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農村音樂:即將消失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該如何傳承下去?

嗩吶

是中國歷史悠久、流行廣泛、技巧豐富、表現力較強的民間嗩吶 民間吹管樂器。

2006年5月20日,嗩吶藝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它發音開朗豪放,高亢嘹亮,剛中有柔,柔中有剛,深受廣大人民喜愛和歡迎的民族樂器之一,廣泛應用於民間的婚、喪、嫁、娶、禮、樂、典、祭及秧歌會等儀式伴奏。

在我們老家,嗩吶手俗稱叭喇匠,每逢村裡紅白喜事的時候,主人家就會帶上菸酒去請叭喇匠。在農村,這是一個很受人歡迎的職業。你想作為孔孟之道的創始人孔子年輕的時候還當過吹鼓手呢!

農村音樂:即將消失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該如何傳承下去?


歷史沿革

公元3世紀,嗩吶由波斯、阿拉伯一帶傳入中國。

西晉時期,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第38窟中的伎樂壁畫已有吹奏嗩吶形象。

在金、元時期,傳到中國中原地區。曾譯作"鎖吶""銷吶""蘇爾奈""鎖奈""唆哪"等名。

在明代,古籍中始有嗩吶的記載。明代武將戚繼光曾把嗩吶用於軍樂之中。在他《紀效新書·武備志》中說:"凡掌號笛,即是吹嗩吶。"

明代王磐的《朝天子·詠喇叭》則是描述嗩吶最好的文章:"喇叭,嗩吶,曲兒小,腔兒大。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你抬身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哪裡去辨什麼真共假?眼見得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得水盡鵝飛罷。"

明代後期,嗩吶已在戲曲音樂中佔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過場曲牌。而在以戲曲音樂為基礎的民間器樂中,嗩吶也成為離不開的樂器。

到了清代,嗩吶稱為"蘇爾奈",被編進宮廷的《回部樂》中。

到了近現代,嗩吶成為中國各族人民使用頗廣的樂器之一。

在廣東地區,嗩吶又被稱為嘀嗒。

嗩吶是老祖宗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堅守傳內不傳外、傳男不傳女的原則,大多數都是從父輩手裡接過來的,現在成為了很多人養家餬口的工具。

農村音樂:即將消失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該如何傳承下去?


代表作

百鳥朝鳳、全家福、抬花轎、六字開門等作品都是大家非常喜歡的作品,加上笙,二胡,琵琶,笛子,揚琴,棒子等合奏在一塊,不亞於西洋樂器演奏的交響名曲。

農村音樂:即將消失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該如何傳承下去?


農村嗩吶手藝人

近幾年農村這種風俗做的有點過時了,晚上除了嗩吶曲外,還從外邊請了好多唱流行歌曲,跳舞的人,男女調情,打情罵俏,坦胸露背的,大傷風俗。

根據國家整風辦推行農村移風易俗的政策,其中喜事要求節儉簡單、禁止鋪張浪費;白事要求不辦酒席、不設靈棚、不搞扎彩,不吹嗩吶鼓樂。

農村音樂:即將消失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該如何傳承下去?


嗩吶是國家第一批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咋說不讓吹就不能吹了呢?有老藝人們想不明白。這種千年流傳下來的民間藝術要失傳嗎?

大家一起來討論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