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和美女整容的本质都一样,都是以人力改造身体

最近围绕孙杨被国际体育仲裁法庭禁赛8年的事儿,再次让兴奋剂成为热点话题。

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和美女整容的本质都一样,都是以人力改造身体

什么叫兴奋剂呢?

很多人对兴奋剂存在一个误区,觉得兴奋剂就好像你困了来罐红牛,然后就精神了,比赛之前弄点能够刺激神经系统的,然后比赛成绩就好了。

其实这种理解非常肤浅。

兴奋剂的本质是为了提高和改善人体的某些性能。

大家都知道,运动员要出成绩,必须要练,不停地练,那都是练啥呢?对于田径、游泳这些运动来说,基本上就是练肌肉,提高运动能力。运动员的训练非常辛苦,非常辛苦。

要想出成绩,就必须长年累月这样辛苦训练。

可是某些药品,能够帮助你缩短这个训练时间和强度。

就拿孙杨之前曾经服用的曲美他嗪来说,这个药物对于提高人体心肺能力有显著效果,可以极大提高长距离游泳成绩。

游泳运动员的心肺能力,如果不吃药通过大量训练也可以提高,如果吃药同时加强训练,可以在更短时间内提高更多,甚至可以达到你练不出来的效果,所以兴奋剂其实相当于走捷径。

说到这儿,我就联想到了整容。

其实,运动员为了提高运动能力而嗑药,和一个人为了美丽而去整容,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

这两者,都是违背了人体自然。

都是试图用人力来改造人的身体。

而且嗑药和整容本身,其实也需要有一定的基础。比如整容来说,如果一个人没有好的身体胚子,再怎么整容,也不可能达到国色天香的标准。就运动员来说,也是自身有一定天赋,再去嗑药才能到达一流水准。

当今社会对整容并没有什么偏见。娱乐圈的很多大明星,基本上都整容过。很多明星的整容,基本上已经是对脸部进行了非常精密的人工修整,如果你了解了整容的过程,就知道这个技术有多精巧。

整容对于容貌的提升有多强大的作用,相信大家看多了娱乐圈的八卦,也都很清楚了。

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和美女整容的本质都一样,都是以人力改造身体

当今社会,其实大多数人对于整容并没有什么意见。

当然可能有些人觉得纯天然美女似乎档次更高一点,更难得一点,但总的来说,整容美女她也很香啊。

比如当今娱乐圈吧,一般认为刘亦菲没怎么整过容,是接近纯天然的美女;而杨颖算是整容届的代表。

但是在很多观众眼里,她们俩都很漂亮啊。甚至很多人觉得杨颖要更加漂亮。

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和美女整容的本质都一样,都是以人力改造身体

刘亦菲和杨颖,一个天然美女,一个整容美女,哪个更美?


所以,既然大家可以接受为了变美而整容,为什么不能接受为了提高运动成绩而嗑药呢?

这就要说到奥运会的历史了。

奥运会早期其实不禁止嗑药。只不过后来闹出了人命。1960年丹麦自行车运动员詹森在比赛过程中摔倒,不幸死亡。之后的调查发现他是因为赛前服用了大量苯丙胺和酒精混合物,麻醉了神经系统,加上天气过热,最终身体失控。

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和美女整容的本质都一样,都是以人力改造身体

这件事引发轩然大波,最终奥委会决定禁止使用兴奋剂。

所以当今大多数反对兴奋剂的意见,是怕放开兴奋剂之后,很多运动员会因为药物过量猝死。

詹森这个事儿,严格说来,嗑药只是诱因。不能说他是因为嗑药而死。实际上世界上各国培养一个精英级别运动员并不容易,没有动机放任其嗑药过量死亡。

而大多数的兴奋剂,正如前面提到的曲美他嗪,是为了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肌体能力,当今科技越来越发达,运动员的训练也越来越科学,所谓的兴奋剂的副作用也越来越小。

这里咱们要提到很多人对兴奋剂的第二个误区。就是你以为的兴奋剂都是坏处大大的,其实这都是过去式了。

目前最先进的兴奋剂,融合了人类生物科技最前沿的技术,代表了人类生物科学,以及生命科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正如前面咱们说的,整容是人类对自己容貌的再改造,兴奋剂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在改造人体。

甚至可以说,很多顶级运动员其实是在进行人体试验。他们吃的药物,都是最新,最顶尖的科技成果啊。

所以兴奋剂的检测永远落后于已有的技术。

被列入禁药范围的兴奋剂,其制定标准来自哪里呢?很悲哀的是,正是来自世界上主要大国的相关兴奋剂实验室(尤其以美国为首,美国的生物科技水平吊打全球其它所有国家,世界上所有新药研发美国占了一大半),他们制定了兴奋剂的标准。也就是说,什么是兴奋剂,他们说了算。

换句话说,他们掌握的最新兴奋剂,一定不会在这个范围。

再直白点说,咱们打个比方,好比说警察查案,某个机构事先给出了嫌疑人范围,所以警察无论怎么查,永远也查不到这个机构刻意隐瞒的其他人。

比如上文提到孙杨曾经服用的曲美他嗪,孙杨从2008年就开始服用,当时这个药没有列入禁药范围,2014年之后才被列入禁药。所以孙杨2014年之前使用这个药物完全合法,之后再服用被查出才是违法。

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和美女整容的本质都一样,都是以人力改造身体

这就叫“查出来的是兴奋剂,查不出来的是高科技”。

现在大家明白了吧?世界各大强国永远有一批领先于现有兴奋剂范围的新药,效果比现在所有的兴奋剂都更好,却永远不会被查出来。

基于这一点,我们要悲观地承认,在反兴奋剂这个领域,永远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嗑药永远走在反兴奋剂前头。

其次,兴奋剂的检测花费的资金已经越来越不堪重负。

根据相关资料,在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前后,国际奥委会就花了1亿美元,用于检测参加奥运会的重点运动员。那可是1980年代的1亿美元。

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和美女整容的本质都一样,都是以人力改造身体

随着最新兴奋剂的技术越来越高,兴奋剂检测的花费也越来越高。这么多年下来,光是花在这方面的钱,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可以预见的未来,这笔开销只会越来越高。

所以,等于是每年花了很大一笔钱,却永远只能检测出落后时代的兴奋剂,这样做有意义吗?

因此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这注定是一种徒劳,为什么非要禁止兴奋剂呢?不如索性放开,大家敞开吃得了。

这样反而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这样做的后果会怎么样呢?

其实国际反兴奋剂机构内部都有一个说法,就是他们花了这么大力气搞监测,也知道很多禁药根本查不出来,但是搞搞检测,至少大家收敛一点,不至于让有的运动员被所在国家嗑药过度猝死。

所以大家主要担心的,还是放开兴奋剂监管,会不会带来更多运动员死亡事故?

我觉得这个问题倒是有个解决办法。

就是宣布任何拿到奥运会奖牌的运动员,如果在5年内被证明是药物过度死亡,那就剥夺其奖牌,同时在最新一届奥运会上,直接剥夺这个国家同等一块奖牌。

你想啊,世界各国让运动员嗑药,就是为了拿金牌,如果你出了事,直接让你在奥运会上少一块金牌,那你是不是就会非常非常小心,非常非常爱护运动员的身体了呢?坚决不能让他出现嗑药过多猝死的情况。

总之呢,可以从制度上想办法。约束那种毫无节制,或者说不科学的嗑药行为。

那还有人说了,如果运动员都是靠嗑药出成绩,那奥运会还是那个奥运会吗?体育竞技就不纯粹了啊。本来大家都是拼身体天赋的,现在变成拼谁的药效果好了。

我觉得有这个想法的人,和有处女情节一样好笑。

前面咱们也说了,整容美女她不香吗?

奥运会体育竞技本身,就是国家之间的对抗,除非奥运会完全改变游戏规则,以后不以金牌为目标了。你告诉大伙,来参加比赛就行了,冠军也不发金牌了,也不升国旗奏国歌了,那大家自然而然就不会再去折腾了。

但凡奥运会还要继续搞金牌目标,但凡大家参加奥运会还是为了拿金牌,鬼才管你是天然的还是人工的,拿到金牌才是真的。

除非奥运会不要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