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美国对日本扔过原子弹,为何到了越战,都战败了还不拿出终极武器

众所周知,原子弹拥有极为恐怖的破坏力,在战争中,基本没有原子弹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一颗不行,那就两颗。

在二战中,负隅顽抗的日本人就是被两颗原子弹的威力震慑,才选择了无条件投降。如果没有原子弹,面对日本人的“一亿玉碎”,盟军恐怕要付出很大牺牲才能彻底打败日本。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美国曾经把原子弹应用于实战。对于尝过了原子弹甜头的美国人来说,为什么在之后的越南战争中不肯使用原子弹这一大杀器呢?

美国对日本扔过原子弹,为何到了越战,都战败了还不拿出终极武器

一、 战争目的不同,美国不希望越南变成废墟

美国对日本的战争,是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在当时,尽快打败日本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愿望。为了防止日本对人类造成更大伤害,必须将穷凶极恶、罪恶滔天的日本法西斯分子从肉体上彻底消灭掉。

反观越南战争,实质上是美国 等资本主义阵营 国家支持的南越 同由苏联 等社会主义阵营 国家支持的北越 之间进行的一场战争,其爆发主要是由于意识形态等原因,美国参战的目的是扶持南越政府,争取政治利益,而非将越南彻底消灭掉。如果对越南使用原子弹,美国只能收获一地废墟,并不符合美国参战的目的。

美国对日本扔过原子弹,为何到了越战,都战败了还不拿出终极武器

二、 敌人不同,美国不敢轻易挑起核战争

在对日本使用原子弹时,世界上拥有原子弹的国家只有美国。在拥有核垄断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使用原子弹,美国并没有后顾之忧。试想如果当时日本也同样拥有原子弹,并且具备将原子弹投放到美国本土的能力,美国还有勇气将两颗原子弹丢向日本吗?

越战的主战场虽然在越南,但背后是世界上两大阵营间的博弈。当时支持北越的社会主义阵营同样拥有核武器,一旦美国动用原子弹,必然会引发世界范围内的核战争,那将会导致足以毁灭全人类的灾难。所以当时两大阵营之间就使用核武器这件事情上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那就是不到非不得已,绝不率先使用原子弹。

美国对日本扔过原子弹,为何到了越战,都战败了还不拿出终极武器

三、 反对核战争是全人类共识,舆论压力使美国不敢使用原子弹

早在1968年,反对核战争就已经成为了全人类的共识,就连发明原子弹的美国也同样这么认为,于是同世界上五十八个国家一起签订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签订这一条约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核武器尽可能控制起来。受到条约的约束,美国自然不能乱用核武器。

在二战后,美国一直寻求在世界舞台上谋取更多的影响力,如果贸然使用原子弹,必将使美国威信扫地,失去好不容易才建立起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四、 美国国内反战情绪高涨,美国政府除停战外别无选择

美国对日本扔过原子弹,为何到了越战,都战败了还不拿出终极武器

越南战争中,美国虽然在军事层面上并没有失败,但耗资巨大,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使美国经济由盛转衰,美元霸主地位遭到沉重打击。

除了经济大滑坡外,越战还导致美国出现了一系列种族问题和民权问题。

到了越战后期,美国国内群众的反战情绪高涨,各类要求美国停战的示威游行不断。美国总统尼克松为了谋求连任,只能顺应民众的呼声,努力推动和谈。在当时的情况下,美国民众迫切希望停战,连普通战争都不愿意进行下去,又怎么会答应使用原子弹对付越南呢?

美国对日本扔过原子弹,为何到了越战,都战败了还不拿出终极武器

举一个发生在我国的例子,在解放战争时期,粟裕率军兵临上海城下。如果目标仅仅是占领上海,粟裕肯定会选择最简单最有把握的方案,但经过抉择,最终却在多套进攻方案中选择了最难的那一个。原因很简单,我军是人民的军队,战争的目的是解放而不是毁灭,为了保存上海这座城市的完整,为了保护上海人民的财产,宁可多付出一些代价。

总而言之,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武器服务于战争。人类之所以设计生产了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武器,就是为了满足不同的作战需要。原子弹威力虽大,但也只是众多武器中的一种,是服务于人的工具。如果使用原子弹无法达成政治上的目的,那么使用原子弹就毫无意义。

《美国人眼中的越南战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