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与俄罗斯发生多次战争的车臣,现在怎么样了?

鸢飞九天2018


我们在这不妨先赘述一段斯大林时期车臣人的血泪史:苏联成立后不久便将车臣划为自治州,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又将其与印古什合并为自治共和国;尽管如此车臣也不乏一些反苏维埃势力,不过他们基本都在短时间内就被斯大林请进了监狱并长眠其中。

苏德战争爆发后,高加索地区丰富的石油成了德国垂涎争夺的对象,其中就包括车臣现在的首府格罗兹尼;一方面为了报复斯大林,一方面则是出于独立要求,车臣人决定和德国人合作,但从战争走势可以明显看出:车臣人做错了选择题!

反攻开始后,斯大林对于车臣人采取清洗措施,而且还把近四十万车臣人(当时车臣总人数只有50多万)强制流放到环境异常恶劣的中亚地区,其中百分之四十的人口因饥饿、疾病、屠杀等原因惨死......幸运的是这些被流放的车臣人在赫鲁晓夫时期开始又陆续回到了故土。

客观而言,多数人都觉得车臣人的基因里似乎一直都有强烈的“反叛”因子,但却忽略了来自外部的客观原因:整个苏联时期的车臣人一直都遭受着不平等高压政策,语言、文化、宗教无一例外的被禁止,车臣领导人不能是车臣人,再加之斯大林的大清洗等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激化了车臣人和俄罗斯人的矛盾。

苏联解体后不久,怀有强烈反俄意志的车臣人在杜达耶夫等人的带领下与俄罗斯联邦爆发了第一次车臣战争,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城市战“格罗兹尼战役”就发生在这期间。最终,车臣武装赢得了胜利并迫使俄罗斯签署停火协议。

1999年7月,车臣非法武装指挥官巴萨耶夫偷袭俄军哨所引爆第二次车臣战争;虽然发生在叶利钦任内,但最终指挥俄军进行这场战争并赢得胜利的却是后继者普京。俄罗斯10万大军挺进车臣后用了九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整体平叛(残存武装转为游击),艾哈迈德-卡德罗夫随即被普京任命为车臣政府首脑并在2003年当选为车臣共和国总统。

但第二次车臣战争依然没有完全熄灭反俄之火,残存的武装势力经常发起惨绝人寰的恐怖袭击,当选总统不到一年的艾哈迈德-卡德罗夫就死于爆炸袭击。不过,老卡德罗夫之子拉姆赞-卡德罗夫在普京的支持下又于2007年顺利坐上了总统之位。

如今由小卡德罗夫掌控的车臣政府可以说完全忠于俄联邦和普京(至少表面如此),小卡德罗夫也因为极度追随、拥护普京而被人们冠以“普京的步兵”的称呼,他曾频繁高调在公开场合表达忠心,比如最著名的那句“我已准备好为普京而死”。

目前虽说经过俄罗斯几十年的努力,车臣分裂势力有了明显的缓和,但并没有完全偃旗息鼓;他们仍在寻找适合的反扑机会。

我是军武最前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