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有人认为摄影师拍的是“照骗”,大都依靠后期处理,后期很重要吗?

Tony说摄影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摄影后期是非常重要的。在胶片时代,摄影后期实际上就是暗房技术。在胶片暗房技术中,例如,欠曝的底片,在显影液中浸泡的时间就会短一些,如果底片部分欠曝,那么在显影时,就必须进行一定的遮挡,这种暗房操作,实际上就是摄影的后期!

其次,正确看待摄影后期,后期在摄影中的作用是优化和加强。优化是指在后期处理过程中,对前期拍摄照片的高光、暗部、中间调,色温色调进行最大程度的还原,得到优质的底图,再进行针对性反差调整,获得初级调整的照片。加强是在优化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后期手法,加强摄影作品的氛围,赋予作品的风格。不同类型的摄影作品,后期处理的优化加强的程度不同。

第三,看拍摄的是什么类型的题材,如果是新闻类题材摄影,那么是一定要还原真实的,也就是不能移动像素,即不能把拍摄时候没有的元素添加进去,或者抠出来放到其他地方;不能改变色相,明明是红色,不能改成绿色。如果是人像摄影、风光摄影、人文摄影这些类别,后期是可以进行艺术加工的。

摄影属于艺术的一个门类,那么它是应该遵循艺术的普遍规律:再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以人像摄影为例,我们在前期拍摄中,会根据题材来确定人物角色的服装款式,化妆类别,模特根据题材来演绎姿体语言以及情绪表达;到后期制作中,根据前期拍摄的结果,使用特殊的后期技法,例如调整光影,调整色彩,加强或者弱化明暗等,让作品的艺术氛围更好,风格更强,以达到摄影师或者观众想要的艺术效果。

所以,摄影师拍摄的照片,一定不是“照骗”哟。





木叶影像


在数码光影时代,你见过的“照骗”,凡觉得赏心悦目的,我敢给你保证:100%都是经过后期处理的。那“照骗”有没有不经过后期的呢?回答是肯定的。一是胶片机拍摄的,是正宗照片,绝不是“照骗”;二是数码相机直接生存的JPG格式“照骗”——为啥称它为“照骗”而不是正宗照片呢,那是因为数码相机在生存JPG格式文件时,已经由数码相机本身自带软件经过算法,对拍摄时的光圈、速度、ISO、白平衡、色彩、反差、锐度、宽容度等等进行了综合处理。这个处理结果,就是你直接能看到的JPG格式原片。

同一光影无后期(JPG直出)和有简单后期对比图(写这个问答时作为配图在住家附近随手拍):

RAW 格式文件经过后期简单处理后的小区(侧逆光下暗部和色调调整)。

无后期(JPG直出)的侧逆光下的小区一角。

顺光。无后期(JPG直出)的小区一角。

RAW 格式文件经过后期简单处理的小区一角(适当剪裁+调色)。

数码相机这个JPG格式文件的处理,实际上也是一种后期,只是你看不到而已。数码相机JPG格式文件的处理,之所以是人们看不见的电子算法后期,一个佐证就是:同样环境、同样参数拍摄,不同品牌数码相机甚至同品牌但型号不同的数码相机,它们输出的JPG格式照片,在色彩、宽容度等方面,也是各不相同的,原因就是它们各自的算法不同。如果与胶片机拍摄的照片相比,区别更甚。

那么问题来了——胶片机拍摄的叫“照片”,数码相机输出的JPG格式文件叫“照骗”,二者有啥区别?

同一光影无后期(JPG直出)和有简单后期对比图(写这个问答时作为配图在住家附近随手拍):

光比较大的JPG原片。

RAW 格式文件经过简单后期处理后的图像。

首先,胶片机拍摄的成像过程是基于光化学理论,数码相机拍摄的成像过程则是基于光电子学理论,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自然结果迥异——胶片机是通过光化学反应产生潜像,这个潜像的生成不存在人为的干扰因素,你设置什么参数,它拍出来的就是你所设置的参数忠实还原。而数码相机成像的过程,不同相机携带的软件算法是关键的一环,不同算法,结果总是不一样。

其次,在色彩还原方面,胶片相机拍摄是在银盐接受光照的一刹那,色彩信息就被准确无误都保留在胶片上了。而数码相机拍摄的一刹那,色彩是经过相机算法推测出来的,其色彩还原方面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人为因素——因为各家相机的算法软件,都是人为编程。

同一光影无后期(JPG直出)和有简单后期对比图(写这个问答时作为配图在住家附近随手拍):

光比较大的JPG原片。

RAW 格式文件经过简单后期处理后的图像。

当然,胶片机与数码相机在照片存储方式上也有本质区别——胶片机的影像信息忠实地记录在胶片上,是物质的,肉眼可见的,而数码相机影像用不同文件格式储存在储存卡上,是非物质的,肉眼不可见。

知道了胶片机和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区别,就明白了数码相机自带的软件因为是人为编程,其算法自然就有很大局限性,其输出的JPG格式文件,如果相比胶片机,有时根本不是我们人眼所看见的那个光影时空。为了弥补这一严重缺陷,所以在数码相机时代,就产生了一个胶片机时代根本没有的东西:数码底片——raw格式文件。这个文件是各品牌数码相机CCD或CMOS感光时所记录的全部光影信息,这些信息与相机本身自带的软件没一毛钱关系,简言之,是没有任何算法和人为参与的原始数据。对这个原始数据通过PS等专业软件处理,拍摄者就能够最大限度地还原人眼所见,甚至是发挥自己的艺术才华。

同一光影无后期(JPG直出)和有简单后期对比图(写这个问答时作为配图在住家附近随手拍):

杂乱无章的JPG直出原片。

RAW 格式文件经过简单后期处理后的图像。

RAW 格式文件具有极高的宽容度,也就是说,这个文件完整保留了拍摄对象所有的高光和暗部所有细节,因此,通过恰当的后期处理,就可以得到色彩还原逼真、高光和暗部细节完美体现、真正意义上的“照片”,后期处理技艺高超者,甚至能够将JPG格式文件输出时看上去完全是“废片”的,处理成一张表现力正常的图片,尤其是你这辈子可能就只能去一次的地方所拍摄的纪念影像。

同一光影无后期(JPG直出)和有简单后期对比图(写这个问答时作为配图在住家附近随手拍):

逆光下大光比JPG直出原片,基本就是废片。

RAW 格式文件经过简单后期处理后的图像。

最后再来简要回答一下题主所问:“后期很重要吗?”

摄影界都有一句话:数码相机时代,一张照片的成功,拍摄和后期各占50%。

对这句话的理解,前述已经有很多铺垫:后期很重要!后期很重要!后期很重要!

大家所说的后期,几乎都是针对RAW 格式文件(当然,JPG格式文件也可进行后期,只是可调的空间很窄,尤其高光和暗部细节的还原)。不同的摄影师在电脑上对raw文件进行的处理,由于“三观”不同,因而对光影时空的处理也不尽相同,进而出来的片子画风也迥异。但不管画风如何,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如果说相机自带软件的算法过程是程序自动化的“感光元件感光”+“各种参数处理”=“照片”。那电脑上对raw格式文件的处理就是主观情感式的“感光元件感光的原始数据”+“人们对自然界的认知”=“照骗”。

同一光影无后期(JPG直出)和有简单后期对比图(写这个问答时作为配图在住家附近随手拍):

侧逆光下较大光比JPG直出原片。

RAW 格式文件经过简单后期处理后的图像。

对这个论断如果不好理解,那做个简单比较——

比较标的物:草原上逆光下拍摄摇曳的美丽野花

JPG格式文件直出的结果可能是:画面一簇野花被大光比的死黑和死白(即没有亮部和暗部细节)堆砌,旁边还有一大堆牛屎……

RAW 格式文件后期处理结果可能是:画面一簇野花高光、暗部细节完整(迎光的花瓣不仅阳光下五颜六色而且脉络清晰,背光的根茎细节可见),旁边没有一大堆牛屎……

两相比较后,请问,谁是照片,谁是照骗?


勒克儿


数码时代不后期确实可惜了,我当年是铁杆原片党,主要原因是从胶片年代过来的,电脑用的不熟练。现在逐渐学会一些后期处理,而且用手机就能一般后期处理。确实开阔眼界。











她大叔521


对于经过后期处理,认为是照骗的朋友,无疑是不懂摄影的,要么就是键盘侠,要么就是小白用户,这些人对摄影的理解是错误的。

相机按下快门一瞬间,照片首先是生成一个数据文件,raw格式,包括亮度信息,rgb亮度信息,宽容度,色深等,大家看到相机的直出jpeg实际上相机已经经过了色彩风格的应用,已经经过了后期处理。

所以不管你用什么拍摄,用手机也好,用相机也好,你所看到的jpeg的图片都是经过了机器的自动化后期处理。但是这种自动化处理可能是和你眼睛看到是不同的。

所以我们后期的意义是让照片变得符合我们眼睛看到的,或者让照片变得更有艺术感,这个感觉是对的人类的共同审美的,就是让照片变得更好看。

后期其实包含了两部分,一部分就是明暗和色彩调整,一部分就是带有内容破坏性的调整。

这两部分的后期软件代表就是lr和ps,lr是针对照片的明暗,色彩进行调整,不会修改照片的内容。

Ps是对图片进行更细致的处理,可以改变图片的内容,甚至无中生有,没有天花板,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你的想法和审美会变成天花板。

一副优秀的作品都是经过后期的,后期是摄影的一部分,没有办法绕过去,就算你用jpeg直出,也是经过了机内的后期处理。


拍拍小达人


早期摄影,人们没有那个条件,对后期认知不足,总有些人认为后期就不是摄影了,我认为这要区别对待,新闻类的一般不应该后期,其他的适当后期也不是不可以,早期黑白人物摄影不也有手工上色的吗?那不也是后期?人像摄影彩转黑白,黑白转彩都属于后期的一部分,所以说后期也是摄影的一部分。特别是风光摄影,后期很重要,但我不喜欢增减东西的后期,比如添加云彩换背景,那不叫后期,人为的改变了照片的内容,应该叫制作了。简单的后期会使照片通透感立体感和观感增强,是很有必要的。个人看法,不喜勿喷,谢谢!上一张昨天苹果11Pro在下班等电梯的楼道口拍的一张窗外,第一张原片,第二张ps简单后期(复杂的也不会[捂脸]),第三张手机sandseed加强后适当调整了白平衡。您喜欢那一张呢?





龙哥自由摄影


你好,要说后期处理就是“照骗”那你肯定是不懂摄影,或者说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后期。

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用胶片拍摄,洗照片的过程就是后期处理的过程。用数码相机拍摄的底片是数字形式,你可以理解为两种形式。数码相机直出的图片格式实际上是相机自带的程序完成了后期处理,拍摄raw格式然后手动后期处理,实际上是拍摄的一个工作环节,不要认为后期就是骗人,这是个误区。

那么什么是“照骗”呢?

简单的说就是内容造假,什么是内容造假?

举个例子比如拍鸟,为了方便拍摄把鸟窝移到一个方便的位置拍出的照片不符合自然规律;

还有后期造假的,比如某位领导视察工作,但是没到现场,通过后期手段加上去,这就是内容造假。

最后我想说的是,要正视摄影后期处理这件事,很多摄影爱好者看到好看的照片就认为都是后期做的好,甚至很抵触后期这件事,我认为这是个误区,一副好的作品和你拍摄的每个环节都曦曦相关,不是说随手一拍,后期就能扭转乾坤,希望大家都能理性的看待后期处理。


追光自驾摄影


首先,不存在没有受过任何处理的照片。

即便是胶片时代,不同的胶卷品牌,胶卷类型、感光度(100,200,400)在同一台相机同参数设置同场景下,出来的照片效果也有细微的差异。

哪怕我们的裸眼,也经常“被骗”,坐在车里看窗外的景色,天蓝蓝的,草绿绿的,但当车窗摇下来时才发现,外面万物的颜色也没那么浓郁,是车窗贴膜给你的眼睛加了一片“滤镜”。

回到我们的数码时代,从小型数码相机,到摄影爱好者手中的单反,尤其是现在的智能手机拍照功能,从简单的场景选择,到全手动参数设置,再到现在的全智能识别场景自动美颜,真正实现了“傻瓜”式的拍照体验。

所以说,绝对没必要把照片适当的后期处理(现在很多已经是拍摄同步处理了)当做是洪水猛兽。通过后期制作,通过对照片亮度、对比度、色温等基本参数适当的调整,能够更好的烘托照片氛围,更好的传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是很正常而且何乐不为的事。

但是,正常的后期制作并不包括增加、减少照片内容,改变照片场景、人物的基本形态等手段。比如华赛金奖《广场鸽》事件,也比如先在人们经常使用的手机拍照重度美颜。

一张好的摄影作品是对真实生活瞬间的精彩记录,是我们真实情感的体现,一张静默的照片背后有着拍摄者内心的千言万语。而一张通过造假和谎言编造出来的照片,则是对自己和观众的欺骗,对生活的亵渎。

当然了,日常场景下的美颜照片可以算作一出善意的谎言,我们也就一笑而过吧!




雪檐


照片好不好看,首先你要拍的好,这就包括拍摄时的构图,用光,速度,光圈等等,当然还有自然条件是否最佳。只有前期拍的好,后期才有调整的可能,才可以使照片更加漂亮出彩。前期拍的好的照片,后期无需更多的调整(PS)只需调整一下饱和度,对比度,或者根据构图裁切一下就可以了。当然对于专业从事做图的人来说,拍的很烂也可以P的很好,但这样往往超出了摄影的范畴,照片会不自然,看起来很假。因此说,摄影上要是靠大脑加设备的创作,拍的好的图片自己会说话。








牧歌悠杨


摄影圈中对于图片是否要经过后期的讨论,从很早就已经开始了。大多分为三类:照片直出、经过后期和无所谓。

很多人说照片直出才是真正的摄影,纪实摄影也以不后期为荣。但请问胶片时代的暗房是什么?暗房就是胶片时代的后期处理。现在数码时代的后期处理,就是将暗房处理过程优化,不需要繁琐的操作,使得图像在计算机上就可以得到处理。

所以后期处理是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句话可能会扎到某些人的心,看看现在选择照片直出,抨击后期处理的人群年龄(此处不是鄙视),大都不会使用现阶段的后期处理软件。时代在进步,有些老法师因为不会后期处理就说图片直出,抨击后期的背后,是羡慕和嫉妒。毕竟通过后期处理,图像必然会更加完美,光线色调也会更加和谐,图片比不过就打口水仗?见不得人好的大有人在。

相机内部有些功能的处理算法其实也是后期处理,比如多重曝光、HDR合成等等。

后期处理是让我们的图片从色彩饱和度、构图、对比度、曝光量、影调等等趋向于完美,让前期的缺失通过后期完善,让我们的作品更加完美。当一幅作品本身就很有水平,再通过后期的点缀,给作品锦上添花更加完美不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吗?

很多前辈的经验总结也不无道理,我们的图片不能依靠后期,前期能做好的事情就不要带到后期去做,后期处理过度取得的效果可能太过于失真,严重偏离事实也会给人带去质疑。

摄影需要后期处理,后期处理是摄影的一部分。通过后期处理让作品更加完美,是我们的追求,但后期处理也不可过度,过而不美,摄影关键在前期,后期也是很重要。

当然选择照片直出也是各自的选择,其中也不乏一些大师,但后期与直出是各自的追求不同。(以下是我用手机旅拍作品,也是经过后期的。)











创e派


很少有照片不经过处理,所以每张照片都要经过后期——摄影中级班。

我们平时看到的照片都要经过主体、陪体、背景、环境、前景、的选择,以及光线、角度、构图的处理。这里边会有以小见大、避重就轻、以管窥豹、盲人摸象和畸变透视等等的技术手段,如果说简单的后期是“照骗”,那么这些前期拍摄也都算欺骗。

很少有照片不经过处理,包括手机只按一下快门,其实内置的软件已经对饱和度、对比度等做了处理,尤其是有过相关设置的手机。单反相机如果真的不用任何设置,直出的照片也是没法看的。简单的说,如果没有后期处理,整个互联网、影视图像都是黯然无光,会让你绝望而死。

我能理解很多人拒绝数码后期的心情。因为确实有一些后期美颜软件和有些摄影师把风光照片调成了失真梦幻抽象状态,让人反感。比如把人调成蛇精脸;把天空调成粉色、紫色。我也很讨厌这种失真。

但适当的后期处理还是必要的,比如简单的二次构图;简单的调一调饱和度、对比度;适当的调光、调色;去掉一些瑕疵等等,以不改变本质,稍加美化为度。您觉得有道理吗?

关注摄影中级班,简单易懂,学会摄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