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小米連投5家芯片公司,加速 AIoT戰略佈局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李彎彎)小米基金最近連續投資了5家芯片公司,分別是翱捷科技、靈動微電子、昂瑞微電子、速通半導體、芯百特微電子。

據公開信顯示,翱捷科技於2月24日進行了股權變更,新增了5家股東,其中就有小米基金,認繳資金為3416萬元;靈動微電子於1月19日發生融資變更,註冊資本增長至5668萬元,增幅為19.88%,小米產業基金管理合夥人王曉波成為新任董事;昂瑞微電子於2月20日發生工商變更,新增法人股東小米產業基金,持股比例為6.98%,位列公司第三大股東;速通半導體於2月20日宣佈完成A輪融資,由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領投;芯百特微電子於2020年1月21日新增小米產業基金為股東,認繳出資額56.03405萬元,持股比例為4.33%。

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小米基金”)成立於2017年,由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湖北省長江經濟帶產業引導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共同發起設立,總規模是120.00億元人民幣,小米科技為第二大股東,持股17.23%,基金用於支持小米及小米生態鏈企業的業務拓展。

據瞭解,目前小米基金已投資了十五家以上的芯片設計企業,涵蓋了手機及智能硬件供應鏈,電子產品核心器件、新材料及新工藝等,同時兼顧智能製造、工業自動化等相關領域。

詳解小米投資的5家芯片公司

小米連投5家芯片公司,加速 AIoT戰略佈局

翱捷科技成立於2015年4月,法定代表人為董事長戴保家(銳迪科前CEO),公司致力於移動智能通訊終端、物聯網、導航及其他消費類電子芯片的平臺研發、方案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等。早在2017年4月,阿里巴巴和深圳創投就已入資翱捷科技。

2017年,翱捷科技完成了對Marvell(美滿電子科技)移動通信部門的收購,此舉也使得翱捷科技成為了當時的國內基帶公司中,除海思外當時唯一擁有全網通技術的公司(展銳是2018年獲實現全網通)。

靈動微電子是國內專注於MCU產品與應用方案的領先供應商,自2011年3月成立至今,靈動微電子已經成功完成數百餘MCU產品的設計及推廣,靈動微電子目前已批量供貨的基於ARM Cortex-M0及Cortex-M3 內核的MCU產品包括:針對通用高性能市場的MM32F系列,針對超低功耗及安全應用的MM32L系列,具有多種無線連接功能的MM32W系列,電機及電源專用的MM32SPIN系列,以及OTP型的MM32P系列等。靈動微電子的競爭優勢在於可定製化MCU平臺,不斷滿足客戶差異化的需求。

昂瑞微電子,

前身為北京中科漢天下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7月,是中國知名的射頻前端芯片和射頻SoC芯片的供應商,目前量產的芯片超過200款,每年芯片的出貨量達7億顆。客戶包括三星電子、富士康、聯想、中興通訊、高通、聯發科、以及英特爾的知名企業。

公司專注於射頻/模擬集成電路和SoC系統集成電路的開發,其主要產品包括:面向手機終端的2G/3G/4G全系列射頻前端芯片、面向物聯網的無線連接芯片。產品被廣泛應用於功能手機、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錶、無線鍵盤/鼠標、無人機、遙控汽車、智能家居、藍牙音箱、藍牙電子秤、對講機等消費類產品。

速通半導體成立於2018年7月,是一家無晶圓半導體設計公司。目前,公司已在全球成功開發和量產了20多款Wi-Fi /藍牙/蜂窩4G的無線SoC芯片組。 此外,還具有豐富的Wi-Fi 6標準化經驗,有望成為包括Wi-Fi 6在內的無線技術演進的領導者。

據悉,速通半導體將使用這筆資金擴大其世界一流的工程團隊,以進一步投入研發和量產基於Wi-Fi 6技術的前沿SoC產品,並將其應用及銷售到消費者、企業和物聯網市場。

芯百特微電子成立於2018年,主要從事射頻集成電路的研發和銷售,並佈局5G通訊、WiFi 6、AIoT等先進應用,目前已有多款產品量產送樣。

芯百特微電子現已具備在GaAs HBT/GaAs pHEMT/SoI/CMOS/SiGe BiCMOS/MEMS等工藝上PA/LNA/SW/Tuner/Filter等器件的設計和集成能力,並具有包括PAMiD在內的高端射頻封裝的研發經驗。

根據上述內容,我們發現上述幾家公司主營產品包括基帶、射頻、MCU、WiFi6等,適用於物聯網領域,並且在物聯網市場有一定的建樹。而這非常有利於小米AIOT戰略的佈局。

解決“缺芯”問題,小米加速AIOT戰略佈局

小米於2018年正式進入AIoT領域。2018年11月,雷軍在小米開發者大會上表示, AI+IoT是小米的核心戰略,並且是小米未來 5—10 年的核心戰略。

在AIoT的發展上,小米具有很多先天優勢,從技術層面,小米在IoT模組、雲服務技術方面具有一定實力;從IoT平臺搭建層面,小米的智能設備互聯互通構成閉環,其中核心的硬件設備市場表現好,銷量增長的同時帶來用戶數據積累,而數據最終將反哺小米的人工智能技術和AIoT生態,以此形成良性循環。

用戶數據的積累是小米佈局AIoT的最大優勢。事實上,雷軍早在2013年就意識到了智能硬件與物聯網的優勢,搭建小米生態鏈提前佈局IoT領域。

截至2019年9月30日,小米AIoT平臺已連接設備2.13億臺,同比增長62%,智能音箱小愛同學月活躍用戶數達到5790萬,米家APP月活用戶數達到3210萬,且非小米智能手機用戶佔比達63%。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小米AIoT的發展正逐步降低對小米智能手機作為硬件入口的依賴,而作為最大的消費類IoT平臺,豐富的用戶數據為AI發展奠定基礎。

目前來看,小米在AIoT發展上非常順利,也取得了不錯的進展,不過,小米卻在自研芯片、5G通信技術等方面表現不足。

相比較而言,華為在5G通信、芯片、操作系統等技術領域的佈局就比較全面,雖然對AIoT的佈局起步較晚,卻憑藉自身的研發實力,迅速完成芯-端-雲的全面佈局,在平臺(HiLink)、系統(LiteOS)和芯片(NB-IoT)三大能力上具備優勢。

因為核心技術的缺失,小米在許多關鍵領域都不得不依賴其他企業。例如,在手機AI芯片、IoT 芯片方面,小米都缺乏實力,無法像華為那樣依託自家的麒麟芯片實現自主的產品以及技術迭代。這也導致了小米在高性能、低功耗IoT芯片方面的研發能力和產品迭代速度也遠遠落後於華為。由於缺乏核心技術,小米只能靠組裝賣貨,賺取中間差價。

並且,在小米的IoT產品系列中,除了手機這個核心產品掌握在自己手裡外,其餘產品大多依賴生態鏈企業去研發製造。問題是,這些生態鏈企業也和小米一樣,都面臨“缺芯”的困擾。

可見,小米最近連續投資芯片公司,或是為了加快推進AIoT的戰略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