政治風險不言而喻。

景泰八年,明代宗朱祁鈺病重,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貞發起了“奪門之變”,明英宗復位。

八年前在朝堂上被于謙怒斥的徐珵,即“奪門之變”的所謂功臣徐有貞,誣陷於謙等製造不軌言論,以“意欲謀反”之名,強加罪名于于謙身上。

明英宗並非是一個昏君,他是這樣說的:于謙實有功。

這夥人不死心,扔出了殺手鐧,“不殺于謙,此舉實無名。”朱祁鎮才最終下了殺心。于謙死後,史載:天下冤之。在抄家的過程中,人們更是發現,于謙不僅是一個能臣,而且還是清官,家無餘財。

但歸根結底,于謙政治悲劇的根源不在於奸臣陷害, 也不在於英宗昏庸,而在於皇權更替過程中的政治需要。


于謙為明朝續命二百年,為何悲劇收場?

明憲宗成化初年,將於謙之子于冕赦免回來。他上疏申訴冤枉,得以恢復于謙的官職,賜祭。

明孝宗弘治二年,採納了給事中孫需的意見,追贈于謙為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諡號肅愍,賜在墓建祠堂,題為“旌功”,由地方有關部門年節拜祭。萬曆十八年,改諡為忠肅。


于謙為明朝續命二百年,為何悲劇收場?

他終於得以昭雪,也獲得了後世的認可,但我知道,天日昭昭,這是他應得的。

那個救國扶危,為大明續命二百年,卻又在汙濁穢氣的官場裡持身中正,帶著兩袖清風離去的瘦弱身軀,比整個大明王朝要偉岸得多,其光芒也要耀眼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