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所有幼儿园老师家长:尊重孩子成长规律,“让孩子赢在终点线上”

看到这个题目,您是不是有些疑问:是不是写错了,不应该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吗?您先别着急,听我慢慢给您说。


我常常听到家长说:他已经5岁了,怎么吃饭还是那么慢?拼音学的不太好;他不喜欢学弹琴;看看人家的小朋友,有礼貌、学习好,再看看他,真让我发愁······在各大育儿平台上,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如果你的孩子现在还没有开始·····就已经太迟”等“提示”……于是乎,我们原来的“发愁”变为了“焦虑”,快速培养孩子的心情迅速变得急切。家长一着急,反馈给没点定力的老师,轻易就会在教学中迷失方向,进而走向培养孩子的误区。但我们都不曾思考:这份营养对孩子来说是否是他需要的,是否是他能消化的……如果教育的前提不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孩子的需求、就难以发现孩子的成长规律,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成人所需,而非孩子所要。随着孩子年龄越来越大,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了厌学、叛逆的现象。所以,我想对大家说的是,请不要让孩子早早的失去童真、失去快乐,因为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教育的定位应是“让孩子赢在终点线上”。

所有幼儿园老师家长:尊重孩子成长规律,“让孩子赢在终点线上”

孩子的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像老爷爷并不是一生下来就白了胡子,小朋友也不是一生下来就长得那么高。人的成长也是有其内在的自然成长规律。在蒙特梭利教学中尤为重视孩子的成长规律,这种内在的成长规律就是“敏感期”。 每一个生命的发展都是由简单到复杂且又充满着秩序和规律的过程,我们必须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因材施教,才能看到一个自信、快乐、智慧、乐于享受学习过程的孩子。

下面与大家分享两个孩子成长规律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让孩子告诉我们他的兴趣点

蒙氏班今年新转来一个孩子叫丁丁,今年4岁,是一名中组的小男孩,活泼机灵,非常惹人喜欢。可是在进班前,丁丁妈妈告诉老师,丁丁让他最发愁的是注意力不集中,以前幼儿园的老师说丁丁总喜欢在课堂上动来动去,这里看看、那里看看。妈妈说她用尽了各种方法,丁丁却越来越“严重”。

了解情况后,老师开始观察记录丁丁的表现。老师发现在自由选择工作环节,丁丁经常选择洗恐龙的工作,在工作时特别认真,在阅读区他还经常兴致勃勃与小朋友分享着有关恐龙的故事。看到这种现象,老师便与妈妈进行了沟通,从中了解到,在家里恐龙是丁丁最喜欢的玩具,就连睡觉都会抱着恐龙才能安心入睡。看着孩子对恐龙有浓厚的兴趣,老师就想借着恐龙来帮助他的学习。首先,老师准备了有关恐龙的模型投放在教室的感官领域,让他去做配对练习。果然,他很感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他很快便将相同的恐龙放在一起。老师又把恐龙画下来,做成数与量对应的卡片。看到恐龙,丁丁也兴趣十足,在老师的示范及引领下,很快的,手口一致的点数以及数与量的对应很轻松就掌握了。在一次又一次的指导下,丁丁的专注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通过以上案例,再次明确了,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不会,而是我们没有去发现他的兴趣点。兴趣点是孩子内在学习的动机,也是实施教育的最佳契机,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存在成长的障碍,其根本原因是教育者没有发现孩子的兴趣点。

所有幼儿园老师家长:尊重孩子成长规律,“让孩子赢在终点线上”

第二个故事:尊重孩子的敏感期

3—4岁,是孩子绘画和书写的敏感期。在这个时候,孩子会将他看到的、想到的都随手在墙上、纸上画出来,并且,孩子会通过绘画来表达他内心的情感。

蒙氏班有一个女孩叫丫丫,今年4岁,是一个漂亮、文静的小女生。最近这几天,每当到自由选择工作时,丫丫都会钟情于绘画的工作,刚开始是简单的圈圈、线条、拓印、涂色方面的练习,逐渐的,开始加入了一些复杂的元素,并开始有自己的主见了。“老师,你看我画的漂亮吗?”一声轻轻的呼唤,老师走过去,看见她的画作,点头肯定。老师邀请她分享画的是什么,丫丫开始讲解:“这是一个穿裙子的小女孩在公园玩,这些是小草、小花,上面这个是小鸟。”听着讲解,可以看出她丰富的想象力及极强的语言组织能力。老师问他:“怎么只有小女孩一个人,她的妈妈去哪里了?不危险吗?”丫丫急忙说:“妈妈去旁边的洗手间了,马上就回来了。”边说边指着画纸上远方的一个小房子。

放学后,老师把丫丫最近喜爱画画的情况和她妈妈进行沟通,妈妈说:“最近在家里,丫丫特别喜欢画画,每天回到家,她都会第一时间坐在自己的小书桌旁边,专心地画画。我们喊她吃饭时,她总说:‘等一会吧,我在画画。’每次画画时都能坚持一个小时以上,同时,我带她去书店看书,她也只看绘画方面的,带她到公园玩,她都要坐下涂个画才去玩其他的。”和妈妈做过交流后,更加确认这正是丫丫绘画敏感期。所以,为了满足丫丫绘画的需求,老师和妈妈共同达成一致,在这段时间,一定要鼓励丫丫进行多种创作。而且要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合涂、剪、贴及绘画的环境,提供尽可能大的纸张或黑板墙,让她尽情抒发内心的创意,并及时和她进行互动,倾听他的分享,随时进行指导和引领。

所有幼儿园老师家长:尊重孩子成长规律,“让孩子赢在终点线上”

遵循孩子的兴趣点、把握孩子成长中的敏感期,就是在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激发出孩子身上更多的优势智能。蒙特梭利教育所提倡的“遵循幼儿生命本能发展规律”,适时把握幼儿“敏感期”,让我们懂得了,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儿才能事半功倍。否则,违背规律必然出问题,尤其是那些人为制造抢跑的家长,最容易“拔苗助长,扰乱秩序”。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有他的成长节奏。让我们保持一双“鹰”的眼睛,学会去观察孩子,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欣赏孩子。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让孩子安心做自己,请学会慢养孩子静等花开。

所有幼儿园老师家长:尊重孩子成长规律,“让孩子赢在终点线上”

生命虽小,教育甚大。习良方,施正法,“尊重生命,静等花开”。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赢在终点线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