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水肥一体化这么好的技术,为什么你们不用?

晓视界


首先要达到水肥一体化就要有一套水肥灌溉系统,它由首部系统,管道系统及滴水系统组成。在推广过程中存在几个问题:


1、要达到好的效果,必须根据地形,作物方式,水源和水量,施肥特点,蒸发量等指标科学设计,否则压力过大过小都不合适,影响效果。农户种植面积都不大,一般的设计单位不一定愿意接活,除非很大的面积可以考虑。

2、水肥一体化系统在成规模的种植领域都在利用,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块分散,不集中连片,各自种植,品类也不集中,操作层面有难度。

3、水肥系统需要投资泵,管道等材料,农户生产模式下是不愿意再投入的,除非种植的农作物附加值特别高,例如草莓种植。

4、在农户层面上,政府扶持和鼓励的力度非常小。


石头与核桃


目前来说,水肥一体化是世界上公认的提高水肥资源利用率的最佳技术,那好处真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但目前的推广一直很尴尬,小农哥今天就跟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好处多多的水肥一体化,推广却困难重重。

水肥一体化技术于1960年左右始于以色列,而我国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究是从 1974 年开始的,说起来也算是比较早的。当时引进了墨西哥的滴灌设备, 试验点仅有 3 个, 面积约 5.3hm2, 试验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和节水效果。1980 年我国第一代成套滴灌设备研制生产成功。1981年后, 在引进国外先进生产工艺的基础上, 我国灌溉设备的规模化生产基础逐步形成, 在应用上由试验、示范到大面积推广。

从12年开始,国家就开始强调要推进水肥一体化技术,16年,农村农业部又发布了《推进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2016—2020年)》,能让国家这么大力推进的技术,总结一下就是因为水肥一体化有以下好处:

1、节水效果明显:可减少水分的下渗和蒸发,较传统的灌溉方式水分利用率45%,喷灌为75%,滴灌为95%,综合节水率可达到30%-40%。

2、节肥效果显著:可实现定量施肥,集中施肥,大幅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据调查,常规施肥的肥料利用率为30-40%,滴灌则能达到80%。

3、减轻病虫草害:集中供肥和用水量的降低改变了田间生态,降低了空气湿度,可抑制病菌、害虫的发生、传播,减少杂草的生长,因此也可带来农药用量的下降。

4、降低生产成本:管网供水,水肥一体,操作方便,省工省时。

5、便于田间管理:只湿润根部,不影响田间其他农事操作。

6、改良土壤生态:较大水漫灌可提高地温2.7℃。利于根系生长与微生物繁殖,不会破坏土壤结构。

限制水肥一体化发展的因素也有不少:

1、引起堵塞,技术要求高:配套设施易发生堵塞,水肥一体化对水质和肥料品质要求高,一般需要进行过滤,肥料溶解性要好。前期水溶性肥料的缺失,也是限制水肥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2、限制根系发展,降低作物抗倒性:因作物根系的向水性,喷灌滴灌可引起根系分布变浅,集中,降低作物的抗倒伏能力。

3、前期投入高,维护成本高:设备采购、安装一次性投入高,农户难以接受,后期还需定期维护与更新。

4、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知识:农村年龄偏大的农民没有节水节肥的意识,也缺乏相关的知识。社会本身同样是追求眼前利益和短期效益, 水资源严重短缺对生态环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 还远未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

总结了这么多,那到底水肥一体化的前景如何呢?小农哥认为水肥一体化技术前途一片光明。

第一,本身我们中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缺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排在世界第 109 位,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农业用水在用水量当中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严峻的缺水形势肯定会逼着我们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第二,目前土地流转已成大势,田间管理已经开始走向集约化道路,大面积的农场必须依靠水肥一体化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水肥一体化前期投入的边际成本会进一步降低。

第三,生态环境的压力促使我们提出双减计划,而双减的实现除了在肥料、农药本身下功夫外,还要在施用方法上做文章,水肥一体化则当仁不让。

第四,经过多年的发展,水肥一体化配套设施渐趋成熟,水溶性肥料也成为了热点,具备了大规模推广发展的条件。

您那边有没有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呢?使用过程中又有哪些问题呢,欢迎留言与大家分享交流!


农村大傻哥


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自横空出世以来为什么会备受关注呢?因为这项技术从传统的“浇土壤“改为“浇作物”,是一项集成的高效节水、节肥技术,不仅节约水资源,而且提高肥料。下面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原理、结构组成、优缺点以及技术的易忽视点。

一、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原理

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

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灌溉方式,其水的利用率可达95%。与传统模式相比,水肥一体化实现了水肥管理的革命性转变,即渠道输水向管道输水转变、浇地向浇庄稼转变、土壤施肥向作物施肥转变、水肥分开向水肥一体转变。因此,有专家指出,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的重大技术,更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的“一号技术”。

二、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组成

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由首部枢纽(水泵、动力机、过滤设备、施肥系统、控制阀等)、输配水管网(包括干管、支管、毛管三级管道)、灌水器(分为滴头、滴灌管等)以及流量、压力控制部件和测量仪等组成。施肥系统有文丘里施肥器、注肥泵、施肥罐、智能施肥系统等。常用的过滤系统有网式过滤器、叠片式过滤器,含沙多的水源需加装离心过滤器、含苔藓或杂物多的水源需加装

三、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优缺点

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与传统地面灌溉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优点

1、灌溉用水效率高

滴灌将水一滴一滴地滴进土壤,灌水时地面不出现径流,从浇地转向浇作物,减少了作物的棵间蒸发。滴灌水的利用率可达95%。一般比地面浇灌省水30%~50%,比喷灌省水10%~20%。

2、可方便、灵活,准确地控制施肥数量和时间

根据作物需求营养规律进行针对性施肥,做到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实现精准施肥。

3、提高肥料利用率,有利于保护环境

水、肥被直接输送到作物根系最发达部位,可充分保证养分的作用和根系的快速吸收。

4、节省施肥用工

特别对保护地内栽培的作物尤为明显,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可节省大量劳动力。

5、有利于应用微量元素

金属微量元素通常应用螯和态,价格较贵,而通过滴灌系统可以做到精准供应,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施工成本。

6、灌溉均匀

灌溉系统能够做到有效地控制每个灌水器的出水流量,因而灌溉均匀度高,一般可达80%~90%。

7、提高农作物产量

灌溉可以给作物提供更佳的生存和生长环境,使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一般增产幅度达30%~80%。

8、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灌溉可以降低室内的空气湿度,减少蔬菜农药残留量,提高了蔬菜品质。

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缺点

1、易引起堵塞

灌水器的堵塞是当前灌溉应用中最主要的问题,严重时会使整个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报废。因此,灌溉时水质要求较严,一般均应经过过滤,必要是还需经过沉淀和化学处理。

2、可能引起盐分积累

当在含盐量高的土壤上进行滴灌或是利用咸水灌溉时,盐分会积累在湿润区的边缘,如遇到小雨,这些盐分可能会被冲到作物根区而引起盐害。

四、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9大易忽视点

1、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浇水施肥制度

实施水肥一体化之后,常常看不到浇水过程。所以在设计之初,就应了解水肥一体化系统的灌水强度,作物需水量和土壤田间持水量,就能更好地根据作物需要进行浇水。同时需要注意灌水周期、灌水量、施肥量、肥料配方等,要根据气候和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而调整浇水施肥制度。

2、使用同一型号滴头

滴头按照补偿性能可以分为压力补偿式和非压力补偿式,按照滴头位置可分为內镶式和外镶式,按照流量可以分小流量滴头和大流量滴头等。

对于压力补偿式,一般用在山地果树种植中,虽然贵一些,但效果更好,可确保每一个滴头出水均匀,施肥均衡。大田作物一般采用內镶式灌水器,铺设方便,易于大面积采用。而如果水质情况较差,建议选择流量偏大的滴头,不容易堵塞。

3、忽视过滤设备

在进行水肥一体化系统设计之前,需要对水质的物理和化学组成进行分析,根据水质采用适合的过滤设施和水溶肥,避免产生滴头堵塞和肥料沉淀,影响水肥一体化效果。

4、缺少压力表

压力表可以检测滴灌首部、中部和滴灌毛管尾部的压力情况,对比设计压力或水压的历史情况,可以辅助判断系统的问题所在。

5、忽视日常维护保养

水肥一体化系统需要通过精心维护以发挥最优性能。每年灌溉季节结束,必须对管道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维修。冲洗地埋管道及放空存水,对首部设备进行清洗遮盖保护。

6、浇水施肥不同步

水肥一体化的最大优点就是浇水施肥同步进行。但使用水肥一体化系统时,要有防止肥料倒灌装置,以防肥料污染地下水和其他水源。

7、忽视肥料的溶解度

水肥一体化系统的灌水器流道小,很容易堵塞。普通复合肥不溶解的养分成分,杂质很多,极其容易堵塞过滤系统。所以,水肥一体化推荐使用水溶肥,溶解度高,养分全面。

8、忽视水溶肥的二次溶解

虽然水溶肥的溶解度很高,但其溶解速度慢。所以在溶肥的过程中,需要不停地的搅拌,加快溶解速度。肥料倒入水池前,应在容器内将水溶肥完全溶解,然后再倒入水池。

9、忽视肥料配方

不同作物对肥料需求不同,即使是一种作物,在不同生长期,对同一种元素需求量也不同。所以我们要针对作物,在其各个生育阶段,按照作物实际需求,搭配营养元素。

实施水肥一体化,最重要的是管理,符合实际情况的浇水、施肥制度是保证水肥一体化效果的关键。其次是水溶肥的质量和配方是水肥一体化产量和品质的保证。最后水肥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安装和材料质量是水肥一体化的基础。





孙老大的农村生活


水肥一体化,效果很好,但是要针对什么作物,因为,水肥一天化会增加种植成本,我们种什么作物,都是考虑种植成本的。









农人小祎


1、费用较高,很多人投资不起。2、毛细管容易堵塞,仍需配合大水浇灌。3、后期仍需支付一部分维护费用。



尚农源


先期投入大,种地不赚钱,弄那个干啥?那是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三好农民才会做的。


真天真


不懂技术


团结就是力量1518oo29197


大众还没完全接受,投入太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