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鐵嶺歷史名人錄小傳之一

鐵嶺,能源重鎮,文化名城。臨邊古戍,五代舊州。西濺大遼之激浪;東輝長白之晴嵐;南起盛京之偉闕;北接松漠之莽原。

山昂龍首,鍾巖阿之靈秀;河潤柴桑,毓水木之清華。閭里名區,聲聞遐邇;鄉黨人物,俊彩星馳。

雲高日近,李總兵看花講武之樓;志遠神清,郝遷客格物致知之院。曹雪芹著紅樓夢,高鶚續撰;高其佩倡指頭畫,淪瀚繼興。戴家父子,詩譽三遼;魏氏燮均,書名九域。周公恩來,銀岡開蒙,五十年重遊故地;任氏輔臣,蘇俄革命,一腔血染就紅旗。

此真武戡禍亂,文興太平,人才濟濟,城以人名。今於百年之古院,薈萃先賢此名園,敬請四海之佳客,駐足銀岡以一觀。

古代篇


1. 王澮(1142?-1234?)

王澮,字賢佐,一字玄佐,金代末年鹹平(今開原老城)人。其族屬系渤海人,為渤海人後裔。

王澮邃於《易》學,又通星曆讖緯之學。而且他還是東北文學史上極其少見的留有詩詞的人。《谷音》錄其詩6首,《中州樂府》錄其詞一首,其成就在遼東堪稱一流。

金章宗明昌初年(1190),以德行才名被召至京城,幫朝廷審定大計。朝廷重其人,先授其信州(今吉林省公主嶺)教授,未幾自免去。後授博州(今山東聊城)教授。據元好問《中州集》記載:“郡守以下皆師尊之。”復又棄官而去。

南渡後,授遼東宣撫使,不拜。以後金國宰相多次徵召,誠請出山,堅持不至。

貞佑二年(1214),蒲鮮萬奴據遼東叛金,王澮應邀出山。貞佑三年(1215)九月任遼東宣撫司參謀官,十月任蒲鮮萬奴大真國(後稱東夏國)宰相,到金天興二年(1233),前後18年,王澮始終是蒲鮮萬奴的股肱之臣,享年九十餘。

趙秉文代宰相所作《相府請王教授書》稱王澮“究大易之盈虛,洞玄象之始終。道尊德重,名聞天下。”

2. 陳循(1385-1462)

陳循,字德遵,號芳洲,江西泰和縣澄江鎮人。

明永樂十三年(1415)考取進士第一名,被授翰林修撰。以後逐步擢升翰林院侍講、侍講學士、兼經筵講官、翰林院學士、戶部右侍郎。

“土木堡之變”時明英宗被蒙古瓦剌部落俘虜,兵部于謙、戶部陳循堅決反對南遷都城,放棄北京,並擁立英宗之弟朱祁鈺為皇帝,年號“景泰”,是為代宗。明景泰元年(1450),陳循升為首輔;景泰二年(1451)任少保、太子太傅兼文淵閣大學士,進華蓋殿大學士。

後英宗被釋放復位。天順元年(1457),大臣石亨等誣陷於謙謀逆,將於謙殺害;陳循受牽連廷杖一百,流放鐵嶺衛(今鐵嶺)。時年,陳循73歲。

陳循在鐵嶺5年,其間,收授生徒,以執教為業。授徒之餘,陳循體察民風,題寫名勝。他為鐵嶺撰寫了詠“鐵嶺八景”詩。此詩風靡當時,傳誦至今,為鐵嶺境內最早出現的“八景詩”。

“鐵嶺八景”詩和其題寫的《重修崇壽寺塔記》、《銀州圓通寺記》兩篇碑文。為遼北的山川文物潤色,留下了十分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對鐵嶺地域文化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天順五年(1461),石亨事敗身死,陳循上書自辯,獲詔準,賜為編民。第二年四月,自鐵嶺還京,上表謝恩,歸故里。到家後“為民閒住”,因積勞成疾,當年十一月十七日病逝,詔以原職賜祭。

陳循留有《芳洲文集》、《東行百詠集句》、《芳洲年譜》、《勤政要點》、《寰宇通志》等著作行世。

3. 李成梁(1526-1618)

李成梁,明嘉靖五年(1526)七月十四日生於鐵嶺。曾用名成蹊,字汝契,號引城。卒於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享年92歲。

李成梁出身將門世家,史評其“英勇驍健,大有將才。”嘉靖四十五年(1566)襲父李涇職任指揮僉事,萬曆十九年(1591)十一月,請辭獲准,以寧遠伯奉朝請,去位還京。萬曆二十九年(1601)三月,奉旨二次出山,欽差鎮守遼東總官兵。萬曆三十六年(1608)六月,奉旨解印回京,加太傅,一生先後鎮守遼東三十年。

李成梁在鎮守遼東時,根據朝廷要求清丈土地,懲治腐敗、開疆擴土。實行軍屯和民屯;恢復遼東地區的馬市、木市;創立黃骨、撫順地區的水軍;恢復遼東路河,暢通故道200餘里。

《明史》記載:“成梁鎮遼東二十二年,先後奏大捷者十,帝輒祭告郊廟,受廷臣賀,蟒衣金繒歲賜稠疊。邊帥武功之盛,二百年來未有也。其始銳意封拜,師出必捷,威振絕域。已而位望益隆,子弟盡列崇階,僕隸無不顯榮。”

第二次鎮守遼東八年,亦遼左少事,安定無有戰事。錢謙益雲:“賊降夷雜種,出入邊徼,心輕中國,獨憚李氏耳。”

萬曆十九年(1591),李成梁與夫人宿氏、王氏及兄弟、子侄、內親等共同出資,補修鐵嶺圓通寺塔、秀峰塔、靈應寺塔,使塔煥然一新。竣工後,於塔內放置記載修繕始末的銅牌,為後人留下了極為重要的信息。

萬曆四十六年(1618)辭世。欽賜祭葬,差工部督理造墳,諭祭二壇,葬京北仰山之北。


4.李如松(1549-1598)

李如松,字子茂,號仰城。明代遼東鐵嶺衛(今鐵嶺)人,遼東總兵李成梁長子。明代後期名將,壬辰援朝抗日的民族英雄。

李如松驍勇善戰,初承父蔭授為指揮同知,充寧遠伯勳位。因戰功遷署都督僉事,為神機營右副將,後升任山西總兵官。萬曆二十年(1592),為提督陝西討逆軍務總兵官平定寧夏哱拜之亂。

同年十二月,明朝政府任命剛剛結束寧夏戰鬥的李如松為東征提督,領薊、遼、保定、山東諸軍43000人東征援朝抗日。在這場世界史上著名的壬辰援朝抗日入朝參戰四個月的時間裡,李如松在平壤之戰中大破小西行長等部,殲敵近萬,又火燒龍山大倉,破壞日軍糧食補給。略地千里,橫掃半島,收復平壤、開城、王京三都,為壬辰援朝戰爭的勝利作出了極大貢獻。明軍班師回國後,李如松因功加太子太保,增歲祿百石。

萬曆二十五年(1597),出任遼東總兵官。與遼東敵人多次激戰。萬曆二十六年(1598)四月四日,土蠻率幾萬人再次侵犯遼東。李如松率數千明軍擊敗小股敵軍,追擊中不幸中伏,力戰捐軀。葬於順天府(今北京)宛平縣長辛店西南。贈少保寧遠伯,立祠諡忠烈。

李如松對詩歌、書法、繪畫亦有研究,並有很高的造詣。存世李如松墨跡有《贈朝鮮左議政柳成龍》和《贈友人詩稿》等。


5.馮瑗(1572-1627)

馮瑗,字德韞,號慄奄,又號谷泉,廣寧左衛人(今遼寧北鎮)

馮瑗遼西望族出身,其祖父馮惟敏為明代散曲名家。馮氏一門多有進士、舉人,均為官宦。明萬曆年間,馮瑗22歲中舉,23歲中進士,官至開原兵備道兼河南布政司。

其任職開原兵備道期間,正是遼東防備式微之時。馮瑗文武兼備,四處巡邊,多次向上級進言加強開原、尚陽堡等地的防務,對下整頓吏卒。

他督修邊堡,加強對東西部的備防,走訪軍民,瞭解開原及周邊情況,記述當時軍情民情,圖畫邊塞古堡形式,最終著成《開原圖說》。

這本著作是現存最早記載開原的專著,以當時人記當時當地事,史料價值極高,特別是有關開原沿邊防務及邊外蒙古、海西女真諸部的資料,彌足珍貴。對開原歷史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意義尤為重大。另著有記載明與後金邊界關係史事的《黃龍紀事》一書,舊列史部雜史類,久佚。

6.左懋泰(1596-1656)

左懋泰,字大來,號旦明。明天啟辛酉(1621)舉人,官至陳留縣知縣,事蹟載邑志名宦傳。順治六年(1649),遭邑紳誣陷謀反,與堂兄左懋績、堂弟左懋晉等族人一百多口被流放開原尚陽堡,後遷居鐵嶺。

左懋泰在尚陽堡、鐵嶺生活七年,順治七年(1650)十一月二十七日,左懋泰五十五歲生日,流放瀋陽的詩僧函可倡議發起,在左懋泰住地尚陽堡創辦“冰天詩社”,為清代東北第一家民間文化團體。函可等人為其作詩賀壽,稱其為“東海大老”、“塞外高松”,此為冰天詩社第一會。冰天詩社計存世詩歌86首,收錄在函可著《千山詩集》之中。

左懋泰在鐵嶺期間,與函可、李呈祥、季開生等文化流人詩文唱和,交誼深厚,創作豐富,被譽為“天下文章大家”,成為遼北文壇領袖,其“高松不受秦封”的崇高志節受到人們的推崇。其著《徂東詩集》,刻刊未果失傳。其子左偉生、左昕生協助郝浴創建“致知格物之堂”,即後來的銀岡書院。


鐵嶺歷史名人錄小傳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