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我為什麼說,辯論是讓孩子充實自我的最好方式?

孩子,去勇敢地

參加辯論吧!

何為“辯論”?思想家墨子曾說;“夫辯者,將以明是非之分,審治亂之紀,明同異之處,察明實之理。處利害,決嫌疑。”換言之,辯論的作用就在於劃清是非的界限,探察世道治亂的標準,判斷區別事物同異的根據,權衡利害得失,解決存在的疑惑。

今天,辯論多是以比賽的方式呈現,控辯雙方針對同一個辯題從不同角度予以論證,最終達成共識。從而幫助辯手完成對一個特定觀點不斷清晰認識的過程。

我認為父母養育孩子,當然不止於吃飽穿暖,更應關注其精神世界的充盈完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應該重視培養其視野的高度、思維的深度和生活的廣度。這三個維度決定了孩子能走多遠,並最終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視野的高度:是指一個人觀察世界的角度是開闊而辯證的,滿懷好奇和善意,同時兼具宏觀的認識和微觀的把握。

思維的深度:是指一個人應該通過不斷的閱讀和思考,找到自己看問題的角度和方式,對具體事情給出獨到的見解,並善於辨識、吸納他人的真知灼見。

生活的廣度:是指一個人和社會的相處方式,無論互聯網如何改變這個世界,每個人都需要通過人際交往完成本職工作和日常社交。

女兒所在的北京中學辯論隊剛剛蟬聯“京津冀三地華語辯論邀請賽”的三連冠,一路走來,收穫頗多。

我想從家長的角度談談自己對辯論的粗淺看法,說說我為什麼支持孩子參加這項活動:

第一,讓孩子變得自信

每場辯論賽之前,孩子們都會充分準備,反覆模辯,因為他們深知臨場發揮的成敗直接取決於自己對辯題的吃透程度和被對手刻意挑戰時的應變能力,這種不懼強手,不畏發難的強大心理,就是自信。

第二,鍛鍊思維和表達的精準度

辯論鍛鍊思維的完整性。一個人獨自思考,或者發表演講,往往只探究事物的點和麵;而數人辯論則能夠相互補充,豐富想法,使得大家對問題的認識趨於全面,思考也更兼完善。

辯論鍛鍊思維的準確性。法國作家福樓拜曾精闢地指出:“思想準確是表達準確的先決條件。”辯論就是要求雙方對所辯論的問題有深入的思考,誰的思考越是接近問題的本質,誰就越能準確地描述、把握事物的屬性。

辯論鍛鍊思維的清晰性。想得不清楚的東西也就說不清楚,詞不達意只能證明思維的混亂。在辯論過程中要求雙方以明白無誤、有條不紊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觀點,而這需以思路清晰、有層次地展開為前提。

辯論鍛鍊思維的敏捷性。凡擅長辯論者,都與平時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知覺敏銳有關,唯有如此才能在辯論時面對咄咄逼人的進攻和一連串的提問,成竹在胸,反應迅速,及時調動平時的知識積累和儲備。

第三,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在每個辯論隊中,都需要不同特質的孩子各司其職,精誠合作。

一辯選手負責立論,充分闡述自己一方的觀點,最大限度框範出論題的內涵和外延。好的立論和申論,會開宗明義,讓人眼前一亮。

二辯、三辯圍繞立論展開“攻防”,選手在攻辯環節需對準備好的問題緊緊圍繞立論展開,讓自己的觀點和立場進一步立體、生動,同時有效阻擋對方進攻。

四辯則做總結性發言,需對本方觀點予以結辯,指出對方辯友的邏輯漏洞。要求選手有對全局的把控能力,並能為己方觀點畫龍點睛。

這好比建房子,一辯夯實地基,二、三辯負責房子主體結構部分,四辯收尾並裝飾整個工程。如此,大家默契分工,最終完成任務。這個過程會讓孩子們攜手體會奮鬥的艱辛和美好,若干年後,團隊培養出的師生情、同窗誼亦會給孩子們留下甘之如飴的終生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